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内机动车辆检修中的安全事故分析论文_刘晓军

刘晓军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镇江分院 江苏镇江 212300

摘要: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生产效率要求高。场内机动车辆在实际生产与运行中所占有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随着场内机动车辆数量的增加以及任务量的提升,其实际生产工程当中产生的安全事故也随之提升。那么对于场内机动车辆检修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实现场内车辆检修工作,本人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经验,将场内机动车车辆检测中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与总结。同时进一步依据本人经验提出了加强措施。

关键词:机动车辆;场内车辆;检修;事故分析

引言:

场内机动车辆是指在实际工厂生产以及建筑单位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车辆,该类车辆替代人工实现搬运、抬举、翻转等工作。由于时代快速发展导致对生产效率的要求愈来愈高,所以场内机动车的数量以及使用频次大幅提升。但随着使用频次的提升以及场内机动车驾驶安全管理工作较少等问题,使得造成的安全事故大幅增加。进而根据现有安全事故分析事故类型同时提出改进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作者实际检修工作经验,针对场内机动车辆检修中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旨在增加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一、场内机动车辆检修的基本特性

(一)工况差异

在实际生产施工当中,场内机动车辆的工作环境复杂。由于实际施工的地区差异导致的气候差异等,使得机动车实际运行中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为了使得场内机动车辆可以在所有可控工况下进行工作,就要求车辆的检修工作更加认真。同时在遇到需要更换对应的产品的情况时,需要选择符合满足国家标准所规定的质量要求以及性能要求,进一步满足复杂工况下的场内机动车辆更好的实用性。

(二)配套设备复杂

实际生产当中,不同的工序对场内机动车辆有不同的生产要求。由于实际生产中需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所以就需要大部分的机动车辆底盘更换不同种类的设备以满足施工的实际要求。如图1所示,表示了单斗挖掘机的结构简图。不同施工状态需要调整不同的前端设备,前端设备如图1中序号5所示。故需要检修人员在检修中对每个设备都仔细进行现场安全检验以保证安全性。

图1 单斗挖掘机结构图

二、导致安全事故的原因

由于实际场内机动车辆运行负荷大,场内机动车辆的运行安全常备忽略。所以无形之中增加了实际运行中的事故发生概率,因此提升场内机动车辆的安全性工作异常重要同时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故需要针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场内机动车辆的技术状态不确定

针对国内实际生产以及施工中使用的厂内机动车辆调查研究与实际分析,现阶段的车辆使用过程中由于检修人员缺乏以及检修经验的缺乏,使得车辆保养与适时维修不及时。未定期检修的车辆与存在问题的设备继续投入运行,随着工作时长的提升,问题就会暴露。由于检修的不及时甚至会导致大范围的故障产生,进而出现安全事故[1]。

(二)工况环境恶劣

实际运行中运行环境基本为施工作业地,由于工作环境差导致机动车辆不能安全、稳定运行。特别是大部分北方施工工地,冬季工作中时常存在路面湿滑以及霜冻情况,同时施工工地道路蜿蜒、杂物堆砌,使得实际车辆运行的运行难度大大提升。

(三)车辆驾驶人员的技能水平

场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未经过系统的安全驾驶学习,同时部分驾驶员缺乏必要的技术能力,导致场内机动车辆的运行安全性大幅提升。在实际的机动车驾驶中,驾驶员对于施工工地复杂道路的预判偏差也是导致实际运行中出现状况的原因。

三、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

根据对场内机动车辆产生事故原因的分析和总结,发现现存的事故原因多为以上三种情况导致。故根据上述原因,提出了几种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如下所示。

(一)强化人员培训

现有场内机动车驾驶人员水平层次不齐,甚至存在无证上岗的情况。为了改进上述情况,有关单位应该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场内机动车驾驶人员要求的法律。所有驾驶员均需通过国家许可的专业机构的专业技术训练,同时考试合格满足要求并获得质监部门颁发的作业许可证书[2]。此外,单位内部应该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更加重视,定期的组织相关驾驶人员结合相关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教育。使得驾驶员在精神上重视起安全工作,避免疲劳驾驶、车辆超载等情况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单位应当适当的培训驾驶员相关的维修常识,使得机动车辆在路途中偶遇事故时驾驶员可以快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可以在检修人员不在场的情况下及时发现问题。

(二)提升运行环境

在生产区域内,区域内的安全通道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机动车辆的运行提供足够的拐弯半径以及为周边工人预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在实际车辆运行当中,单位应统一安排安全员负责与各机动车驾驶员交流。当施工现场发生突发情况或在驾驶员视觉盲区内发生事故时,安全员需第一时间与驾驶员沟通、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施工单位内,应当在事故多发点、施工现场外设置明显提示使驾驶员保持警惕。同时场内应当做好路面平整工作,禁止乱丢杂物,为机动车辆的驾驶提供好的运行环境。

(三)重视检修与保养

场内机动车辆进场运行工作前,单位应统一组织检修单位对所有车辆进行统一检查。只有当车辆符合安全运行标准同时满足国家相关组织的安全检验才可以进入工作。场内所有车辆应当定期组织检修,确保车辆在最好工况下工作。真正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同时单位应当重视维修人员的维修技能培训,从根本上提升检修与保养工作的水平与人员能力。

四、结束语

本文就场内机动车辆检修中的基本特性出发结合作者自身工作经验,分析了导致现有安全事故频发的三点原因。同时以及上述原因提出了三种改进措施。所以在实际的机动车辆运行当中,应当注重驾驶人员的培养使得人员技术过硬同时时刻有安全意识,对于所在单位应当提升车辆运行环境同时设置安全员对车辆运行提供必要保证,对于场内维修人员应当在重视检查维修的同时提升自身检修能力。进而保证车辆安全运行,减少事故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沈骏祥,镇杨. 场内机动车辆现场检验安全的探讨[J]. 时代汽车,2019(6).

[2]尉文峰,陈卫,宋梁君. 场内机动车辆综合安全评估方法的研究[J].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9,35(5).

论文作者:刘晓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7

标签:;  ;  ;  ;  ;  ;  ;  ;  

场内机动车辆检修中的安全事故分析论文_刘晓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