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渗透语文思想方法论文_银红英

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渗透语文思想方法论文_银红英

银红英(湖南省邵阳县塘渡口镇第二完全小学 湖南 邵阳 422100)

摘要: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一定的知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包含了学生内心情感以及思想境界方面的教育,在规范学生的各项意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仁、德、义等各项素质。语文教材课本是我国历史文化精髓的一种呈现形式,同时也是文学思想的一个分支,而且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人文素养、思想境界以及美德情怀一直影响着人类的文明和发展。语文学科的教材内容本身就涵盖了较多方面的思想教育内容,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结合教学模式与教材内容使语文思想得到最大限度的渗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语文思想;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11-079-01

引言

小学语文在义务教育中是一项基础学科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的开展过程进行思想教育渗透具备着较为理想的优势,所以教师应从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政治教育以及思想品质等多个方面展开语文思想的教学渗透。笔者在本文围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展开分析,结合湘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探讨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语文思想,以情境创设、小组合作等多个教学模式阐述了德育、文化传承以及爱国思想精神等多个方面的教学渗透策略,希望以下内容能够为教育教学人员提供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参考。

一、古诗品读、朗读教学、渗透思想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存在着很多关于思想道德行为性质的古诗,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锄禾”,所以教师要想在古诗词教学中为学生渗透德育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就要抓住教材中的古诗词素材,在培养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同时适当的添加一些生活情感,使古诗词中德育元素的作用在课堂学习中发挥出来。

例如教师在“锄禾”课堂教学中,首先可以投入一些生活情感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带着感情进行朗读,其次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古诗内容相近的材料作为教学素材,增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例如农民伯伯的耕作辛苦、偏远山区孩子的生活困境等等,学生更为真实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懂得生活不易、珍惜粮食、珍惜自己所拥有给予的一切、善于节俭。古诗与思想品德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思想能够通过古诗来孕育、古诗能够将思想所涵盖。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教材内容中所涵盖的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思想品德准则。

二、创设课堂情境、渗透思想

语文学科中的教学内容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一种传承方式,而且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将民族思想渗透给学生,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的过程中应将传统文化的融入作为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对于一些有关中华文化、中华精神的理论性教材进行不断的完善,结合实际的中华民族精神以及传统文化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重组,使授课教材更为优质。其次就是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加深学生思想感知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价值认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国徽、沁园春雪等文章诗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就可以相应的渗透中华民族精神,也可以利用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民族精神相关的短视频,在提升学生中华文化意识的基础上渗透给学生一定的爱国思想。力求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化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爱国思想能够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衔接融洽,从而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得到深化、细化,提高中华民族精神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让学生真正的将民族精神、爱国思想作为学生自信心的源泉。

三、深化内容、强化认知、渗透思想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深意,为学生适当的扩展有关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知识与领悟,在提高课堂教学广度与深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教师应该注意的是素材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的达成,所以教师还应重视素材的应用,将素材作为深化学生认知的重要依据,从而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思想认知的养成。

例如在“拔苗助长”的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事先制作好的教学课件,让学生观看拔苗助长动画视频,随后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朗读课本并将不认识的生字用笔勾画出来,然后教师将本节课程内容中的生字进行板书,带领学生共同学习并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深化对生字、生词的学习。其次教师导入课堂问题“农夫在田间耕作的过程中嫌弃自己田地里苗长的慢,用什么方式使苗长的快”?,组织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并由组长回答小组意见。最后教师渗透教材内容的内涵思想,告诫学生急于求成的后果,且在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可以违反事物的正常发展规律,由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寓言学习后的课堂讨论,通过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对本节寓言学习的深化掌握。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思想的教学渗透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展开,实际上语文教材内容中还涉及到了较多方面的思想品质,例如亲情、勤奋刻苦、生态等多个方面,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能够初步认知世界、认知社会,并形成一个思想行为准则,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重视教学素材的挖掘,帮助学生更为深刻的去理解教材内涵,此外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取向,较为常见的方式就是引入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以及课堂提问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参考文献

[1]张慧慧.素质教育思想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之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23+27.

[2]张清林. 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渗透思想德育[A].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五)[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2.

[3]王芳.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语文思想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161-162.

[4]张小琴.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学习方式 提升教学效率——浅议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6):52-53.

论文作者:银红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渗透语文思想方法论文_银红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