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建设常见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丁旭升

变电站建设常见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丁旭升

(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 066000)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保持着高速发展,经济体量不断壮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对物质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追求。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电力资源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必需品,是不可或缺的,包括工厂生产、学校上课、居民生活等,同时目前市场上的所有最前沿科技也都离不开电能,比如手机、电动汽车、无人机、载人航天等。而电力系统发展离不开变电站的建设,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变电站建设常见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变电站建设;常见问题;未来发展趋势

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和需求增长,对我国电力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现在建立了越来越多的电网,进而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电力资源需求。而现在要想确保全国各地区电网可以正常、稳定、安全的运行,就必须首先确保变电站的稳定运行,这是保障电源能够充足提供的前提。所以就需要对变电站建设的工程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维护,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究。

1.变电站建设中的常见问题

1.1建设接地网不够成熟

接地网设计的科学合理性通常会决定其能否正常、稳定、安全运行,目前从我国接地网设计的相关技术上来看,还不是非常完善和成熟,有时甚至会出现因为操作失误而引起变电站建设的质量不合格的现象,进而最终对整个变电站建设工程的运行产生直接、严重的影响,为变电站的正常、稳定、安全的运行带来很大的隐患。所以需要在地面建设相应的监控室,进而可以随时对变电站的工程进度进行观察,如果有时候监控室需要建设在地下,那么就需要尽最大程度的把监控室建设和地面相接近。各类型设备,包括大型、小型等,应该在变电站吊装口处进行设置,同时必须建立至少两个以上的安全通道。最后需要依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变电站的其他建设问题,包括进风口、出风口等,要确保通风情况良好,符合相关标准。

1.2防雷措施还不够妥当

如果变电站出现雷击情况,那么此时相关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问题,某些电力公司会在建设变电站时,往往会忽视防雷的重要性,没有重视建设相关防雷设施,最终可能就会引变电站遭遇雷击事故的发生,从而致使整个变电厂运转产生困难甚至会严重瘫痪,进而对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1.3员工知识技术不到位

建设变电站不是一项简单的基建工程,而是具有非常严格性、技术性的一项工作,同时风险性也相对较高,这也就对员工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一些公司没有形成很好选拔机制来选择相关施工人员、检查人员等,这就造成了很多员工还不是非常熟悉变电站的设备操作方式和技巧,进而可能致使操作出现失误情况的发生,甚至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1.4员工责任心尚且不足

在建设变电站的过程中,因为具有高风险的特征,所以就需要员工可以具有重视工作、严谨工作的态度,变电站的建设人员同时还需要拥有高度的责任心,能够清楚的明白自己的使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还存在一些资历较老的员工,他们会凭借自己工作的丰富经验,为了贪图一时方便,会明知某些操作不符合相关规定,但却依然选择这么操作,比如工作过程中不穿戴公司统一配发的工作服,不使用安全头盔,不配戴防护眼镜,甚至也会不去使用绝缘工具等安全设备,从而造成了一些小错误但却会严重影响自身的人身安全,这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很可能会引起潜在事故的发生。

2.变电站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同时伴随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尤其是近些年来通信技术、智能化开关设备、电子式互感器等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爆发式增长,使一次、二次设备能够通过光纤以太网来进行信息的交换,加之相关通信协议的日趋完善和成熟,目前来看,变电站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朝着数字化变电站的方向发展。

2.1数字化变电站的相关内涵

数字化变电站主要指的是通过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利用变电站的一、二次设备作为数字化的对象,再利用高速网络平台作为基础、数字化信息的标准化建设等,有效实现了站内外信息共享操作,最后可以通过网络数据作为基础,进而实现自动化功能的变电站,包括信息管理、控制保护、测量监视等。

2.2数字化变电站的特点优势

通过大量数据和实践经验来看,数字化变电站和传统变电站相比较后的主要优势有:一是对二次接线进行了简化,通过少量光纤来替代了大量的电缆。二是可以提高信息传输可靠性、光纤通信兼容性等问题。三是通过电子式互感器的采用,可以使得不会出现CT开路、CT饱和、铁磁谐振等问题的出现,绝缘结构、维护方式也更加简单。四是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使得数字信号在传输、处理过程中没有附加误差,而传统的变电站,电表精度、互感器准确度、传输附加误差等因素都会决定整体的误差。五是一次、二次设备之间没有电联系、输过电压、两点接地等问题的存在,一次设备的电磁干扰也不会传输到集控室。六是各种功能都可以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相应的一体化能够明显增强设备间的互操作性,也能够无缝连接不同厂家的设备。七是能够有效利用智能设备的自诊断、自恢复等功能,减少现场运行维护工作的工作量。

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变电站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包括建设接地网不够成熟、防雷措施还不够妥当、员工知识技术不到位、员工责任心尚且不足等,探讨了变电站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数字化变电站的相关内涵、数字化变电站的特点优势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能为我国变电站建设带来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蔡薇.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研究[D].南昌大学,2017.

[2]张怡迪. 智能化变电站及其常见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法[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7.

[3]郭欣遇.浅析变电站规划建设法律手续办理常见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1):193-194.

[4]王小波.变电站设计相关问题及措施分析[J].科技展望,2015,25(16):81-82.

[5]陈黎斌.关于变电站建设中常见问题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5(01):156-157.

论文作者:丁旭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变电站建设常见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丁旭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