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后十二指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论文_黑婷婷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300140

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在手术后通过十二指肠营养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92例在我院进行手术的食管癌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空肠造瘘术治疗;观察组手术操作期间经鼻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进行营养支持。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营养不良事件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P<0.05);对术后营养支持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3.5%,对照组仅为78.3%(P<0.05);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在手术后通过十二指肠营养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减少术后营养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食管癌;术后;十二指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食管癌属于人类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类疾病,手术是目前公认的该病治疗的最为有效的方法[1]。多数患者在术前就会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存在,加之手术对机体所造成的创伤,术后处于禁食状态的时间较长,应激反应等均会导致高分解代谢状态的产生,使得患者机体的营养不良状态进一步加剧发展,使术后的恢复速度减慢,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加大[2]。本文探讨食管癌患者在手术后通过十二指肠营养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价值。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2018年4月间的92例在我院进行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采用数学随机列表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中男性31例,女性15例;食管癌病史1-7个月,平均2.1±0.5个月;年龄42-75岁,平均56.3±5.8岁;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食管癌病史1-9个月,平均2.4±0.8个月;年龄41-78岁,平均56.7±5.4岁。上述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空肠造瘘术治疗,在关腹操作开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规格为12-16号的空肠造瘘管置入到与患者的屈氏韧带距离15cm左右的空肠内部,置入的长度控制在25cm左右,外端可以从左上腹壁孔的位置引出,随后实施缝针固定处理。在手术结束后的第一日上午,实施常规X-ray检查,对十二指肠营养管的位置进行确认。观察组手术操作期间经鼻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进行营养支持,在手术治疗开始前2小时,将十二指肠营养管通过经鼻方式插入到患者的食管腔内部,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于吻合口的位置将营养管提出,并向下插入到管状胸胃内部的位置,再引导营养管通过患者的幽门顺利的进入十二指肠当中,并通过继续的推送,使其能够最终到达十二指肠的远端位置。通过检查确定营养管没有发生盘曲和折叠之后,再由麻醉师或巡回护士负责,将营养管导丝完全抽出,并在鼻翼部对营养管进行妥善的固定。

1.3 观察指标

(1)术后营养不良事件情况;(2)对术后营养支持模式的满意度;(3)术后住院治疗时间。

1.4 满意度评价标准

≥8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其余均为基本满意,且满分为100分。按照上述标准,在治疗结束出院当天,以不记名打分问卷形式,调查满意度[3]。

1.5 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以(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营养不良事件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营养不良事件仅有2例,发生率为%,少于对照组的7例,发生率仅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术后营养支持模式的满意度

对照组78.3%,观察组93.5%,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对术后营养支持模式的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X2=4.45,*P<0.05

2.3 术后住院治疗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16.85±3.41)d和(11.29±2.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肠内营养属于目前已经达到广泛性认可的一种与人体的正常生理途径最为相符的营养支持方式,使外科营养的首选。该项营养支持方式主要具有简便、安全、经济等三大基本特点。在早期阶段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不仅仅可以为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还可以对肠黏膜上皮的生长起到良性刺激作用,使胃肠激素释放量加大,使肠黏膜的屏障功能能够维持正常,减少肠源性感染,使胃肠功能的恢复速度加快[4]。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和空肠造瘘管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两种食管癌手术治疗后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方式。空肠造瘘属于有创操作营养支持技术的一种,所需的费用相对较高,出现各种相关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以切口感染、渗液、肠瘘、肠梗阻等在临床上最为常见,而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则属于无创操作的一种,其安全性更高,且操作方法简单,所需医疗费用较低,适用人群更加的广泛[5]。

参考文献:

[1] 聂臣聪,魏琴,李常容.食道癌手术后患者胃管十二指肠营养管固定方法的探讨[J].吉林医学.2015;36(4):751-752.

[2] 杨玉燕,林月娟,郭亚白.食管癌术后胃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不同固定方法效果比较[J].心理医生.2015;21(9):17-18.

[3] 商江丽,齐海妮,张俊叶,等.预防食管癌患者术后意外拔管的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4):50-51.

[4] 李剑,周福有,耿明飞,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途径的选择[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3):8-10.

[5] 黄旭,杜铭,陈焕文.十二指肠营养管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3;40(19):1189-1191.

论文作者:黑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食管癌术后十二指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论文_黑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