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课堂教育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论文_贾浴

怎样在课堂教育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论文_贾浴

(渠县三汇镇第一小学 渠县 635200)

教育是培养人的创造性素质的最佳途径,课堂教学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为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创新教育,就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把握知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结合点,适时适度地引导,鼓励学生创新性学习,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性素质。这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会在教学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一、用阅读为创新教育创造条件

读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根据创新教育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学习新的课之前,可以指导学生先读预习部分,或是和课文相联系的课外内容。学生阅读的“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也就是要求教师努力“培养学生阅读之能力”,“培养其自动性,终臻不待老师指导而能领会之境”,以达到学生离校后“可以阅读书籍报刊悉明其旨矣”。很显然,叶圣陶老先生是在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最大任务在于教学生会读书,重在“授之渔”而不在“授人鱼”;是要教会学生从书中发现什么,而不在于教学生发现了什么;要教给学生开门的钥匙,而不在于替学生开门。他进一步强调学生自能阅读的能力具体表现“主要在真正理解所读的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从而提高觉悟,丰富见识,使咱们得以在革命和生产中很好地贡献力量”。这里叶老非常明确地将学生的阅读能力分了三个层面:一是能理解所读的内容,二是能丰富阅读者的见识,三是能直接运用,于生活、工作和学习,解决实际问题。三个层面的能力,缺一不可。实际上,我们平常的教学更多地只停留于第一个层面,而忽视了后面更高级的两个层面,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的事倍功半,这应该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必须明确:只求学生的理解而不求课外延伸的阅读,其理解也是片面的、肤浅的,也不可能达到叶老所强调的“真正的理解的地步”。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标志又是什么呢?在叶老看来就只有两点。一是能够“阅读课本”,“通过阅读课本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这一点,我们留意得较多,做得也比较多只是未能真正地让全体学生都能“真正的理解”。二是“能够独立阅读跟他们的程度相适应书籍报刊”。而且能够“悉明其旨”。在这一点上,我们非常惭愧,几乎未能有所作为。当然,像魏书生那样的名师自然例外。即使有少部分教师在这方面有所努力,那也不够系统,也不够深入和持久,多为蜻蜒点水,浮光掠影。因为,我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如何备考上去了,无力也不屑于让学生去读书,乃至于许多家长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封存了家中的电视和书柜。这无疑是当今语文教育的一大悲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用问题引导课堂创新教育

创新始于“问题”,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学习的关键。

首先要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同学不敢问,主要是自卑心理或紧张心理。因此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关键是消除这种两种心理。例如可以讲一些爱因斯坦、牛顿等名人的故事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第一可以激发学生想问问题的欲望,锻炼学生敢问问题的勇气。其次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使学生问问题不能无目的乱问,而应问到点子上。在这方面,教师要言传身教。如在课堂教学写记叙文时,设计如下问题: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把事情经过写具体的?通过这样示范学生今后在学习写事的文章时就知道怎样问问题了。最后要适当解答学生问题,对问题可以给予正确答案,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参考书,查阅工具书,或者相互讨论。辩论等自行解决问题。激励学生的独创性。在学生提问时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有耐心。(2)对学生的问题予以鼓励。(3)面向全体学生。

三、以探究为课堂创新教育的主渠道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运用探究、讨论的方进行课文的精讲,学生在教师启发,指导下,经过学生的自学思考和师生间交流,探讨,从而掌握知识,活跃思想,深化认识,提高觉悟。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及时鼓励敢于发言的同学。另外,教师也要置身与讨论中,并在讨论中适时的概括、总结和点拨。用精练而概括的语句把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讲透。例如本册《捞铁牛》一文重点是理解怀丙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教师先演示实验,创设新意识,然后让学生探究讨论铁牛是怎样捞上来的?最后得出结论,铲沙—船身漫漫上浮—铁牛一点一点向上拔—拉上岸,这样很复杂的知识,学生很容易掌握了。

四、用小结来提升课堂创新教育

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本节课的知识以达到掌握或基本掌握。但这种掌握是零散的,学生没有整体印象。这时教师要加以引导,进行课堂总结,将知识连片。在总结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就是一种创新。例如《海滨小城》一课,让学生根据要点进行总结,学生总结出全文主要写海滨和小城两个地方,写海滨抓住海面和沙滩景色,写 小城,从庭院、公园、街道三方面来介绍,最后文章总结海滨小城的特点美丽、整洁,这样学生对整篇文章就能整体掌握。

五、以来练习来增强创新教育实效

整篇课文将完后,就要进行一下反馈练习,主要是总结本课学习的基本内容,深化印象,并了解本课的教学效果,并及时对教学不足进行个体辅导。使其跟上教学进度。反馈可以让学生提问,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另外也可以口头和市面进行检测,通过难易适度的检测,使学生感到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教师的要求,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论文作者:贾浴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6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怎样在课堂教育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论文_贾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