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对策_再生资源论文

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对策_再生资源论文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的现状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废弃物论文,对策论文,资源综合利用论文,现状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经济发展和资源短缺的矛盾,如何有效地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水平,防止环境污染,改进生态环境,保护我国有限的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促进社会和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非常大的事业。据专家测算,按目前的技术水平,每利用1t废钢铁可炼好钢850kg,节约铁矿石3t和标准煤1t,减少“三废”污染76~97%, 降低生产成本200元/t;每利用1t废杂铜可提炼电解铜850kg,节约铜矿石150t和电260度, 降低生产成本60 %; 每利用1t 废铝, 可炼再生铝900kg,节约铝土矿4t,纯碱800kg、电极600kg和电1.5万度,减少空气污染95%和水污染97%,降低生产成本35%;每利用1t废纸可生产好纸800kg,相当于节约烧碱300~450kg、木材4m[3],电512度和水250t,减少“三废”污染约75%,降低生产成本300元/t。

本世纪50年代以来,迫于资源短缺和环境治理的压力,世界上工业化国家为了摆脱困境,都把资源开发重点转移到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上来。70年代后,能源与资源危机的出现,对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进一步促进了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工业化发达国家已将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视为“开发第二矿藏”或称之为“第二次物料革命”,且陆续制订相关法规,运用法律的强制手段,规范人们对资源的开发、节省、回收与利用。美国国会于1976年通过了《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并对具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进行了立法;1989年美国法律还规定,对每一种主要纸产品都要求最小的废纸配比量,如果厂家不执行,则增收10%的附加税,法律还规定政府机关每年必须购置400万t含废纸的办公用纸。日本在1900年即制定了《污物处理法》,其中除居民垃圾和商店、机关、学校的生活垃圾由政府环卫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分类回收外,还对19种工业废弃物作了法律规定;不久前,日本又开始实施了一项促进再生资源利用的法律,即循环利用法,首次明确了企业对废弃物的责任,该法要求企业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积极解决废弃物的处理与循环利用;1990年日本宣布每年的10月20日为“全国再生节”。法国于1976年颁布法令将企业进行分类,这些企业必须按照规定担负起保护环境和废弃物加工、处置的任务。欧洲共同体将再生资源利用列入FAST规划中,并把废弃物资源化作为当代的重要课题。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所回收的再生原料使用量已接近或超过原生产资源的采掘生产量。 美国回收利用一般固体废弃物 5000万t,市政固体废弃物4200多万t,其中铝质饮料罐的回收率超过90%,密执安州的铝制品回收率超过了96%;日本废塑料回收率已达50%,再生铝回收比例已为原生铝的3.2倍,工业固体废弃物由1973年的16 %上升到了1979年的55%,1980年比1973年增长了3.4倍。1990 年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有色金属的年产量中,再生铜占52.26 %、 再生铝占26.96%、再生铅占50.02%、再生锌占29.52%。巴西、 意大利等国每年所消耗的贵金属几乎全部来自再生。

此外,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不仅节省大量投资,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而且能显著地改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中国的自然资源由于人口众多,从人均占有量来看,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是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进入下个世纪后, 我国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不容乐观,矿山分布和采掘已由浅、富、易、近逐步演变为深、贫、难、远,采掘环境差异悬殊,地区分布很不协调,供需形势相当严峻。另一方面,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有用废旧物资得不到合理的回收和利用,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我国绝大部分的矿床伴生多种有用成分,而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的矿床只有2%,采主弃副、采副弃主的现象很普遍,废弃的伴生矿的价值往往高于主矿几倍乃至十几倍。煤炭资源回收率统配煤矿仅为60%,小煤窑还不到20%。能源的利用率仅为30%,而且大多是一次利用。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渣近7亿t,综合利用率只略高于40%,大量的宝贵资源被废弃或堆积。目前,我国仅工业固体废弃物累计堆积就达70亿t,占地6.7万多ha。据统计,每年有价值上百亿元的废旧物资未能再生利用。加快能源与原材料工业的发展,节约能源与原材料,物尽其用,提高再生资源与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开源与节流并重,近期节流居于优先地位。

(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存在的问题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环节,具有广阔的前景。近几年来,我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2年仅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值就达120亿元,实现利润28.2亿元, 再生资源与废弃物回收价值将近300亿元,比1988年增长了一倍。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达2.46亿t,综合利用率达到了39.6%;全国再生资源废弃物回收总值为290亿元。 冶金行业每年回收废铁250万t,相当于一座中型铁矿山的能力;有色金属行业利用冶炼烟气生产硫酸,其产量达全国硫酸总产量的12%;造纸行业每年回收废纸达300多万吨,约占年纸张投放量的35%, 节约木材约1200万m[3]。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1.管理体制不顺,科研力量分散。我国现行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的,科研单位隶属于不同的行政系统和工业部门,独立性很强,难于统一与协调,致使研究力量分散,科研课题重复,研究、开发与生产脱节。

2.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出现了“产品高价、原料低价、资源无价”的现象,废弃物资源更是没有价值。科研经费少,科研人员奇缺,研究成果不被重视,压抑了科研人员从事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工作的积极性。

3.我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工作起步较晚,技术水平不高,研究开发强度不足,如预处理技术水平低,仍停留在人工分选阶段;加工与再生工艺技术落后,只相当于先进国家60年代水平;综合配套技术极少,难于整体综合利用;开发大多是低层次的产品,可供应用的高新技术不多。此外,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废弃物资源化水平不高。目前,我国每单位GNP的矿物原料消耗不仅比发达国家高2至4倍, 而且还高于巴西和印度; 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5~34%。大量的废旧物资未得到回收利用,每年约有300万t废钢铁、600万t废纸未回收利用,废橡胶回收率也仅为31%。

4.没有形成较完整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体系,产业化水平低。一方面由于整个工业技术水平不高,影响了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据统计,目前我国工矿企业的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达到国际70、80年代水平的仅有10%左右;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不需要先进的技术装备。目前,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没有成套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的技术。

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的机遇

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在面临严峻形势和大量问题的同时,也存在着良好的机遇。

1.《中国21世纪议程》及其优先项目计划的推出,对加快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工作产生积极作用,《中国21世纪议程》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将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和解决我国环境、资源等社会、 经济发展问题有机地统一起来。 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为开展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和机遇。

2.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能够采用新的机制加快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尽快通过转换机制,建立新的与其相适应的社会支持系统,这使长期以来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包办所不能很好解决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问题,有可能通过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加以解决。

3.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科技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要求,围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科技产业,将作为今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加快发展的重点产业。

4.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可以有效地借鉴国外的技术与经验,快速发展。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领域,随着我们的技术、管理与国际接轨,既可吸取工业化国家发展过程中的教训,也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最新成就,形成自己特有的优势,实现跳跃式发展。

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的对策

我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水平比工业化发达国家低,经济效益不理想,主要原因在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有技术上的突破,才能进一步拓宽开发利用的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的广度和深度都将有很大提高。

(一)加强管理和立法工作,把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遵循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从实际出发,贯彻《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精神,配合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的制定,积极协调各部门力量,加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制度和措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体系,保障国家有关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发展战略及其基本经济技术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

(二)创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

应进一步加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和成果推广,尤其要加强废弃物资源化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的科学理论体系。应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政策的新思路,如采用科研基金制、资金有偿使用、科技贷款及企业出资立项等方法,支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研究,要建立再生资源与废弃物科技信息数据库和信息交流网络,组织力量做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关键技术攻关,并尽快使其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意识

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培养专门人才,壮大科技力量,建设一支适应我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工作的科技队伍。可考虑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置学科、建立专业,有计划地培养专门人才。抓好各级培训,对在职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岗位技术的继续教育。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资源忧患意识和综合利用意识。

(四)抓住机遇,转换机制,促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产业的发展

应用市场机制,有重点地推广适用的先进技术,大力促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企业的发展。设立示范项目,推广大宗废弃物的适用技术,如废杂有色金属利用技术,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等,积极发展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发展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需要有较大的资金投入,我们应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进行资金筹集,同时,要根据我国国情,争取国际社会和金融机构的资助,内引外联,推动我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李鹏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所有的地方、部门和企业,都要把原材料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当作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在我国追求可持续发展及工业化的进程中,及时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我国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积极研究开发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无论从现实的经济稳步增长还是长期的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将有利于妥善解决资源日益短缺和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快各种材料和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推动产品结构调整,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危机、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等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

90年代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改革开放和经济建立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抓住时机,加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工作,建立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

收稿日期:1995-05-05

标签:;  ;  

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对策_再生资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