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 甘肃 定西市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标准越来越高, 建筑结构设计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质量, 所以要高度重视建筑结构设计。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 应该详细了解建筑的使用性质, 施工现场的地质构造、周边的环境等, 然后经过科学的分析计算出各个部分需要承受的荷载, 从而确定工程中需要使用的材料。如果结构设计中出现裂缝将会直接威胁到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工程质量, 所以要加强对结构性裂缝的控制。文章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然后提出了控制裂缝的措施, 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 裂缝; 控制; 对策;
1 裂缝的特征
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特征包括: (1) 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在产生的过程当中很大一部分是竖向产生的, 而且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尺寸符合工程墙体的实际高度, 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实际形状主要表现为中间相对较宽, 两端延伸部分逐渐变细甚至看不到; (2) 规模相对较大的结构裂缝, 实际宽度一般都小于0.3mm, 在众多结构裂缝当中只有少部分的裂缝宽度大于0.3mm; (3) 很大一部分的结构裂缝的位置都在建筑工程墙体的中间, 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结构裂缝会体现在墙体的边缘地区; (4) 在建筑工程拆除模板以后产生结构裂缝的概率比较大, 这就说明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产生与外界温度的变化有些非常密切的联系; (5) 经过时间的推移, 结构裂缝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向着数量逐渐变多的趋势发展, 但是工程结构裂缝的实际宽度在通常的情况下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这就说明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宽度的变化与混凝土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长短有一定的关系。
1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的成因
1.1钢筋和混凝土模板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内容, 也是结构设计中重要的工作内容。在结构设计阶段, 由于对混凝土的性能了解不透彻, 结构所需承受荷载计算失误, 所以在钢筋和混凝土模板施工环节, 出现混凝土没有凝固即发生沉降的现象, 随之产生塑性裂缝。此外, 有些施工人员违规操作, 对模板的捆扎不规范, 也是出现裂缝的原因之一。
1.2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阶段, 应该充分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有些设计人员对于当地的气候条件没有详细的了解, 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 由于周围的环境突然变化, 出现炎热高温、大风大雨等气候, 严重影响到混凝土中水分的含量, 从而导致建筑物表面出现塑性收缩裂缝, 这是结构设计的失误。
1.3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要素, 在结构设计中, 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建筑结构中各个部件要求的强度、压力荷载以及抗渗功能等, 根据实际所需, 对原材料的规格、型号、等级等进行标注, 满足结构设计的需求。如果原材料的质量没有达到规范的标准要求, 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 有些施工单位没有从大局考虑, 为了获取私利, 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 质量检验不合格。所以在施工中, 由于原材料的质量不合格, 各项性能指标无法满足标准要求, 出现裂缝在所难免, 严重的情况下, 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阶段, 设计人员需要深入第一施工现场, 获取第一手的资料, 才能够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而有些设计人员没有认识到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所以并没有进行实地调研勘察, 只是利用听说的资料或者套用其他结构设计方案, 完全没有考虑到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 由于施工材料的性能以及等级不符合规范标准、工艺方法无法顺利实施、技能水平不高等因素, 结构中出现裂缝, 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质量。
2建筑物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措施
2.1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选材程序原材料的质量比较容易控制, 但也是出现问题可能性比例最高的一个环节。近年来, 由于结构设计中对原材料的要求不明确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实例数不胜数, 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 对于原材料性能的要求不高, 更愿意选择价格低廉的材料, 所以出现质量问题。因此, 需要注意的是, 设计阶段必须明确材料的搭配性及材料规格品种, 在施工中进行材料选择的时候, 要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材料的选择, 而且选择质量高、信誉好的厂家进行合作, 在审核的时候, 严格执行相关程序进行, 通过材料质量的把关, 来降低整个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整个工程节约资源。
2.2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
结构设计中必须明确说明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及浇筑方法、注意事项, 将裂缝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浇筑施工过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属于工艺比较繁琐的一个过程, 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也比较多, 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要求也比较高, 因此, 在施工的时候施工单位需要重点加强施工人员技术方面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在混凝土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 可以先对混凝土相对较薄地方进行振捣施工, 但是由于在进行混凝土分层浇筑施工的过程当中, 应该有效控制每一层的厚度, 绝大多数情况下, 分层浇筑的混凝土厚度不能超过50cm, 原因是这个厚度太小, 只有这样内部的温度就会非常快散发掉, 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证每一层的温度都相对均匀。
2.3做好混凝土浇筑的养护工作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 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问题, 就是混凝土的养护问题。通常情况下, 设计图纸中都规定混凝土的保养时间, 对于混凝土养护的最佳时间为:在混凝土浇筑结束的12h以内对混凝土采取保湿、保温措施, 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是固定的, 具体时间需要根据材料的不同和周边条件来进行, 养护的整个过程当中需要确保混凝土的温度以及湿度, 并且需要定期的进行测量, 并做好记录, 用薄膜纸进行覆盖, 能够保证混凝土的湿度, 使得混凝土保持一定的水分, 这也能够防止裂缝的形成。
2.4提高建筑设计和施工人员整体技术
对于整个建筑工程而言, 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必须在设计图纸时, 明确施工过程及流程的注意事项及图解, 为建筑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前提条件。建筑的施工方案是人为决定的, 因此, 这就涉及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与工程建筑质量是相互影响的,。此外, 建筑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 一定要定期对建筑施工人员进行考核与沟通, 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 及时了解他们的问题与想法, 这样才能提高整个施工队伍的效能。
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工作, 在结构设计阶段, 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 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状况, 合理确定建筑的结构类型, 各部所需承受的压力荷载, 建筑材料的等级规范等, 确保建筑工程中各部分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裂缝是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所以只有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 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才能够避免裂缝的出现, 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洪亮, 李俊.谈如何控制混凝土的裂缝[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05) .
[2]董春玲, 李兴凯.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11) .
[3]李广和.论现浇混凝土施工裂隙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 8.
论文作者:司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结构论文; 原材料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