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爱读书论文_孙艳平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爱读书论文_孙艳平

孙艳平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朝阳中心小学 13800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至2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3至4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5至6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可见,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为此,我们更需要重视学生阅读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爱读书。书香奠基人生,阅读成就未来。纵观古今中外著名学者,无一不是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知识从哪里获得?从书中获得。所以培养学生多读书并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我认为一名不喜欢阅读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一名不引领学生读书的老师不是合格老师。当今学生在闲暇之余不是玩手机就是沉迷于网络游戏,能静心读书的寥寥无几。一位学生说:“大家都喜欢网上的东西,名著离我们太远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有责任引导学生去读书,读经典,读名著,做一位精神文化的引领者。

让学生爱读书,这是必需的,教师责无旁贷。那么,如何让学生爱读书呢?

一、给学生讲故事,激发兴趣

刚升级时,学生不喜欢读书,尤其作为低年级的学生,受多种条件的影响,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不喜欢读书,也没有兴趣读书。对此,我们可以从故事入手,每天在课前讲一个故事,激发学生兴趣。那些具有童真童趣、富含哲理的寓言、童话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我每次讲的时候,学生都是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听,连最调皮的学生也是听得津津有味。我讲高尔基的《童年》,讲李白遭人诽谤却仍然意气风发,讲《聊斋志异》和蒲松龄的身世遭遇……故事就像一块块魔方,有着神奇的魔力,吸引着他们,引着他们去读书。学生听上瘾了,就急不可待地找书看。我在班级开辟了小小图书角,并经常从学校的图书室借阅图书,鼓励学生利用中午到校时间和课余时间借阅书报,并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这样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让他们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二、领学生赏美文,让学生爱上阅读

阅读课和自习课上,我经常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美文读,尤其是那些短小而精悍的文学作品,颇受学生欢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峻青的《秋赋》等等,学生在散文的馥郁芬芳中领略了山水神韵,也体味到了作者的博大情怀。我们在阅读时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会读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读书的方法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小学生背诵的80首古诗词、名人名言之类可用精读,童话故事一类可用略读,可浏览一些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可以让学生把一篇刚拿到手的文章读三遍:仔细的读一遍全文,圈一圈生字,标出自然段。第二遍可以快速地浏览全文。到了第三遍可以让学生先把要完成的题目读一读,带着问题读。这样能进行有目的的阅读。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到课外,由课内延伸课外阅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姑娘》后,我向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选》;结合《草船借箭》的教学,我向学生出示《三国演义》(儿童版)介绍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并推荐学生阅读《三十六计》。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被推动,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书中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促进阅读

名著,尤其是长篇名著,主旨深奥,时代背景深远,学生对此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不愿读。而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名著又是中外文化的精髓,必须读,让学生阅读经典非常必要。对此,我经常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演讲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去读名著、读经典。如我开展了“读《三国》,论英雄”、“我最喜欢的《西游记》人物”等活动,让学生写演讲稿,谈观点评是非。如果不读书没法写,这就促使他们去读。在读之前,我还把作者的政治背景、生平经历、遭遇等有关材料印发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寓读于写,读写结合。学生在挥毫之间,细细品味文学之美,往往是一本书读下来,几千字的读书心得也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四、和学生一起读书

为了让学生们爱上读书,我自己课余时间也要阅读,提升自己的素质;早读或自习时,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每天抄写一首学生们没有学过的古诗和名言警句。早读课上学生读我也读,我读给学生们听,学生们读给我听,这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在教学中更要率先垂范,与学生一起背经典,共读一本书。我读到了一本好书,就积极推荐给学生。我喜欢的书,学生大多数都愿读。我还在班报上开设了“读名著,谈收获”讨论栏目,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心得,学生畅所欲言。在我的影响感召下,借书、还书,学生如饥似渴地以惊人的速度狂读。《红岩》、《红日》、《青春之歌》、《苦菜花》、《迎春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页页在指间滑过,一个个人物在脑海翻腾,学生的心翱翔在“文山”、“书海”中,读书的数量一天天增多,读书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浓浓书香浸润着学生纯洁的心灵……在我的努力和指导下,学生读书已成为习惯,书已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灯塔,给迷茫的孩子指点迷津,给受挫的孩子开启一扇希望之窗,激励他们扬起前进的风帆……

论文作者:孙艳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1月总第2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30

标签:;  ;  ;  ;  ;  ;  ;  ;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爱读书论文_孙艳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