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活国有经济需要澄清和注意的几个问题_国企论文

搞活国有经济需要澄清和注意的几个问题_国企论文

搞活国有经济需要澄清和注意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国有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搞活国有经济,是“九五”期间的一项重要经

济任务。关于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目前有许多不同看法。我认为有些看

法是不正确的,需要澄清是非;有些问题被忽视了,应该引起重视。

一、不能把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归结为国有制

国有企业近年来出现了较大面积亏损,这是一个无须讳言的事实。

但是如何看待国有企业的亏损现象?人们对此却有不同的认识。有一种

观点认为,国有制必然造成经济的低效率,导致大批国有企业亏损。因

此认为“国有不如私有”,只有改掉国有制,企业才能活起来。果真如

此吗?如果我们能对国有企业的亏损问题持一种客观而公正的态度,就

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有些企业出现亏损本来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正常现象。只要有市场竞

争,就会出现有的企业盈利,有的企业亏损的现象。无论国有企业,还

是私人企业,无论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都

有可能出现亏损。比如1994年美国《幸福》杂志排出的全球最大的500

家工业企业中,就有不少是亏损的。仅前100家中,亏损的就有24家。

这说明,企业亏损与否,与所有制没有必然联系。

还应该指出,除了自身经营机制和管理水平落后等原因外,国有企

业亏损还有着许多历史与政策方面的特殊原因。

从历史的方面看,不少国有企业建立之初技术装备水平就不高,后

来又忽视更新改造,导致现有生产设备普遍老化,这是企业效率不高、

出现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现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大约有90%

是70年代和70年代以前兴建起来的,50年代和50年代以前建成的企业也

占一半以上。由于苏联撕毁条约,西方国家对我们实行经济技术封锁,

因此60年代初期以后我国国有企业的机器设备进口的并不多,大多都是

在当时有限的技术条件下自己生产制造的,即使有少量进口,也不是当

时世界上先进的设备。这表明,这些企业从一创立起就存在一个技术装

备落后的问题。当国有企业建成后,由于国有企业承担着为财政作贡献

、支援国家建设的重任,再加上我们在经济建设中重外延扩大再生产,

轻内涵扩大再生产,无瑕也无力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结果又使得企业

机器设备陈旧老化成为一个严重问题。以我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省为例

,该省现有的近千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有62%是50年代以前建成的,

全省预算内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率现在只有65%左右,70年代以前制

造的设备已占到36.2%。显然,国有企业这种落后的装备状况,必然带

来能耗大、成本高、质量差的后果,也就难免出现亏损。

如果从政策方面考察,当前国有企业出现亏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

体原因:第一,国有企业目前还要承担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职能,成为

企业的沉重负担。现在国有企业的冗员已达3000万人,而企业的离退休

职工和在职职工的比例也已经达到1:3,有的企业甚至达到1:2、1:1。 由

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职工的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主要还

是靠企业解决,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企业既不能大举分离冗员,也不能

把离退休职工推给社会。为此企业无疑要增加无效成本。比如国有企业

为冗员支付的工资额,每年就达1000多亿元。第二,国家投资政策变化

给企业造成了过重的压力,致使债务包袱越背越重。1983年实行拨改贷

之后,国家不再为企业注入资本金,投资完全使用银行贷款,1985年又

改税前还贷为税后还贷,这样就使企业处于一种十分难堪的境地。和拨

改贷之前相比,企业使用同样一笔资金,现在要面对两个索取权,即债

权人索取权和政府所有者剩余索取权。企业一方面要向银行还本付息,

另一方面又要向国家财政上缴利税,并且还不允许企业税前还贷。这样

,企业由于压力过大,造血功能受阻,偿债能力越来越差,银行不良债

务不断增加。第三,财政负担有增无减,致使企业失去技术改造和后续

发展的能力。改革开放10多年来,国家虽然对企业采取了一系列减税让

利的措施,但同时又通过提高流转税率、开征企业所得税、调节税和对

税后利润征收能源交通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等办法,拿走了企业纯收入

的90%,剩下的10%留利,企业连报销职工的医疗费都不够,也就根本

谈不上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后续发展的问题。第四,国有企业向非国有企

业提供了潜在的补贴和保险,致使国有企业处于一种不利的竞争地位。

政府为了鼓励劳动力流动,曾规定国有企业的职工可以停薪留职,进入

到非国有企业工作,并且同时还规定这部分人员可以继续部分或全部享

受国有企业的住房、医疗等方面的福利待遇,甚至还可以再回到国有企

业工作。这些做法意味着国有企业事实上向非国有企业提供了一定数量

的补贴和保险。另外,有一定技术和经验的人员从国有企业流入非国有

企业工作,国有企业实际上为非国有企业免费培训了人员。因此当前国

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不平等的。

由此可见,目前一部分国有企业效益不好,甚至出现亏损,是事出

有困的。我们不能把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归结为国有制本身,更不能因

此就对搞活国有企业失去信心。其实近年来大量国有企业扭亏为盈的事

实已经证明,只要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加紧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调整有

关的不合理的政策,积极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国有企业是完全可以办好

的。只有对搞好国有企业充满信心,才能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才会群策群力,共同为搞活国有企业而努力,这是搞活国有企业首先

要解决的问题。

二、“靓女先嫁”不是正确的路子

有些国有企业目前经济发展状况不理想,要采取包括改革在内的各

种措施扭转这种局面,将国有经济搞活。那么如何使国有企业扭亏为盈

,从而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近来理论界有人提出一种所谓“卖盈留

亏”、“靓女先嫁”的“新”思路,即主张要把经营好的国有企业和明

星国有企业先拍卖掉,然后用折卖收入对面临困境的国有企业进行技术

改造,并以此达到盘活国有资产、搞活国有经济的目的。我们认为,无

论提出这种思路的出发点和动机如何,如果按这种思路去办,不仅不能

搞活国有经济,而且可能葬送国有经济。因此我不赞成这种主张。

我们之所以不赞成“卖盈留亏”、“靓女先嫁”的主张,是因为这

一主张不符合我国坚持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基本前提。一个最简单的事

实是,现在有人主张我们的国有企业至少应该卖掉1/3,可是在我们现

有的国有企业中,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能够真正盈利的企

业也就只有1/3。如果我们把这1/3的好企业都卖掉了,那么,国有经济怎

么可能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呢?“国有经济为主导”决不能没

有一定的数量要求。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不存在没有质量的数

量,也不存在没有数量的质量。目前国有企业中的盈利企业,应该说是

支撑我国国有经济的最基本的支柱,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支柱都没有了

,国有经济这幢大厦能不倒塌吗?可见,如果我们真的按“卖盈留亏”

、“靓女先嫁”的原则指导国有企业改革,那么国有经济的前途将是不

堪设想的。

实行“卖盈留亏”、“靓女先嫁”的另一种消极后果,是迫使优秀

的富有竞争力的国有企业向其他企业让阵地、让市场。众所周知,目前

国有企业中的盈利企业,大多都是生产技术比较先进、产品质量好、销

售有市场的企业。如果我们把这部分盈利企业卖掉,那么我们让渡的就

不仅仅是盈利企业本身,而是连同该企业所占有的那部分市场份额也一

起让渡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了市场占有率才有赢利的保证,

才有赚取利润的机会。因此,所谓“卖盈留亏”、“靓女先嫁”实质上

就是要求国有企业把赚取利润的机会都让给别人。倘若真如此,国有经

济何以能发展壮大呢?有人说,我们把盈利的好企业卖掉之后,不是收

回了相应的资金吗?我们为什么不用这笔资金改造亏损企业,并使之扭

亏为盈呢?我认为这只是这些同志的一种良好的愿望,现实的经济生活

并没有这么简单。就现在发生亏损的国有企业而言,资金短缺或投入不

足固然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现实原因,但亏损企业存在的问题,决不

仅仅是一个资金问题。企业本身的体制问题、内部管理问题以及管理者

和职工的素质问题等,都是制约当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把

卖盈利企业收回的资金投入到亏损企业,一旦亏损企业的经营机制或管

理水平跟不上而扭亏无望,那么整个国有经济的发展不就鸡飞蛋打了吗

?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冒这种风险呢?

总之,搞活国有经济,关键还是在于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而搞活

国有大中型企业,关键又在于按照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搞

好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方面的工作,企业“拍卖”既代替不了“企业改革”,也代替不了“企

业管理”。我们可以断言,“卖盈留亏”、“靓女先嫁”肯定不是一种

搞活国有经济的好思路。

三、在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应该为国有企业资产保值

要搞活国有企业,还有一点应该引起注意,这就是对国有企业的资

产存量也应该保值。在目前物价不断上涨的形势下,人们有各种理由要

求国家对个人的货币收入实行保值,于是近年来就有了诸如物价补贴、

保值储蓄等政策的相继的出台。然而,随着物价上涨,国有企业资产存

量的价值也在日益流失。按近两年的通货膨胀率计算,流失额每年高达

1000亿元左右,这个数字可谓触目惊心!长此以往,国有企业成了空壳

,当设备需要更新时,拿什么来买设备,还谈什么搞活国有企业?因此

,我们认为对国有企业的资产存量也应该实行保值。

提出随着物价上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也要增提,从而对国有

资产存量实行保值,还基于以下理由:

第一,保卫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主体,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如果不对国有企业资产实行保值

,那么,不用20年,我们现有的4万多亿的国有资产存量将会消失过半。

因为按我国现行5%的直线折旧率计算,每年提取的折旧基金额大约是

2000亿元左右,20年后,折旧基金仍只有4万亿元。假定今后20 年内我

们有能力把年物价上涨率控制在5%,则那时重置相当于现在4万亿元的

固定资产,却需要97865亿元。也就是说, 我们所提取的折旧基金只有

重置价值的40%,而60%的国有资产已经无形地被物价上涨所蚕食。

第二、保护国家作为资产所有者的正当权益。我们认为,近年来我

国财政之所以经常出现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对国有企业

资产存量实行保值。比如,以现行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为例,人们在

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折股时,往往只是单方面强调固定资产的各种磨损

,并且通常把国有资产的价值压低到企业固定资产的帐面净值以下,而

对固定资产在通货膨胀下的相应升值却不予考虑。其结果造成了国有资

产评估值的普遍偏低。而这种人为压低国有资产价值的结果,就使国家

把国有资产让渡给了其他非国有股东。据估算,1991年至1994年6月,

由于低估国有资产,国家在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的资产及其权益损失

达800亿元。

第三,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在物价上涨条件下,

由于我们未对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实行保值,为国有企业形成虚假赢利

提供了可能。从而导致了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比如,在通货膨胀条

件下,国有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价格在不断上涨,但作为主要生产要素

之一的固定资产一经进入企业,其价值就长期保持不变。这样,就使企

业内部产品的折旧成本相对偏低。企业占有的固定资产数量不同,由低

折旧和高物价所形成的“虚假盈利”就有多寡,其结果不仅导致了企业

纷纷伸手向国家争项目、争投资,同时也使各类企业在经济利益方面苦

由此可见,对国有企业资产存量实行保值已刻不容缓。那么,如何

保值呢?我认为最有效而简便的方法就是迅速推行国有资产存量价值的

指数化方案,即将国有企业拥有的国有资产存量逐月按物价指数进行同

幅度调整,并同时辅之以如下配套措施:

1、改革我国现行的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现行做法是以固定资

产原值为依据,采用直线折旧法每年提取一定数额的折旧基金。我们认

为,这种折旧制度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不能如实反映固定资产使用过

程中的实际磨损情况。因为物价上涨条件下固定资产价格在发生相应升

值变化,而直线折旧法却以原值为折旧依据。这样就忽略了固定资产价

值的无形磨损。待到固定资产的更新期到来时,已提取的折旧基金根本

无法保证固定资产的实物更新。有鉴于此,我们建议国有企业在提取折

旧时,应以当年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为计提依据,以确保将来国有资产

的更新补偿不受影响。

2、在对国有企业进行清产核资时, 必须充分考虑国有资产价值由

于通货膨胀而升值的因素,坚持以指数化后的国有资产额为评估和折旧

的依据。坚决抵制各种有意压低和漏估国有资产价值的行为。特别是在

目前许多国有企业正着手进行股份制改造或产权有偿转让时,这一点尤

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王东京为中共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

标签:;  ;  ;  ;  ;  ;  ;  ;  

搞活国有经济需要澄清和注意的几个问题_国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