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深度监测的进展研究论文_董鹏

麻醉深度监测的进展研究论文_董鹏

天津武清中医院麻醉科 天津 301700

摘要:麻醉深度监测可以稳步的提升麻醉的基本质量,确保患者在围术期内更加安全,可以尽快恢复至健康状态。合理的麻醉能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手术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此次研究重点分析麻醉深度监测的进展。

关键词:麻醉深度;监测;进展

伴随着时代的整体进步与发展,医疗服务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希望在接受麻醉的时候,能够避免意识出现、肌松等多种并发症,同时也能缩短麻醉后恢复室的滞留时间【1】。这就让麻醉医师将研究重心加以明确,保证在给患者进行麻醉监测的时候,合理控制各个环节【2】。麻醉深度的监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的丰富和深入发展【3】。

1 全身麻醉及全身麻醉深度

全身麻醉属于特殊的状态,其体现出复杂性特征,会受到催眠、记忆缺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经历的是全麻诱导和苏醒整个过程【4】。麻醉就是在药物的诱导作用下逐渐的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之中,意识若是消失,患者则会对伤害性刺激无法感知,同时也不会回忆这个过程,不会感觉到疼痛【5】。麻醉深度的内涵较为复杂,现阶段尚未具备统一的标准加以定位,因此难以使用特定的指标对麻醉深度适当的量化【6】。

2 麻醉深度监测的进展

2.1 听觉诱发电位

重点是指的听觉系统经过了声音的刺激之后,可以从耳蜗到各级听觉中枢产生基本的电活动,总共会出现11个波形,分成三个主要的部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长潜伏期诱发电位【7】。长潜伏期诱发电位重点和意识水平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其本身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低,所以有关的麻醉深度应用价值还是值得进一步分析【8】。

2.2 麻醉趋势

麻醉趋势属于以电脑分析为基本手段的麻醉深度监测,主要是运用了Kugler多参数统计分析方式,针对于脑电信号完成基本的处理过程,将处理完成的脑电参数进行自动分级。麻醉趋势脑电图可以在临床上获得相应的研究成果,但是却无法及时的评估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水平,这是其弊端之一,因此关于其在临床上应用的可靠性及有效性还值得探索【9】。

2.3 脑状态指数

脑状态指数重点是指在临床上用于监测患者意识状态的重要指标,能够及时的将患者的镇静程度和麻醉的深度反馈出来,保证更好的对症治疗【10】。基本的原理就是能够实现每秒测量2000次患者的脑电活动,将对应的脑电图子参数输入到电脑中,计算出相应的CSI,如果数值越大,则证明患者处于越清醒的状态【1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其他监测方式

2.4.1 前臂孤立技术

患者在运用肌肉松弛剂之前,应该及时的运用止血带阻断上肢的血流,密切的关注患者在麻醉中前臂的指令性运动【12】。这可以视为更科学的避免患者出现术中知晓的技术,但是所运用的时间有限,只能在短时间内运用【13】。

2.4.2 食管下段收缩性

在1984年,食管下段收缩性可运用至麻醉深度监测中的理念被提出【14】。食管下段肌肉会承受着迷走神经的支配,很多静脉或者是吸入了麻醉药后都会抑制自发性食管下段收缩,继发性的食管下段收缩波幅情况会伴随着麻醉的深度逐步加深而呈现降低趋势【15】。

2.4.3 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重点是指的逐次心搏间期存在的微小差异,其主要是产生在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对窦房结自主节律性调节方面,若是人受到了伤害刺激,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有所变化,其越高则证明心率变异性越大【16】。伤害刺激能够使得麻醉药中枢抑制作用出现逆转的情况,同时又能给自主反射介导HPV产生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在浅麻醉患者之中表现的更为明显。

3 讨论

适当的进行麻醉能够保证患者安全,同时也让手术过程更加顺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麻醉深度监测还将出现更为丰富的监测理论和方式,需要相关的麻醉医师将研究重心放置于此,运用对应的手段时,可以全面的解读基本的性能特点,针对于所获取的数据展开全面细致的分析,保证更加精确地调控麻醉方案,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到位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章臣烨,董妍.麻醉深度监测的进展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7):39-40.

[2]辛永强.麻醉深度监测的进展研究[J].河北医药,2017,39(20):3158-3160.

[3]陶文辉,张庆.麻醉深度监测仪Narcotrend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安徽医学,2016,37(11):1450-1452.

[4]平斯妍,刘丹彦.麻醉深度监测对预防术中知晓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05):665-669.

[5]贾娜,张昊鹏,文爱东,吴寅.临床麻醉深度监测方法的新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09):922-925.

[6]朱建刚.脑电双谱指数监护技术在麻醉镇静深度监测中的应用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0):2240-2241.

[7]赵新华.状态指数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3):3528-3529.

[8]韩永吉.全身麻醉深度监测研究的新进展[J].中外医疗,2014,33(04):195-196.

[9]佘守章,陈勇.围术期麻醉深度监测研究新进展[J].广东医学,2013,34(20):3087-3090.

[10]张列亮,徐磊,鲍红光.患者状态指数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4):6652-6654.

[11]边文玉,唐俊.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4):19-20+22.

[12]张建荣.麻醉深度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07):178-179.

[13]洪文学,张仲鹏,宋佳霖,李少雄,栾景民,陈宁,谭建强.功能近红外光谱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研究进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32(11):2939-2945.

[14]佘守章,陈勇.麻醉深度监测的进展[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0,2(04):99-104+151.

[15]周仁龙,杭燕南.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的评价和进展[J].中国医学装备,2005(01):22-26.

[16]张月英,段世明.脑电双频指数用于小儿镇静及麻醉深度监测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4(03):168-170.

论文作者:董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  ;  ;  ;  ;  ;  ;  ;  

麻醉深度监测的进展研究论文_董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