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英语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论文_杨琼林

在初中英语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论文_杨琼林

杨琼林

(四川省南部中学 南部 637300)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扩展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这说明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非常必要。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初中英语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其中不少对话、日常用语、阅读文章都具有丰富的德育修养知识。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在进行英语知识教学、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自然也就渗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教师在组织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教材内容的德育价值,完成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大任务。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找到并确定教材中训练的内容和思想教育内容的结合点,以防止德育空泛化。例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Unit 3 This is my sister,本单元围绕“家庭成员”这一主题展开听、说、读、写等多种教学活动。教学核心是用英语介绍家人和朋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英语介绍家人及朋友,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描述,介绍家人和了解朋友的家人,增进彼此的了解,建立友谊,从而更好地尊重对方,理解家人。再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Unit 11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该部分学习内容是询问和谈论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互相询问或谈论自己或对方的作息时间安排和活动计划,让学生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遵守时间的习惯。

二、营建和谐教学氛围,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营建和谐的课堂气氛,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何营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呢?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用小组讨论模式,启发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做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教师还要面向全体学生,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条件,给后进生以更多的成功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不断增强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围绕教材的主题,取其精华,精心设问,使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思想上得到熏陶。老师和学生在讨论问题时,自然而然的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受到了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的教育意义,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循序渐进。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在日常交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语言进行表达,学会与他人沟通,为今后学习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例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Unit 2 Is this your pencil?其教学核心内容是“确认物主”。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寻找主人的游戏和失物招领等活动,通过小组活动,指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问题:Have you ever picked up others’things or lost anything?What will you do with these things?让学生说出解决的办法,同时通过与学生讨论问题来培养学生拾金不昧、健康向上的良好品德。

三、通过英语词句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平常生活中,人们总是通过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达到交流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英语词语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反过来,我们又可以用英语表现我们本民族的政治面貌和风俗习惯。英语的词汇寓意丰富,语句结构多变。德育的因素就存在于词句之中。词汇、句型、语法知识是英语教学最基本的内容.语句是课堂教学不能缺少的中介。我们可以利用词汇句型语法等的教学机会,赋予词句现实的思想教育意义.使之产生德育效果。

词汇教学时,我们可以创设与现实密切联系的意境,把生词置入其中进行。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习词汇的意义和用法,还能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受到良好的熏陶。例如:

Deng Xiaoping was our great leader.He died last year.His death madeUS very sad.We’11 always remember him..W e have many mountains and rivers in our country..We all love the beauty of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第一例。能激起学生对伟大领袖的怀念和崇敬,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感情。

第二例:能唤起学生对美好河山的衷爱,有助于培养热爱祖国的道德品质。

四、通过英语课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课文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科学性、思想性及趣味性,渗透了德育教育的因素。而针对这些课文内容,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其感知,理解,进而在大脑中稳定下来。同时产生思想感情。形成道德观念和思想品质。我们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理解、归纳中心、演讲故事、要点复述,对作者态度、人物性格、故事内涵展开讨论等,以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还可以利用与文章有关的材料.如历史背景、作者生平、有关数据、相关典故等深刻内涵,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例如,在学习Aswan Dam时.我给出一个题目让学生讨论:What does the writ—通过启发诱导,热烈讨论,提示了课文的内涵,从而提高了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讲究精神文明的高尚品质。

五、通过关心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产生学习障碍。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作为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德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忙于做综合练习,在课堂巡视中我发现一位学生的桌子底下有一堆碎纸,上课前教室还干干净净,怎么冒出一堆碎纸呢?我把他叫到走廊里,问他为什么?他说不会做便撕了。我问他相信自己吗?他低头不吭,然后我让他反思刚才的行为。他这样写到:Today I felt guilty. I cut the test paper into pieces. I knew why. I was afraid of exercises. I felt very upset. After chatting with Miss Jin, I knew I was too useless. I should regard my problems as my challenges. Stephen Hawking is my good example. He is very brave. I should learn from him.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英语学以致用,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同时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感受到了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性,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对高尚道德生活与丰富人生的体验,使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成为思想道德素养发展的过程,寓德育教育于无形之中,像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思想道德修养也得到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杨琼林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7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  ;  ;  ;  ;  ;  ;  ;  

在初中英语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论文_杨琼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