创造一个更国际化的资本市场--采访伦敦证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主席克里斯·183(Chris 183);吉布森·史密斯_伦敦证券交易所论文

创造一个更国际化的资本市场--采访伦敦证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主席克里斯·183(Chris 183);吉布森·史密斯_伦敦证券交易所论文

创建一个更加国际化的资本市场——访伦敦证券交易所主席克里斯#183;吉布森-史密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密斯论文,伦敦论文,证券交易所论文,资本市场论文,创建一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记者:感谢克里斯·吉布森-史密斯先生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首先,请您谈谈目前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态势。

吉布森-史密斯:我们就从交易所并购开始谈吧,因为这是近年来资本市场发展最显著的特征。回想起来,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前,世界上600多个交易市场各自为政相安无事,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跨国公司以及机构投资者希望交易所提供更方便快捷、价格更低廉的服务,由此引发了交易所之间的跨国并购,并使市场与企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交易所之间合并与整合风潮,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形式之多样是前所未有的。道理很简单,如果交易所不思进取,固守分割的狭小市场,那么其客户群就会转向其他交易平台,例如最近一些欧美投资银行联合开发的“Turquoise”交易系统等。

曾经一度,伦敦证交所成为并购的焦点。欧美证交所纷纷展开收购谈判,纳斯达克更是三番五次地商谈合并事宜,其他机构也跃跃欲试。直到2007年6月,我们出资21.5亿美元收购意大利证券交易所,成为欧洲规模最大的交易所,才使整个事件告一段落。与此同时,纽交所和泛欧交易所的合并以及纳斯达克和瑞典、迪拜的市场整合都极富戏剧性。2006年年底,纽交所股票公开上市,成为全球第二大上市交易所,并开始采取电子交易模式,与泛欧交易所的合并开创了洲际合作的先河。纳斯达克也旋即收购了全美第二大电子交易系统Instinet公司,完成了对北欧股票交易所OMX的收购,巩固其全美第一大电子交易商的地位。

交易所之间的并购远未结束,而未来的交易所之争将是又联合又博弈的关系,全球交易所之间的合作也逐步深入,因为合作带来的是共赢,交易所之间深谙这种共识。在一系列并购整合之后,全球势必就只会剩下为数很少的几个大的交易所集团。它们在时间、空间以及品种深度上大大提升了服务能力,覆盖多方面投资者、连续24小时不间断的交易已成为现实。

谈到资本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更加国际化。大的投资者投资活动的国际化以及资本流动的全球化,使得全球各主要证券交易所高度融合,各市场的相关性提高,连动性增强。总之,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趋势无法改变,而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资本市场一体化。随着交易所的并购,各市场也打破了时空的限制,逐步融合,正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市场。可以说,交易所的发展得益于全球化,同时又对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国际化的过程中,谁能够拥有超前的视野与行动,谁就能够掌握主动。伦敦证交所的国际化程度比较高,截至目前,在伦敦上市的英国公司有2588家,外国公司717家。英国公司股票总市值8.1万亿美元,国际公司股票7.3万亿美元,其中主板上市的英国企业总市值3.9万亿美元,外国企业总市值4.6万亿美元。伦敦证交所2007年在主板、专业证券市场及高成长市场共计有252个首次公开募集,融资总额520亿美元,其中包括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家境外公司,融资总额为290亿美元。而同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共有33家非美国公司上市,融资额为140亿美元,我们的外国公司融资额超过其一倍,同时也超过了同年外国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180亿美元的融资总额。

记者:最近几年,不少世界著名交易所领导人频频访问中国,您怎样看待中国的市场,而伦敦证交所在吸引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方面有什么优势?

吉布森-史密斯:中国和印度等经济体快速发展,成为世界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的企业也开始参与全球化竞争。伦敦是全球国际化程度最高、流动性最强的成熟资本市场,可以为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提供便捷融资的平台,为开拓海外市场的企业充当首选跳板。事实上,我们一直非常看好中国市场,2004年在中国香港开设了亚太区代表处,今年年初北京代表处开业时,英国首相布朗和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等监管机构高层领导都出席了仪式。我们是最早与中国证监会、上海证交所、深圳证交所签署合作备忘录的海外交易所,希望伦敦证交所与中国沪深交易所的互补优势在不断地加深与拓宽的合作中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利用好本土市场和伦敦证交所这两个市场,在中国企业增强实力的同时,使双方在多方面受益。

其实,中国的中小企业上市资源非常丰富,但目前境内资本市场尚缺乏多层次的、灵活的融资机制,没有针对那些规模小、正处于成长期的公司的市场,而伦敦证交所的高成长市场(AIM)通过为这些追求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中小企业提供上市机会,使其产业链迅速聚集,做强做大。同时,中国企业进入这个市场也为我们的众多投资者带来了较高的投资收益机会。举例来说,AIM板块目前上市公司的平均回报率为4%,但是中国公司平均回报率却高达70%,因此AIM设立以来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此外,在海外上市其实是一个提升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水平、使其符合国际标准的过程。伦敦证交所一向注重公司的质量,只允许高质量的公司在我们的交易所上市。如果一家公司可以在伦敦上市,相当于告诉全世界它是一家在公司治理、经营决策、财务报告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水平的高质量的公司,这将直接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进一步方便它们的国际化竞争。从具体数字可以看出来这一点,截至今年的5月,共有74家中国企业在伦敦证交所上市,多于任何其他主要的国际证券交易所,其中6家在主板上市,68家企业在伦敦证交所专门开设的AIM上市,这些企业涵盖多个产业领域,成长迅猛。

总之,AIM市场是面向创业初期的公司特别推出的,我们在保证市场效率、市场透明度和市场治理的前提下,对这类企业的最小融资规模、营业记录和盈利水平、上市方式、公共持股比例、审查和监管程序等方面的要求都做了最大限度地放宽,大大减少了企业融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AIM市场于1995年推出后,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成功的高增长企业的市场:截至2007年年末已有上市公司1693家,其中345家为海外公司,海外公司的数量是2000年的10倍,上市企业平均市值为5400万英镑(合9000万美元),2007年AIM市场的IPO数量为182个,总融资额为324亿美元。AIM市场涵盖各个产业领域,几乎所有的主要机构投资者都投资于AIM市场,因而使市场保持了高度的流动性。2006年AIM的融资总额超过纳斯达克,目前,若将AIM列为独立的证券交易所,按新股融资额排名,它将是世界第六大金融市场。现在很多交易所在运用我们的模式和做法,包括我们最有特色的终身保荐人制度等。

记者:除了AIM,请您谈谈伦敦证交所其他几个市场的特色与行业优势,中国的企业能够进入这些市场吗?

吉布森-史密斯:伦敦证交所的多种交易平台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投资者不断发展的需求变迁而逐渐丰富完善的,也是市场需求与可能性以及监管等多方磨合的结果。伦敦证交所最大的一块当然首先要数主板市场,这也是我们的旗舰市场,是为已经具备一定规模而又寻求进一步发展的公司而设计的,为企业提供了利用欧洲最深厚、最广阔的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及快速发展途径,中国在这个板块上市的企业有大唐国际和中石化等。上市公司可以做股票也可以做存托凭证,高效的二级市场交易平台为流动性、有效的价格形成及交易延迟的最小化提供了最好的环境。

创建什么样的市场板块,创新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往往就会使得交易所形成什么样的竞争特点。近年来,对应于欧盟和英国的新法令,如2007年欧盟发布了一系列新的监管规则之后,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新产品,推出了专业投资者的基金市场(SFM),这个市场专门上市各类基金,包括对冲基金、单一战略基金、多层次战略基金、专做投资的基金、房地产基金,以及基础设施基金,总之是专门做基金的市场,门槛比较低,但只面向机构投资者。SFM板块旨在为投资公司和基金管理人建立一个创新的平台,从伦敦金融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中获得更大的便利。目前,伦敦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基金市场,这使得我们与很多监管宽松的离岸金融中心以及最早的基金交易市场相比有着很强的竞争优势。

值得一提的还有专业证券市场(PSM)板块,是专门交易存托凭证和债券的市场,也是只针对机构投资者。它出现得更早一些,大背景是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在2005年左右进一步放宽了上市监管规则,该市场是为那些想在伦敦上市,但希望有更方便灵活,有更大自由度,包括可以保持所在国会计标准等要求的公司提供服务的。

上面是按照市场定位细分的角度来谈的,从产业分布来讲,近些年来我们确立了几个优势领域,包括矿业和清洁能源、品牌消费品、制造业等。伦敦证交所是世界上主要矿业公司首选的上市地,矿业资源板块市值占整个市场总市值24.27%。世界清洁能源的主要市场在欧洲,AIM又是欧洲清洁能源行业的绝对领导者,超过40%的在AIM上市的清洁能源公司是海外公司。我们与中国在这方面的合作进展很快,中国的昱辉阳光能源公司成立未满一年就在AIM上市,很好地利用了AIM市场,获得在竞争中生存所需的资金,成为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新能源企业之一。

我们还不失时机地强化了交易平台优势。从2002年开始,我们用了4年时间更新了技术平台,这固然成本昂贵,但却大大提高了效率。2007年我们与意大利证交所的合作,不仅仅改变了尚未上市的意大利证交所的孤立处境,同时扩大伦敦证交所的规模和实力,实现了双赢的局面。新的伦敦证交所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及证券衍生产品的电子交易平台和欧洲最大的固定收益证券市场,并提供多样化的冲销、清算和结算服务。企业如果想在欧洲发展,能同时选择在伦敦和意大利两地上市,可获得极大的平台便利。

记者:比较而言,伦敦证交所有哪些主要特点和优势?在推动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反之,伦敦金融中心对伦敦证交所的成功又有哪些影响?

吉布森-史密斯:简言之,伦敦证交所的特点就是古老与创新。说它老可以追踪其300多年的历史,说它新是因为它永立潮头,数百年来一直保持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管理良好的证券市场。伦敦证券交易所累计上市融资量目前居世界第一,上市公司3300多家,具有机构投资人占主导地位、资金量极大、流动性强、国际化程度高、融资成本低等特点。2006年年底,美国汤姆森金融公司发布统计结果,纽约证券交易所该年度首次公开招股集资总额为187亿美元,而伦敦证交所则是320亿美元。因此不少美国人意识到纽约已经不是无可争辩的世界金融中心了。

谈到伦敦证交所如何推动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我想反过来说,假如没有伦敦证交所,伦敦金融中心的存在不可想象。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在,包括将来,伦敦证交所都处于金融中心的核心,在资本的聚集与流动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几个具体方面来看。

首先是搭建了一个平台。伦敦证券交易所为伦敦提供了世界上最繁荣的市场。24小时连续营业,跨越多个时区,与纽约和东京金融市场实现对接。伦敦证交所推广的是全球标准的公司治理,无论是全球跨国公司还是较小的成长型企业,都能在我们的市场上顺利对接。除了前面谈到的四个重要板块外,我们从产品和交易媒质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整合了这一平台,使其综合功能增强:伦敦证交所的交易服务为范围广泛的各种证券,包括英国和国际股票、债券、备兑认股权证、交易所买卖基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固定收益产品、差价合约以及存托凭证等,提供了一个非常活跃和有效率的交易市场;伦敦证交所2007年6月推出的“tradelect”是一个新的交易体系,容量和速度大大加强,业务范围与服务能力得到拓展,使得每日的交易增加了60多万笔,每笔业务完成只用6毫秒;伦敦证交所正在成为世界上最有效率和最具流动性的衍生品市场和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投资市场。

其次是贡献了一套指数。伦敦证交所与英国《金融时报》合作,及时向全世界播报富时指数,包括富时100、富时英国50、各类富时行业指数等,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主要参考指数,为其他市场指数设置起到了参照作用。近年,我们还与中国的新华财经合作设立新华富时A50和A100等指数。伦敦证交所的市场数据信息直接从源头上,向全球金融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实时和历史价格以及最新的各种金融数据信息。我们还大量投资改进数据分析技术,与世界一流的数据提供商密切合作开发,不断提高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是提供了低廉的融资环境。这使得伦敦金融中心更具竞争力与亲和力。伦敦证交所和伦敦金融城曾共同委托Oxera咨询公司对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伦敦证交所、纽约证交所、德意志交易所及纳斯达克交易所中的股票和债券发行成本及融资做了国际比较,在首次募集(IPO)及以后的阶段中,伦敦证交所的融资成本比此次调研涵盖的其他交易所的都低:IPO价格折扣率低33%,发行费低50%,专业服务费用总体较低。伦敦证交所上市成本相比其他地区市场平均水平低很多,而承销费用折扣率明显高于其他交易所。

概括地讲,伦敦证交所有机整合了伦敦金融中心所带来的各种能量,借助历史形成的独特优势,成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证券交易所。由于是大宗交易的股票池,市场流动性很强,近期平均每天电子撮合150万笔交易,日交易额180亿英镑。高度机构化使得伦敦证交所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此外,2007年我们与意大利证交所实现了合并之后,企业如在伦敦证交所上市,就可以同时在伦敦和意大利两地交易,能扩大其在欧洲的实力和影响力。

当然,伦敦证交所背靠伦敦金融中心,使得伦敦证交所的理念与实践都会大大超前。伦敦拥有深厚专业技能的投资群体,机构投资者在伦敦证交所各市场的投资和交易都占绝对优势,资金来源丰富,使得伦敦市场形成很多行业优势。同时,伦敦金融中心一直在努力使全世界的公司到伦敦上市变得更加容易,没有类似美国萨奥法案之类的法案,提供了宽松便利的法律环境,使企业到伦敦上市尽可能简便灵活。

记者:英国实行的是金融单一监管模式,请您结合伦敦证交所的实践,谈谈对英国金融监管的看法。

吉布森-史密斯:监管问题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去年由万事达撰写的最新研究报告称,由于法律和经济构架上的稳定性、商业监管上的透明性、交易上方便性等优势,使得伦敦超过纽约成为全球经济中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伦敦能够成为全球的金融中心,主要靠的就是它的开放性和世界性,即各国企业在伦敦可以方便地做业务。正像刚卸任不久的前伦敦市长肯·利文斯通(Ken Livingstone)所说,正是监管的可预见性和透明性是伦敦明显胜过纽约之处。我同意他的观点,英国的监管总的来说是明智、宽松、有效的。伦敦以及英国单一金融监管模式的确立是金融综合化经营、全球化经营的需要,是英国金融业保持竞争力、伦敦国际金融中心保持领先地位的需要。除去节约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之外,我认为英国FSA的监管有几个特点。

首先是FSA的监管是建立在金融机构严格自律前提下的。对于伦敦交易所等这类大型金融机构,FSA使用了绝大部分的监管资源,实行的是靠近的持续的监管。但事实上,其监管理念仍然是审慎的,而不是以“控制”为基础的监管。FSA始终在我们的“外部”,与我们保持一定距离。并且,他们在监管中依靠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充分重视金融机构的会计报告。比如FSA认为,对于机构的健康发展来说,管理层尽职尽责是相当重要的,而这实际上也正是机构自身的要求。对于像伦敦证交所这样的市场重要参与者来说,我们内控的标准比监管要求还要严。有史以来监管几经变化,金融机构的自律却是自始至终的。如果说,英国长期以来真是实行“软监管”的话,那么前提就是金融机构的高度自律。事实上,越是建立在充分信任基础之上的监管,越是能够成为金融机构的自觉行为,监管与被监管者之间就越容易形成一种良性关系,而市场的各参与方也能够在FSA倡导的建造一个共同高效、有序且清洁的金融市场中达成一致与默契。

其次是英国的金融监管很好地处理了前瞻、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在最大限度保持传统的同时,的确是在不断地追求前瞻性,鼓励市场与金融机构创新,目的是努力保持英国金融业的竞争力以及金融服务与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伦敦交易所对此体会很深,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全球市场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这与监管环境不无关系。如基金市场,纽约创造了那么多的产品和工具,而伦敦则成为最大最活跃的基金市场。

最后由于金融市场的平稳发展,投资者和消费者成为最终受益者。维持一个公平而合理交易的市场是FSA所努力倡导的,与之前英格兰银行、证券与投资管理局等9家分业监管不同的是,FSA不仅在第一时间以最小的半径让消费者了解所有的新产品与服务,还要求所有的金融机构详细告知。一些机构打包出售金融衍生品时,FSA要求一定要拆分开来,让消费者买得明明白白。尽管不少人抱怨监管信息过于庞杂,但是我认为英国对于消费者的教育来说是极为成功的,英国的金融市场发达与消费者拥有相当的专业水平是不无关系的。

记者: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交易所,伦敦证交所遵从的是怎样的理念,而如今其传统又是如何被演绎的?

吉布森-史密斯:伦敦证交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的伦敦交易街露天市场,是买卖政府债券的“皇家交易所”。这个市场在18世纪开始经营股票,1760年伦敦的一百多名股票中间商自发成立了一个买卖股票的俱乐部——伦敦咖啡交易屋,1773年他们将露天市场迁入室内,并正式改名为“伦敦证券交易所”。19世纪在英国各地出现很多证券交易所,高峰时期达到30余家,它们中的多数都逐渐消亡了,而我们200年来一直保持着业界的领先位置,我想这是因为伦敦证交所具有“言而有信”和“保持创新”两大文化法宝。

“言而有信”(My word is my bond)是伦敦证交所在1801年就确定的座右铭,当时的场内交易多用的是公开喊价,手势交流,交易过程没有书面的文书和实物的抵押,基于的是一种买卖双方相互的人格上的信任。作为中立的交易平台,伦敦证交所将“言而有信”的含义在处理交易所和有关方的关系上的表现,就是在保护投资者、维护市场信心和保证上市公司的自由和选择这两方面取得平衡。具体来说,我们坚持“遵守或解释”的原则性监管,承认上市公司和其他市场主体需求的多样性和解决方案的非惟一性,同时确保其对市场必须的披露和解释。我们珍惜伦敦金融市场的高度有序的传统和高度流动性的效率并不断地强化,例如引入终身保荐人制度的高增长板块。事实上,当一个公平有序有效的市场高效运转时,它总能惩罚失信者,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也对我们在其中的努力深感满意,这也是我们的“言而有信”传统积淀的最好回报。

另一个传统就是创新。物竞天择,伦敦证交所起起落落数百年岿然不动,持续前行。这本身就证明了其活力来源于不断创新。比如很关键的一次是在1986年被称作的“英国金融大爆炸”,我们改革了包括固定佣金制,允许大公司直接进入交易所进行交易,放宽对会员的资格审查,允许批发商与经纪人兼营,证券交易全部实现电脑化等等。这些改革措施使伦敦证券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确立了我们在世纪交替中的国际证券市场的领先地位。近年,我们又适时地推出了很多新的服务平台与产品,在并购中不断壮大,刚才已经谈了不少例子,这些都是伦敦证交所创新文化内涵的集中表现。

标签:;  ;  ;  ;  ;  ;  ;  ;  

创造一个更国际化的资本市场--采访伦敦证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主席克里斯·183(Chris 183);吉布森·史密斯_伦敦证券交易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