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中段古诗词的科学教学策略论文_胡素

浅析小学中段古诗词的科学教学策略论文_胡素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而古诗词又是其重点和难点。在新课改的深化,以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观念的提出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效益,进而促使学生,成长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已经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人们关注重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古诗词;教学策略

对于古诗词的课堂教学而言,学生对诗词学习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于教师教学方法优劣的影响。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能根据诗文的内容,以及学生学习水平入手,为学生组织创新性、科学的活动,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诗文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感受诗文的魅力,进而更加乐学、好学。反之,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不懂得灵活变通,则很容易让古诗词的课堂教学,陷入死板僵化的模式,不仅会降低教学的效率,同时也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了有效避免这一不良情况的发生,笔者也将结合自身教学心得,对有效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一、丰富诵读方式方法,深化学生对诗文的理解

对于学生来说,古诗词学习最大的难点,是因为古诗词是距离学生现代生活,较为遥远的古代所作,因此对于诗中很多意象,无法真正的感同身受。而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阻碍因素,就要求教师在古诗词学习的开始,通过科学的阅读朗读方式,促进学生对诗词真实含义的全面理解。

以《咏柳》的教学为例,在学生的阅读朗读中,首要的要求是让学生读的精准,因此,对于生僻字的解决,是开展诵读的关键。在扫清阅读障碍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细读、并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抓住读的环节,让诗中的文字转换为生动的声音,进而使学生在读在听的时候,能够品味诗中的感情基调。像是本诗中主要描绘的春日时节,柳树的勃勃生机,以及诗人在看到这一美景时,发出的感叹。基于此,教师在学生朗读时,要着重为学生强调这一背景环境的美好,然后让学生感受诗人在看到美景时的喜悦,让学生用愉悦轻快的心情,来进行文本的阅读。通过对学生诵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渐掌握诵读的技巧,并深入感受诗人的情感,能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趣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情境教学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尤其是在教学古诗文中,原本学生就感觉诗人距离自己太过遥远,而有深深的距离感,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根据诗文的内容,为学生构建一定的学习情境,不仅能让在特定的情境中,更好的理解古诗文的含义,同时也能有效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故事,都是来自于人们的生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文本学习前,先通过自身的方式,或者是上网查资料,或是询问父母,在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然后在学生了解“重阳节”这一节日后,教师就可以通过课件展示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重阳节这一节日。让学生观看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登高、插茱萸和和菊花酒的活动,同时也可以让被父母带领去参加登高、插茱萸活动的学生,来为其他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而教师也可以将茱萸,带入到课堂中,通过对重阳节这一天,人们对在头上插茱萸登上高处,以辟邪消灾的讲述,让学生拿着茱萸看一看、闻一闻,以此来加深对节日的认知,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获得深刻理解后,教师以“遍插茱萸少一人”,来让学生想一想,到底是少了哪一个人?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感受作者对于亲人的深深思念,却反说亲人思念自己,这一想象运用的巧妙。

三、组织课堂互动协作,强化学生诗文学习体验

学生之间的互动协作,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学生之间互动协作的开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间的倾听理解,同时还能让学生在交流沟通中,发散思维、开阔思路,有效的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取长补短、相互进步。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协作互动的内容是十分广泛为灵活的,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为例,从题目入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题目给出的信息,并以此为讨论点,送的地点?谁送谁?以及“之”的含义?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并和同桌、小组一起讨论,从文本中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任务的明确,重点的突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使得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人人有事可做,还能以学习的内容为“桥梁”,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积极抒发自身的意见和建议,倾听他人的新想法,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来说,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学生之间互动交流中,教师也应积极走下讲台,走入学生的讨论之中,如果学生之间因为某一个观点而起争持,教师应及时参与,主动为学生扫清思维障碍,化解僵局,使得教学顺利进行。

总而言之,古诗词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一定要积极重视。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注重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实践,对科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以此来促使学生的古诗词教学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切实提升。

参考文献:

[1]谭甲文,娄春.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41(03):125-129.

[2]陈思. 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 内蒙古教育,2018(02):51-52.

论文作者:胡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  ;  ;  ;  ;  ;  ;  ;  

浅析小学中段古诗词的科学教学策略论文_胡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