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卡托普利导致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措施论文_彭光伟

探讨卡托普利导致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措施论文_彭光伟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人民医院 425300

摘要:目的 分析卡托普利导致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进一步制定并落实相关预防措施。方法 将72例因卡托普利导致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其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并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进而对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1)不良反应类型:低血压36例、窦性心动过速18例、窦性心动过缓8例、下壁心肌梗死4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血压升高2例。(2)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使用卡托普利0.5h内出现不良反应者24例、0.5h至1h出现不良反应者39例、>1h出现不良反应者9例。(3)处理效果:21例住院进行观察、治疗,进而心电图水平、血压水平均恢复正常,复查无异后出院;51例采取停止使用卡托普利药物或减少卡托普利药物剂量后,心电图水平、血压水平均恢复正常。结论 在使用卡托普利药物期间,需明确适应症,控制药物剂量;若有不良反应状况发生,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以此使患者身心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关键词:卡托普利;心血管;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卡托普利是一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针对高血压患者使用卡托普利能够起到降压的效果,进而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1]。但与此同时,卡托普利的使用也会导致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从而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胁。本次重点探讨了卡托普利导致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的72例因卡托普利导致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的患者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我院,所有患者均自愿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42例、女30例;最小年龄者45岁、最大年龄者83岁,年龄均值(64.8±2.3)岁;高血压类型:原发性61例、继发性11例;病程分布在6个月到4年,平均病程(2.4±0.2)年。

1.2用药情况分析

抽取患者临床资料,显示本次全部患者在就诊前1个星期内没有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以及其他降压类药物。在就诊期间,卡托普利的用药情况为:①初始剂量25毫克,3次/d,共有56例(77.78%);②初始剂量25毫克,2次/d,共有10例(13.89%);③初始剂量25毫克,1次/d(早晨服用),共有6例(8.33%)。在使用卡托普利药物之前,进行了血清检查、以及电解质监测,显示均为正常;经胸片检查,发现有38例左室增大,所占比重为52.78%;经心电图检查,发现有21例存在心肌缺血症状,比重为29.17%;另外有34例显示存在左室高电压,所占比重为47.2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不良反应类型分析

本次入选的72例因卡托普利导致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类型包括:低血压36例(50.00%)、窦性心动过速18例(25.00%)、窦性心动过缓8例(11.11%)、下壁心肌梗死4例(5.56%)、I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5.56%)、血压升高2例(2.78%)。

2.2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分析

经研究显示,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的时间主要分布:使用卡托普利0.5h内出现不良反应者24例(33.33%)、0.5h至1h出现不良反应者39例(54.17%)、>1h出现不良反应者9例(12.50%)。

2.3处理结果

本次入选的72例因卡托普利导致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的患者,其中有21例住院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治疗,进而心电图水平、血压水平均恢复正常,复查无异常状况后出院;另外51例采取停止使用卡托普利药物,或者减少卡托普利药物的剂量,之后患者心电图水平、血压水平均恢复至正常值。

3.讨论

3.1卡托普利药物作用分析

临床中,针对高血压患者,通常会采取卡托普利药物进行治疗。该药物在降压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够使心室重塑得到有效防范,从而使心室扩张得到有效控制[2]。并且,在缓激肽的内皮保护作用以及激活内源性纤溶系统作用下,使梗死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由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够使血管收缩得到有效抑制,进而使醛固酮的分泌量得到下降,同时抑制激肽可以使激肽降解灭活受到阻碍,在血管呈现扩张状况,肾血流量增多的情况下,便会导致给药后三小时内引发低血压状况。整体而言,卡托普利用于高血压患者治疗中,能够起到降压的效果,进而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但同时卡托普利也会导致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进而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为此,针对其潜在不良反应采取有效处理措施非常关键。

3.2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探究

相关研究显示,使用卡托普利药物会出现一些基本不良反应,包括血管性水肿、皮肤过敏以及干咳等等[3]。除此之外,还会引发心血管方面的一些不良反应。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知,主要在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下壁心肌梗死、I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血压升高。其中,低血压最为常见。为此,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需避免血压骤降,这是因为一旦发现血压骤降状况,容易倒置患者心肌供血不充分,在患者肾血流量降低的情况下,便容易致使患者引发梗死。除此之外,本人认为还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使用卡托普利药物之前,需明确适应症[4];(2),起始剂量需从小剂量开始,每天给药次数从1次开始;(3)尽最大限度避免和别的药物混合使用,例如钙通道阻滞剂以及利尿剂等;(4)若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需及时停止用药,相关临床医生需认真、负责地查找原因,并采取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采取血压监测以及心电图检查措施,针对患者具体的不良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从而使不良反应得到有效控制,进而为患者身心健康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邓丽娟.卡托普利心血管不良反应50例分析[J].中国医刊,2011,46(02):58.

[2]任丹灵.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防治[J].中国医学创新,2010,07(30):190-192.

[3]詹苗苗.简述卡托普利心血管临床不良反应[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0):1155.

[4]胡雪松.卡托普利联合普伐他汀对AMI患者CRP、FIB等指标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3):125-127.

论文作者:彭光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  ;  ;  ;  ;  ;  ;  ;  

探讨卡托普利导致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措施论文_彭光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