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失代偿期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论文_翁优娟

解放军第113医院感染肝病科 浙江宁波 315040

【摘 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于我院的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例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肝硬化失代偿期观察对象干预后各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肝硬化失代偿期观察对象干预后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入选者,而其负性情绪阳性率以及并发症恶化比例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例施以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的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全程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该类病例的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降低其负性情绪阳性率和并发症恶化可能性。

【关键词】护理;健康教育;肝硬化失代偿期

引言

肝硬化的显著临床特点是病程漫长且迁延难愈、无特异性有效治疗方案,患者全身多系统受到损伤,预后极差且治疗所造成的经济与照护负担沉重,存在着严重的知识缺乏、负性情绪以及并发症恶化风险,本研究尝试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的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全程健康教育,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于我院的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例90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数量分别为27例和18例,平均年龄49.32±14.55岁;试验组男女患者数量分别为26例和19例,平均年龄48.97±15.22岁。两组入选者的一般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规护理服务,即由施护者遵照医嘱和护理常规为护理对象提供相关服务。

1.2.2试验组接受肝硬化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全程健康教育,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2.1心理护理。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受长期病痛折磨、康复无望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负性心理。我们在对患者负性情绪压力源进行准确识别的基础上,以真诚、尊重、支持的态度,采用积极应用社会支持力量,邀请康复效果较好者现身说法,共情基础上的情绪疏导,积极心理暗示疗法,正性强化法等多种心理护理与情绪管理方式帮助患者获得良好情感支持,科学有效地进行情绪自我管理,进而重建归属感与对抗疾病之信心[1]。

1.2.2.2针对性并发症护理服务。科学精准地评估护理对象的现存并发症类型及程度,积极施以针对性护理处置。①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提供良好休养环境保证患者处于高质量的绝对卧床休息状态,做好给氧、饮食控制、排泄和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为目标的给药护理服务,重点实施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护理[2]。②肝硬化腹水护理措施:为患者科学高效地实施定时体位更换护理并保证床单位设施符合压疮预防标准,以便有效预防压疮;配合医师实施腹腔穿刺、腹水引流的相关护理工作,严防后续感染加重病情[3]。③肝性脑病护理措施:对肝性脑病的特异性临床表现施以严密的护理监测,及时提供保护性安全措施,防止意外伤害事件的出现。

1.2.2.3全程健康教育。①入院时:给予环境、设备设施、技术水平、人员、相关制度等方面的介绍,同时进行健康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的评估。②住院时:简要的疾病发生、发展知识、检查化验的实施目的及注意事项、治疗配合方法、正确用药及用药后自我观察方法、科学饮食营养方法、体重腹围测量方法、并发症自我观察及防护知识等[4]。③出院时:出院前一日行全面出院指导教育,主要为家庭自我护理知识,出院当日再次重复教育内容,并向患者发放纸质出院教育卡片,详细罗列各自我护理知识点,并注明医患联系方式。

1.3评价指标[5]

采用自制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并发症评估量表对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后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负性情绪阳性率以及并发症恶化比例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 S P S S 1 7.0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两组病例间相关指标的比较均采用X2检验,以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入选对象,而其负性情绪阳性率以及并发症恶化比例则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对象,(p﹤0.05)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观察对象干预后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其负性情绪阳性率以及并发症恶化比例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入选者。自我护理知识缺乏、负性心理状态以及并发症侵袭等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急需解决的主要护理问题,而常规护理并未将上述护理问题纳入重点干预视野,导致护理效果欠佳。本研究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健康知识需求出发,给予入院期-住院期-出院期全程健康知识宣教,同时重视对该类患者的负性情绪管理和并发症控制,护理干预范围全面而具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科学而有效,故而获得了积极的干预效果。本研究提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例施以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的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全程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该类病例的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降低其负性情绪阳性率和并发症恶化可能性。

参考文献:

[1]何侯锐,刘成国,朱苏阳,侯晓婷.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杂志,2010,21(1):33-35.

[2]何侯锐,刘成国,朱苏阳.综合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的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1,21(1):133-135.

[3]孙倩,周秋伟,杨红秀.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9(29):137-140.

[4]李新德,陈岳兵,许力为.优质护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26(5):321-322

[5]夏红玉.肝硬化失代偿期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0):107-108.

作者简介:

翁优娟(1978-),女,宁波,主管护士(本科),感染肝病,解放军第113医院感染肝病科。

论文作者:翁优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0

标签:;  ;  ;  ;  ;  ;  ;  ;  

肝硬化失代偿期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论文_翁优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