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梁“失诗”的积淀考(二)_读书论文

齐梁佚诗存目考(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齐梁佚诗存目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王文和

《别江夏王锋》*

《南史·齐高帝诸子传下》:“(江夏王锋)善与人交,行事王文和、别驾江祏等,皆相友 善。后文和被征为益州,置酒告别,文和流泪曰:‘下官少来未尝作诗,今日违恋,不觉文 生于性(疑当作情)。’”文和,下丕人。宋时为义阳王昶征北府主簿、巴陵内史。齐永明中 ,历青、冀、兖、益四州刺史,平北将军。

释宝月(《齐诗》卷六)

《永明乐》十首

《南齐书·乐志》:“《永平乐歌》者,竟陵王子良与诸文士造奏之。人为十曲。道人释 宝月辞颇美,上常被之管弦,而不列于乐官也。”案:“平”当作“明”,参见竟陵王萧子 良《永明乐》条。

梁武帝萧衍(《梁诗》卷一)

《饯别谢朏》*

《梁书·谢朏传》:“明年(案:天监二年)六月,轻舟出,诣阙自陈……诏见华林园,乘 小车就席。明旦,舆驾出幸朏宅,宴语尽欢。朏固陈本志,不许;因请自还东迎母,乃许 之。临发,舆驾复临幸,赋诗饯别。王人送迎,相望于道。”《艺文类聚》卷二十九有沈约 《侍宴谢朏宅饯东归应诏》诗。

《五百字诗》*

《南史·郑绍叔传》:“东昏既害朝宰,颇疑于帝。绍叔兄植为东昏直后,东昏遣至雍州 ,托候绍叔,潜使为刺客。绍叔知之,密白帝。及植至,帝于绍叔处置酒宴之,戏植曰:‘ 朝廷遣卿见图,今日闲宴,是见取良会也。’宾主大笑……送兄于南岘,相持恸哭而别。续 复遣主帅杜伯符亦欲为刺客,诈言作使,上亦密知,宴接如常。伯符惧不敢发。上即位后, 作五百字诗具及之。”

《春景明志诗》

《梁书·王僧孺传》:“是时高祖制《春景明志诗》五百字,敕在朝之人沈约已不同作, 高祖以僧孺诗为工。”据《梁书·高祖三王传》,南康王萧绩迁使持节、都督南徐州诸军事 、南徐州刺使在天监十年,则作此诗当不晚于天监七八年。

《赠何点》*

《梁书·处士何点传》:“高祖与点有旧,及践阼,手诏曰:‘昔因多暇,得访逸轨,坐 修行,临清池,忘今语古,何其乐也。暂别丘园,十有四载,人事艰阻,亦何可言。自应运 在天,每思相见,密迩物色,劳甚山阿……今赐卿鹿皮巾等。后数日,望能入也。’点以巾 褐引入华林园,高祖甚悦,赋诗置酒(《南史·何尚之附何点传》作帝赠诗酒),恩礼如旧。 ”

《登景阳楼》

《梁书·柳恽传》:“至是预曲宴,必被诏赋诗。尝奉和高祖《登景阳楼》中篇云:‘太 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翠华承汉远,雕辇逐风游。’深为高祖所美。”可见萧衍作有《登 景阳楼》诗。

《武宴诗》

《梁书·羊侃传》:“大同三年,车驾幸乐游范,侃预宴……又制《武宴诗》三十韵以示 侃,侃即席应诏。”简文帝有《和武帝宴诗》二首,《诗纪》卷六十八云:一作和武帝讲武 宴。参见羊侃《武宴诗即席应诏》条。

《还旧乡》

《梁书·武帝纪》:“(大同十年三月)壬寅,诏曰:‘朕自违桑梓,五十余载,乃眷东顾 ,靡日不思。今四方款关,海外有截,狱讼稍简,国务小闲,始获展敬园陵,但增感恸…… ’因作《还旧乡》诗。”

《咏雪》

《太平御览》卷六○二:“《三国典略》曰:萧大心,字仁恕,小名英童,与大临同年, 十岁,并能属文,尝雪朝入见。梁武帝咏雪,令二童各和,并援笔立成。”案:据《梁书· 太宗十一王传》,大心、大临并不同年,大心长大临四岁,大心十岁时为中大通四年(532) ,大临十岁时为大同二年(536)。又据《梁书·哀太子大器传》,大器生于普通四年(532), 大心与之同年。

《苦旱诗》

《艺文类聚》卷一百有庾肩吾《奉和武帝苦旱诗》,知萧衍作有《苦旱诗》。

高 爽(《梁诗》卷二)

《赠卫军王俭诗》*

《梁书·文学高爽传》:“广陵高爽、济阳江洪、会稽虞骞,并工属文,爽,齐永明中赠 卫军王俭诗,为俭所赏。”

《屐谜诗》*

《梁书·良吏孙谦附孙廉传》:“时广陵高爽有险薄才,客于廉,廉委以文记,爽尝有求 不称意,乃为屐迷以喻廉曰:‘刺鼻不知嚏,蹋面不知瞋。齧齿作步数,持此得胜人。’ 讥其不计耻辱,以此取名位也。”此诗系俗诗,与已辑入《梁诗》的《题延陵县孙抱鼓诗》 同类,故当补入《梁诗》。

何 点

《寒晚诗》

《古文苑》卷九有王融《寒晚敬和何徵君诗》。据章樵注,何徵君即何点(1985年中华书局 出版的《南朝五史人名索引》,以何徵君为何敬容,误)。可知何点作有《寒晚诗》。案: 点(437—505),字子皙,庐江灊人。宋司空尚之之孙。宋泰始末,征太子洗马;齐初,累 征中书郎、太子中庶子,并不就。从弟遁居东篱门园。梁武帝萧衍践阼,下诏征侍中,辞疾 不赴。

《答张融》*

《梁书·处士何点传》:“吴国张融少时免官,而为诗有高尚之言,点答诗曰:‘昔闻东 都日,不在简书前。’虽戏也,而融久病之。”案:《梁诗》失收此二句。

《赠谢举》*、《答谢举》*

详谢举《答何徵君》、《赠何徵君》条。

王 暕(《梁诗》卷五)

《受敕赠谢吏部览》*

《梁书·谢朏附谢览传》:“天监元年,为中书侍郎,掌吏部,顷之即真……尝侍座,受 敕与侍中王暕为诗答赠,其文甚工。”据此,王暕当赠诗在前,谢览答诗在后。暕,字 思晦,琅邪临沂人,父俭。齐代为秘书丞、骠骑从事中郎。入梁,历侍中、吏部尚书,尚书 左仆谢,领国子祭酒。

《受敕重赠谢吏部览》*

谢览、王暕答赠诗甚工,《梁书·谢朏附谢览传》:“高祖善之,仍使重作,复合旨。 乃赐诗云:‘双文既后进,二少实名家;岂伊止栋隆,信乃俱国华。’”

任昉(《梁诗》卷五)

《华光殿侍宴二十韵》*

《梁书·到洽传》:“天监初……御华光殿,诏洽及沆、萧琛、任昉侍宴,赋二十韵诗, 以洽辞为工,赐绢二十匹。高祖谓昉曰:‘诸到可谓才子。’昉对曰:‘臣常窃议,宋得 其武,梁得其文,二年……”诗当作于天监元年至二年之间。

《七夕诗》

《文选》卷三十九任彦升(昉)《奉答敕示七夕诗启》:“臣昉启:奉敕并赐示《七夕》 五韵。”李善注:“《任昉集》诏曰:聊为《七夕》诗五韵,殊未近咏歌。卿虽讷于言, 辩于才,可即制付使者。”萧衍诗今存。

何赠智

《于任昉座赋诗》*

《太平御览》卷五八六引《金楼子》云:“有何赠智者常于任昉座赋诗,而其诗言不类。 任云:‘卿诗可谓高厚。’其人大怒曰:‘遂以我诗为狗号。’”赠智,生平事迹不详。

丘 迟(《梁诗》卷五)

《责躬诗》

《南史·文学丘迟传》:“及践阼,迁中书郎,待诏文德殿。时帝著《连珠》,诏群臣继 作者数十人,迟文最美。坐事免,乃献《责躬诗》,上优辞答之。”

虞 骞(《梁诗》卷五)

《登禅冈寺望》*

《何记堂集》有《登禅冈寺望和虞记室》,虞记室疑为虞骞,《玉台新咏》卷五有何子朗 《和虞记室骞古意》,可证虞骞曾为记室;《梁书·文学何逊传附虞骞传》:“时有会稽虞 骞,工为五言诗,名与逊相埒,官至王国侍郎。”故骞与逊唱酬甚为自然,骞当作有《登禅 冈寺》诗。

《登楼望远归》*

《何记室集》有《同虞记室登楼望远归》,可知虞骞作有《登楼望远归》诗。

《咏扇》*

《何记室集》有《与虞记室诸人咏扇》,可知虞骞作有《咏扇》诗。

《残句》*

《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丁帙卷四《漫成一绝》次公引梁虞骞诗:“月光移数尺。”案 ,此句《梁诗》失载。

《古意》

《玉台新咏》卷五有何子朗《和虞记室骞古意诗》,可知虞骞作有《古意》诗。

柳惔

《待宴烽火楼诗》*

《南史·柳元景附柳惔传》:“尝预齐武烽火楼宴,帝善其诗,谓豫章王嶷曰:‘惔非 徒风韵清爽,亦属文遒丽。’”《南齐书·萧赤斧附萧颖胄传》载武帝登烽火楼,诏群臣赋 诗,颖胄诗合旨。详萧颖胄《登锋火楼应诏诗》条。疑柳惔与颖胄同时作。惔(462—507) ,字文通,河东解人。年十七,为萧赜中军参军,转主簿,入齐,历尚书三公郎,中书侍郎 ,中护军长史、侍中、领前军将军。入梁,累迁尚书右仆射,出为使持节、安南将军、湘州 刺史。天监六年,卒于州,年四十六。著《仁政传》及诸诗赋,粗有辞义。

谢朏《感春冰》

《江醴陵集》有《感春冰遥和谢中书诗》二首,《江淹集校注》上编以为谢中书疑即谢朏 。案:朏,字敬冲,陈郡阳夏人,庄之子。刘宋时曾为中书郎,卫将军袁粲长史。齐永明 时为都官尚书、中书令,隆昌元年为吴郡太守,内图止足。梁初,屦征召并不受,六十六岁 时拜中书监、司徒、卫将军,是冬薨于府。

《花雪诗》

《艺文类聚》卷五有任昉《同谢朏花雪诗》,可知朏作有《花雪诗》。

沈 约(《梁诗》卷六)

《赠谢脁》二首*

《谢宣城诗集》卷一《酬德赋·序》:“右卫沈侯以冠世伟才,眷予以国土。以建武二年 ,予将南牧,以赠五言。予时病,既以不堪莅职,又不获复诗。四年,予忝役朱方,又致一 首。迫东偏寇乱,良无暇日。其夏还京师,且事宴言,未遑篇章之思。沈侯之丽藻天逸,固 难以报章;且欲申之赋颂,得其尽体物之旨。”据此,沈约于建武二年、四年均有诗致谢朓,朓均因故未作酬答诗。

《春景明志诗奉诏》*

《梁书·王僧孺传》:“是时高祖制《春景时志诗》五百字,敕在朝之人沈约已下同作。 ”参见梁武帝萧衍《春景明志诗》条。

刘 苞(《梁书》卷八)

《咏天泉池荷》、《采菱调》

《南史·刘勔附刘苞传》:“梁初,以临川王妃弟,故自征虏主簿迁右军功曹,累迁太 子洗马,掌书记,侍讲寿光殿。及从兄孝绰等并以文藻见知,多预宴坐。受诏咏《天泉池荷 》及《采菱调》,下笔即成。”

柳 恽(《梁诗》卷八)

《毗山亭诗》

《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四有吴均《和柳恽毗山亭诗》,可知柳恽作有《毗山亭诗》。

范 缜(《梁诗》卷八)

《伤春诗》、《白发咏》

《南史·范云附范缜传》:“年二十九,发白皤然,乃作《伤春诗》、《白发咏》以嗟。 ”案:诗作于齐代。

王 训(《梁诗》卷九)

《侍宴乐游宴应诏》*

《梁书·褚翔传》:“中大通五年,高祖宴群臣乐游苑,别诏翔与王训为二十韵诗。限三 刻成。翔于坐立奏,高祖异焉,即日转宣城王文学。”案:《梁诗》所载王训小传云训“天 监十七年卒”,误。据《梁书·王暕传》及所附子训传载,暕普通四年(523)冬暴疾卒, 训时年十三;训卒时年二十六,即大同二年(536)。那么,中大通五年(533),训年二十三。 庾 丹

《赠何逊》*

《何记室集》有《石头答庾郎丹》,可知庾丹作有《赠何逊》诗。据《南史·梁宗室传》 ,丹父景休,位御史中丞,丹少有才,与伏挺、何子朗俱为周捨所狎。为建康正。 坐事流广州。又为桂州刺史萧朗记室,以忠谏见害。

吴 均(《梁诗》卷十一)

《述梦诗》

《九家集注杜诗》卷十七《李监宅》赵次公引吴均《述梦诗》云:“以亲芙蓉褥。”案: 此句《梁诗》失收。

《应召诗》*

《南史·吴均传》:“均尝不得意,赠恽诗而去,久之复来,恽遇之如故,弗之憾也。荐 之临川靖王,王称之于武帝,即日召入赋诗,悦焉。待诏著作,累迁奉朝请。”

王僧孺(《梁诗》卷十二)

《春景明志诗应诏》*

《梁书·王僧孺传》:“是时高祖制《春景明志诗》五百字,敕在朝之人沈约已下同作, 高祖以僧孺诗为工。”参见梁武帝萧衍《春景明志诗》条。

陆 倕(《梁诗》卷十三)

《惊早蝉诗》

《初学记》卷三十有沈君攸《同陆廷尉惊早蝉诗》,陆廷尉疑为陆倕,倕梁时曾为 廷尉卿,疑陆倕作有《惊早蝉诗》。

张 率(《梁诗》卷十三)

《侍宴赋诗诗》*

《梁书·张率传》:“天监初,临川王已下并置友、学。以率为鄱阳王友,迁司徒谢朏掾 ,直文德待诏省……为《待诏赋》奏之……又侍宴赋诗,高祖乃别赐率诗曰:‘东南有才子 ,故能服官政。余虽惭古昔,得人今为盛。’”

《奉诏诗》*

《梁书·张率传》:“率奉诏往返数首(《南史》作六首)。”《初学记》卷三十有率《咏 跃鱼应诏诗》,不知此诗是否在《梁书》(《南史》)所载“数首”(六首)之数;即便是,也 还有其他奉诏之诗(五首)。

《赠到洽》*

《文馆词林》卷一百五有到洽《答秘书丞张率诗》八章,可知张率作有《赠到洽》诗。

到 洽(《梁诗》卷十三)

《华光殿侍宴二十韵》*

《梁书·到洽传》:“天监初,沼、溉俱蒙擢用,洽尤见知赏,从弟沆亦相与齐名……御 华光殿,诏洽及沆,萧琛,任昉侍宴,赋二十韵诗,以洽辞为工,赐绢二十匹。”

到 沆

《华光殿侍宴二十韵》*

《梁书·文学到沆传》:“高祖初临天下,收拔贤俊,甚爱其才……时高祖宴华光殿,命 群臣赋诗,独诏沆为二百字,三刻使成。沆于坐立奏,其文甚美。”案:二百字即二十韵, 当与到洽诸人同赋之二十韵诗,而沆先成。参见到洽《华光殿侍宴二十韵》。沆(477—506) ,字茂瀣,彭城武原人。天监初为太子洗马;三年,为殿中曹侍郎;四年,迁太子中舍人, 再迁丹阳尹丞。五年,卒官,年三十。所著诗赋百余篇。

傅 昭(《梁诗》卷十四)

《出重围》

《艺文类聚》卷九十五有沈约《出重围和傅昭诗》,可知傅昭作有《出重围》诗。“出重 围”,即齐末出建康城奔萧衍“义师”,时在永元三年。

昭明太子萧统(《梁诗》卷十四)

《饯宴赐庾仲容诗》*

《梁书·文学庾仲容传》:“因转仲容为太子舍人……久之,除安成王中记室,当出随府 ,皇太子以旧恩,特降饯宴,赐诗曰:‘孙生陟阳道,吴子朝歌县,未若樊林举,置酒临华 殿。’时辈荣之。”安成王即萧秀,据《梁书·太祖五王传》,秀薨于天监十七年,则仲容 传中“皇太子”当为昭明。案:昭明所赐诗,《梁诗》失收。

萧 琛(《梁诗》卷十五)

《华光殿侍宴二十韵》*

参见到洽《华光殿侍宴二十韵》条。

萧 巡(《梁诗》卷十五)

《卦名诗赠尚书令何敬容》*

《南史·何尚之附何敬容传》:“自晋宋以来,宰相皆文义自逸,敬容独勤庶务,贪吝为 时所嗤鄙……又多漏禁中语,故嘲诮日至。尝有客姓吉,敬容问:‘卿与邴吉远近?’答曰 :‘如明公之与箫何。’时萧琛子巡颇有轻薄才,因制卦名、离合诗等嘲之,亦不屑也。” 《艺文类聚》卷五十六有巡《离合诗赠尚书令何敬容诗》(此诗《全梁文》卷六十七庾元威 《论书》引作寒士诗),卦名等诗今佚。

何 胤(《梁诗》卷十五)

《别山诗》

《梁书·处士何胤传》:“何氏过江,自晋司空充并葬吴西山。胤家世年皆不永,唯祖尚 之至七十二。胤年登祖寿,乃移还吴,作《别山诗》一首,言甚悽怆。”案:胤中大通 二年(531)年卒,年八十六,作此诗时年七十二,即天监十六年(517)。

何思澄(《梁诗》卷十五)

《游庐山诗》

《梁书·文学何思澄传》:“累迁安成王左常侍,兼太学博士,平南安成王行参军,兼记 室。随府江州,为《游庐山诗》,沈约见之,大相称赏,自以为弗逮,约郊居宅新构阁斋, 因命工书人题此诗于壁。”案:此诗作于天监六、七年间,据《梁书·武帝纪》及《太祖五 王传》,安成王萧秀天监六年四月为平南将军、江州刺史,七年五月为平西将军、荆州刺史 。

《释奠诗》

《梁书·文学何思澄传》:“傅昭常请思澄制《释奠诗》,辞文典丽”。

徐 勉(《梁诗》卷十五)

《为人赠妇》*

《玉台新咏》卷五有丘迟《答徐侍中为人赠妇》,徐侍中,当为徐勉。据《梁书·徐勉传 》及《文学丘迟传》,天监五年徐勉为侍中,丘迟为中书郎,徐勉《为人赠妇》当作于此时 。

陶弘景(《梁诗》卷十五)

《赠范云》*

《艺文类聚》卷三十六有范云《答句曲陶先生诗》。句曲陶先生即陶弘景,可知弘景作有 《 赠范云》诗。

《告逝诗》

《南史·隐逸陶弘景传》:“无疾,自知应逝,逆克亡日,仍为《告逝诗》。大同二年卒 ,时年八十一。”《陶隐居集》又有《告游篇》。《道藏》本《华阳陶隐居传》:“改服易 氏,遐遁东迈。”又贾嵩《华阳陶隐居传序》:“(天监)七年夏四月,于时先生改名氏潜访 遐岳。”《告游篇》作于天监七年。

王 规(《梁书》卷十五)

《文德殿饯广州刺史元景隆应诏》*

《梁书·王规传》:“(大通)六年,高祖于文德殿饯广州刺史元景隆,诏群臣赋诗,同用 五十韵,规援笔立奏,其文又美,高祖嘉焉。”

萧子显(《梁诗》卷十五)

《古意》

《玉台新咏》卷六有吴均《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可知萧子显作有《古意》诗。

《九日朝宴诗》*

《梁书·萧子显传》引子显《自序》:“天监十六年,始预九日朝宴,稠人广坐,独受旨 云:‘今云物甚美,卿得不斐然赋诗。’诗既成,又降帝旨曰:‘可谓才子。’”

谢 徵(《梁诗》卷十五)

《武德殿饯魏中山王元略还北》

《梁书·文学谢徵传》:“时魏中山王元略还北,高祖饯于武德殿,赋诗三十韵,限三刻 成。徵二刻便就,其辞甚美,高祖再览焉。”据《魏书·肃宗记》,元略北还在孝昌二年五 月;孝昌二年即梁普通七年(526)。

萧 介

《侍宴即席赋诗诗》*

《梁书·萧介传》:“高祖招延后进二十馀人,置酒赋诗,臧盾以诗不成,罚酒一斗,盾 饮尽,颜色不变,言笑自若;介染翰便成,文不加点,高祖两美之曰:“臧盾之饮,萧介之 文,即席之美也。”介,字茂镜,兰陵人。齐末,释褐著作佐郎。入梁,为太子舍人,湘东 王咨议参军,武陵王长史、侍中、迁都官尚书,中大同二年拜光禄大夫,侯景之乱,卒于家 ,年七十三。

《看妓》

《玉台新咏》卷七有武陵王萧纪《同萧长史看妓》(《初学记》卷十五、《文苑英华》卷二 百十三分别作刘孝绰《同武陵王看妓》、《武陵王殿下看妓》),萧长史,即萧介,《梁书 ·萧介传》:“大同二年,武陵王为扬州刺史,以介为府长史。”

标签:;  ;  ;  ;  ;  ;  

齐梁“失诗”的积淀考(二)_读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