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论文_王海鹏

河北省邱县中心医院

【摘 要】目的:对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挑选80例结肠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根治术,实验组患者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结果:实验组存活率100%,并发症几率为10%;对照组术后存活率为82.5%,并发症几率为2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短期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结肠癌;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35.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87-01

结肠癌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的发病率有较明显的涨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老年患者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免疫力下降,所以采取常规的手术治疗后预后效果均不十分理想。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是治疗结肠癌的一种新型、规范化的术式,目前已经逐渐成为结肠癌治疗的标准术式[1]。本次研究我们将针对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现将有关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中随机挑选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符合结肠癌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肠镜、彩超等影像学检查予以确诊,符合相关手术指征。排除合并肠梗阻的患者以及接受放射化疗的患者。将80例患者随机均匀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40例。实验组中包括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52-69岁之间,平均年龄(59.2±3.5)岁,25例为左半结肠癌,15例为右半结肠癌,5例肿瘤Dukes分期为0期,9例为1期,16例为2期,10例为3期。对照组中包括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51-72岁之间,平均年龄(58.7±3.3)岁,22例为左半结肠癌,18例为右半结肠癌,4例肿瘤Dukes分期为0期,10例为1期,17例为2期,9例为3期。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根治术,入院后积极治疗合并疾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首先将患者结肠切除,长度为距离肿瘤病灶超过10cm,常规清扫肠周、供血血管根部等区域淋巴结,术后应用适量抗生素,积极预防感染。

实验组患者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于患者脐下穿刺后建立气腹,较大体积肿瘤采取中间入路,在避免触碰肿瘤的情况下将脏层腹膜和壁层腹膜分离,暴露结肠供应血管,高位结扎后游离肠管,并清扫淋巴结。在患者左中下腹壁处作一切口,于腹腔内置入无菌袋,将肿瘤放入无菌袋内后拉出体外进行切除处理。切除完成后重建肠道并送回腹腔。采取侧方入路的患者将右结肠旁沟腹膜打开,分离腹膜并保持完整脏层筋膜。游离脏层筋膜后间隙至患者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十二指肠、胰头直至肠系膜上动脉[2],将营养血管的根部结扎后清扫淋巴结。常规缝合切口后对腹腔进行冲洗,放置引流管后将腹腔关闭。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淋巴结清扫情况、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存活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以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多于对照组,术后存活例数为40例,存活率100%,3例复发;对照组术后存活33例,存活率为82.5%,15例复发。

术后实验组2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1例肠梗阻,1例出现吻合口瘘,并发症几率为10%。对照组5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1例肠梗阻,2例出现吻合口瘘,2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几率为25%。

两组治疗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结果比较(x±s)

3讨论

结肠癌患者多同时伴随有肠梗阻症状,所以及时的治疗处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临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通过手术彻底清除肿瘤病灶,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减少复发,提升生活质量。

传统根治术在手术过程中对结肠系膜的分离会导致肿瘤细胞受到挤压而进一步扩散至周边组织,增加术后复发的风险。并且手术过程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大,出血量多,术后出现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几率也较高。本次对照组患者经传统根治术后,并发症几率达到了25%。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是临床治疗结肠癌的一种新型术式,此术式的一大特点在于术中沿肿瘤胚胎的发育层面结肠系膜进行分离,可以有效避免对结肠系膜的完整性造成破坏,避免因结肠系膜破损而致使癌细胞进一步扩散或转移[3]。手术过程中对于淋巴结的清扫情况对患者的预后将产生较大影响,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操作过程中充分暴露了血管根部,可以更加彻底地进行高位结扎[4],保证淋巴结清除效果。对脏层筋膜和壁层筋膜的锐性分离可以有效避免过多损伤筋膜组织,减少并发症情况的发生。

实验组患者采取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各项临床观察指标情况都较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术后并发症几率为10%,远低于对照组。说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短期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志冬,叶颖江,王杉等.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对比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19-23.

[2] 曾涛,李伟学,钟敏等.结肠癌分期对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应用价值和远期疗效[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4):628-631.

[3] 高志冬,叶颖江,杨晓东等.高龄结肠癌患者接受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可行性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0):1023-1026.

[4] 谢勇,王君辅,胡林等.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17(1):74-80.

论文作者:王海鹏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0

标签:;  ;  ;  ;  ;  ;  ;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论文_王海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