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春东

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春东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林业领域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林业工程属于生态工程范畴,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益补充。造林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防洪防涝、抗旱、防沙尘及极端天气、净化空气等几个方面。林业工程因面积广泛,在造林技术层面,需着眼于植被的抗旱,充分应用抗旱造林技术。结合现阶段林业工程抗旱造林开展情况,论述分析抗旱造林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相关问题;对策研究

引言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自然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我国人口众多,能源消耗量较大,资源浪费现象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实施,加大了对天然林的保护力度,抗旱造林任务是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加快抗旱造林任务的技术指导,实现林业工程效益目标,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林业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1林业工程发展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国家,我国自从建国以后,全国范围内各个地区的人口一直都在不断增长。可以说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大的一个国家。虽然国土面积十分辽阔,我国内部也拥有大量的资源,但是受人口众多的影响,人均分配资源水平已经远远处于落后地位。在这样一种紧迫的局势下面,为了更好地保证人民基本的粮食需求,我国需要不断扩大实际的耕地以及种植面积。早年间,很多地区纷纷采取砍伐森林供给耕地的措施,这就使得我国全国范围内的林地面积急剧锐减。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国北方地区环境恶化引起的现象愈演愈烈,人们开始注重生态建设环境的保护工作。许多地区纷纷加大对林业领域的资金投入,重视这个领域的长远发展,国家也颁布了相关政策,开始倡导退耕还林还草这一理念,逐渐减少耕地种植的面积而扩大林业基础工程的面积。但是随着环境恶化的时间逐渐延长,许多地区都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干旱情况,这对于林业工程建设工作而言也产生了较大的阻碍。因此我国要想保证林业基础性工程的长远发展就需要合理应用抗旱造林技术,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真正解决林业领域的干旱问题才能够实现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

2.1幼苗抚育管理技术

幼苗养护移栽工作是干旱地区林业工程的重点内容。幼苗移栽必须进行科学管护,从栽植成功到后续管理,都要做到精心护理。幼苗对生长环境有着极高的要求,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存在一定差异,要根据幼苗的生长条件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幼苗科学化、规范化成长。部分干旱地区由于环境的限制不能充分满足幼苗生长,需要在栽植前进行人工管护。先将幼苗养护到一定程度,等其能够完全适应环境后,再进行栽植管理,这样能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提高幼苗抵御特殊环境的能力,提高成活率。

2.2容器苗造林技术

干旱地区开展造林工作要克服各种困难,容器苗造林技术可以有效应对特殊的干旱环境。造林时,先放置一个合适的容器在树木根系处,容器内放入一定量的营养液,营养液要能够满足树苗的生长需要,与树苗一同放入造林地中,待树苗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不再使用容器,让树苗正常生长。当树苗移栽时不能适应干旱环境,造成萎蔫现象时,容器中的营养物质就能够满足树苗的生长需要,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

3优化措施分析

3.1做好造林区域的整地操作

林业工程开始实施前,要整理土地,为植被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以此提高林业工程造林的整体成活率。从林业工程抗旱造林实践结果看,做好造林区域的整地操作,可以同步达到土壤含水量提高、墒情保持及水分积蓄的效果。此外,造林整地,还能够改善土地土质的质量,加快土壤熟化过程,提高土壤肥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通过造林地整理,还能够使土层得到充分光照,消灭土壤病虫害。在造林的时间节点上,应在造林开始前5~6个月进行整地,也可选择之前一季雨季时段。如造林区域地质气候较为干燥,在进行整地操作时,一是坚持植被保护及保土蓄水这一整地原则;二是在树坑形式及规格上,可采取鱼鳞坑,规格大小设定为60cm×40cm×40cm;三是为进一步改善地块土壤活力,可以在整地过程中增添一些肥料,让后续树苗能够达到更高标准的抗旱表现。

3.2合理选择树种

分析干旱地区的土壤环境、合理选择树种是保证树种存活的关键,同时还需考虑抗旱树种是否具备环境适应性与抗寒性能等。目前,灌木树种、阔叶类树种与针叶树种均是我国抗旱造林常见的树种。其中,抗旱能力最强的属针叶类树种,其次是灌木类树种。针叶类树种中主要包括樟子松、油松、落叶松,这3种针叶类植物均具备较强的抗旱能力,因松树生长速度缓慢且耐寒,并且自身附加值高,因此抗旱造林中通常会选择针叶类植物进行种植。而灌木类存活率较高,并且可根据地理环境与特点的不同进行选择,故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例如连翘与山杏等部分植物因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可作为观赏植物,并且可作为药材使用。最后,在抗旱造林中应用频率较多的属阔叶类植物,但不同的种类的阔叶类植物抗旱能力也各不相同,目前火炬树、旱柳与枣树等均是常见的阔叶类抗旱植物。

3.3蓄水资源

抗旱造林技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水资源的供给。一般说来,保证水资源供应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保水剂技术。保水剂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树脂材料。在原始状态的基础上,他可以充分吸收水分。当水饱和时,它被应用于土地。在一段时间内,他可以为树木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水。第二种供水方式是覆膜技术,主要是覆膜能降低水分蒸发速率,减少原水流失,为苗木生长提供最可能的水分,尤其是苗期树木。

3.4技术革新

除了需要完成栽种工作的前期准备之外,还可以从种植技术的角度进行创新改革。常见的新型种植技术有覆膜技术和容器苗法。覆膜技术就是将传统的农业覆膜种植技术应用在林业工程中,在土地上覆盖一层特制薄膜,可以防止因日晒时间过长导致的土壤水分蒸发。薄膜阻止了蒸腾作用,又将这一部分水分重新归还到土壤中,也可使植被吸收更多水分,提高成活率。容器苗法适用于山区地带,在一般的山区地带,土质稀薄,不能很好地种植幼苗。种植者会将植物幼苗的容器底部去掉,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植物的根系健康,覆以薄土就可完成植被种植。这两种新技术现已广泛应用到林业工程的实际种植中,数据显示,采取新型种植技术的林区,幼苗成活率远高于传统的种植区。这提示林业从业者,要眼光长远性,及时学习行业新知识、新理念,把理论科学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结语

总之,干旱问题一直受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在这方面每年投入巨大。农林工程可以通过积极造林对抗干旱,但治理工作不仅是植树造林这么简单,要最大程度提高育苗的成活率,有效保证固土保水的效果,才是解决干旱问题的重要方法。在栽种幼苗之前,做好实地考察工作,提前了解当地干旱原因,有针对性的合理选择树种,及时更新相关种植技术,科学解决干旱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秋娟,王新建,韩晓红,等.退耕还林工程中应用的主要抗旱造林技术措施[J].河南林业科技,2018,(05):24-25.

[2]王志雄,田小东,康春霞.陇东黄土高塬沟壑区抗旱造林技术与效益分析[C]//第二届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3]黄艳伟,齐恒,林永进.试析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09):36-37.

[4]刘觉非,刘凤敏.赤峰市:推广抗旱造林系列技术提高林业工程建设质量[J].内蒙古林业,2019,(12):41-42.

论文作者:王春东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  ;  ;  ;  ;  ;  ;  ;  

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春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