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论文_朱涛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论文_朱涛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8)

【摘要】 目的:分析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47例初发T2DM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73例)、观察组(74例),前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后者在此基础加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hPG、HbAlc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优(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1.92%,高于观察组的6.75%(P<0.05)。结论:采用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共同治疗初发T2DM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初发T2DM;磷酸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042-02

2型糖尿病(T2DM)又称成人型糖尿病,其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群体,患者虽未完全丧失胰岛素分泌能力,但因其所产生胰岛素功能下降及匮乏,致使其无法有效控制机体血糖指标而引发糖尿病,目前,临床尚未有能彻底治疗糖尿病患者特效药,因此其多以注射胰岛素以及降糖药物用于控制血糖指标,减少糖尿病发生[1]。本研究现就本院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采用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共同治疗初发T2DM患者取得的临床疗效做回顾性分析,并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选取收治的147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73例)、观察组(74例)。对照组男女比例43:30,年龄38~64岁,平均(51.02±5.32)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52±1.25)年;观察组男女比例46:28,年龄39~65岁,平均(52.33±5.67)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5.63±2.47)年。两组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治疗前均停止服用其他降糖药物,并进行正规饮食及运动指导。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0.5g/次,3次/d;观察组则在此基础给予磷酸西格列汀服用,取100mg/次口服,1次/d;两组均以4w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统计方法

数据均以SPSS 20.0的统计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件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FBG(12.87±3.62)mmol/L、2hPG(18.09±4.11)mmol/L、HbAlc(13.45±3.43)%,治疗后FBG(9.62±2.13)mmol/L、2hPG(12.05±2.76)mmol/L、HbAlc(8.66±2.24)%;观察组治疗前FBG(12.28±3.36)mmol/L、2hPG(17.85±4.02)mmol/L、HbAlc(12.99±3.54)%,治疗后FBG(5.87±1.55)mmol/L、2hPG(7.23±1.41)mmol/L、HbAlc(6.50±1.42)%;由此可见,两组治疗后各项血糖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对照组改善低于观察组(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出现低血糖5(6.85%)例、肾功能障碍4(5.48%)例、胃肠道反应7(9.59%)例,总16(21.92%)例;观察组发生低血糖2(2.70%)例、胃肠道反应3(4.05%)例,总5(6.75%)例;由此表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高于观察组(P<0.05)。

3.讨论

T2DM病情发展缓慢,其发病因素多由肥胖或家族史引起,此外,例如外伤、手术、劳累及过度紧张等均可引起糖尿病发生,对此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易诱发多种并发症,从而对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有较大影响,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及早发现和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现阶段,临床治疗T2DM多采用二甲双胍作为T2DM的首选治疗用药,且具有一定疗效,但因其对非肥胖患者病情改善效果不明显,且大剂量治疗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产生,因此,经多次研究后,临床在此基础中加用磷酸西格列汀共同治疗,且取得了良好疗效[3]。本研究现就其取得的疗效做回顾性分析,旨在为后期治疗发展提供有效依据。

本研究中,通过治疗,两组治疗后FBG、2hPG及HbAlc血糖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FBG、2hPG、HbAlc均明显较对照组改善程度大。分析其原因为,磷酸西格列汀作为新型降糖用药,其具有增加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抑制血糖素分泌的作用,以此快速降低血糖指标,保护胰岛腺中B细胞的功能完好;而肠道分泌的GLP-1则可以促进B细胞对胰岛素的释放功能,提高细胞增殖功能,降低其死亡率,进而缓解胰岛功能障碍,降低血糖指标[4]。此外,GLP-1可以有效降低肠脂蛋白分泌功能,稳定餐后血脂指标,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二甲双胍可以提高人体肝脏功能,降低血瘦素及血脂水平;同时可延缓以及减少心血管等并发症[5]。通过两药联用,其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减少并发症,具临床推广价值。研究结果中,对照组不良反应率达到21.92%,显著高过观察组的6.75%,其原因为西格列汀在血糖偏低情况下,不会抑制血糖含量增加;同时其具有保护血管细胞,延缓、预防动脉血管硬化作用,因此对患者肝脏功能等无较大影响。

综上所述,联合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初发T2DM有良好效果,能快速改善患者血糖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袁新建,马龙飞,杨慧.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初发2 型糖尿病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1):123-124.

[2]吉红亮.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5,16(9):22-23.

[3]杨斌.分析初发2型糖尿病应用二甲双胍与磷酸西格列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6(2):43-44.

[4]谢小英.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5,8(10):9-10.

[5]张秀芳,杨秀红,董陆玲.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4,36(18):2785-2787.

论文作者:朱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0

标签:;  ;  ;  ;  ;  ;  ;  ;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论文_朱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