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论文_王继发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论文_王继发

福建省安溪铭选中学 王继发 362400

摘要:在新课改下,要求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数学抽象能力是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与其它学科思维不同,高中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抽象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就高中数学的含义进行简要阐述,对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改变现状提高高中生数学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抽象能力;培养策略

我国数学教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数学知识教学”发展至今的“数学素养教学”其实就是要求学生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使学生充分的掌握数学核心素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立德树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也进行培养。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中,以数学抽象为首,它是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性思维的前提,贯穿了数学基本思想。因此,在2016的数学全国考试大纲中把数学抽象能力列为了高考能力要求之一

一、数学抽象的含义

数学抽象其实就是创造性活动。数学抽象是指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探索,抛开数学的外在因素,抽象其数学对象的本质与内在的东西,然后再从数量关系与空间关系上对数学对象的规律和本质进行揭示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提炼,从而发现本质规律,再对其进行总结性概括,同时应用在新的数学问题中。培养高中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有助于学生解答抽象数学问题,进而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1】。

二、课堂数学中数学抽象能力培养的探索

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在高中数学的实践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精心设计素材,强化学生解题训练

对高中生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中,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高中数学这门学科的真正含义,数学能力的提升很大一部分依据学生进行“题海战术”,对大量的训练题目进行拓展、巩固,而这里所提高的强化学生解题上的训练,并不是指学生进行机械化的重复解题,而是对学生进行不同方面的补充与添加,完善高中生的数学思维体系,这个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有着重大的积极作用。对以往一成不变的解题训练模式进行革新,同时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解题方向进行有效更改,在旧的例题中通过这种方法获得一个新题目【2】。

例如:在三维思维中对三角函数与空间角进行计算,其中的环节就要求学生计算出直线与平面的角度大小,例题中虽然会提供部分数学计算的定理公式,但是对于学生进行三维空间中的抽象问题解答仍然存在着巨大挑战。很大的原因还是学生对于这种问题的解答经验不足,如果叫他进行三角函数后者是角的计算,他们或许能根据公式计算出来,但是两者掺杂在一起,让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更不上节奏。而教师可以对素材进行设计,在学生做过的例题上进行改动,然后叫学生进行解答。例如;求解 的正弦值与余弦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先引导学生利用图形的方式进行解答.先在角 的临界点取任意一点M(1,Y),得知直角三角形OAM中的OA=1,由此则可以计算出线AM的具体长度,点M的具体坐标也获得,再求取角 的正弦值与余弦值.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得以锤炼。

(二)进行归纳提炼,培养学生独立探索

高中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时要养成独立探索的习惯,主动尝试对问题进行构建数学模型.同时教师在学生进行独立探索的途中给以一定的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学生知识进行探究性解题。在这种自主探索解答中,解题的方法、方式是虚拟化的.并加上教师对题型的提炼,所以这种指导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3】。

例如,在高中数学必修二《空间中的平行关系》这课中,学生对其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有关的定理概念.比如:证明空间中的一个平面M是否与直线AP成平行关系。依据数学定理我们只需在平面M内找到任意一条直线能与这条已知直线AP是平行关系即可。接下来的解题环节交还给学生独自完成,学生只需在平面M内找到需要的其中一条直线就能完成这个证明题。学生在找寻直线的过程中需要构建一个空间几何模型,把脑海中的虚拟空间事物与现实问题进行结合,再画出具体的示意图进行最后的证明。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复杂的抽象问题时,比如最能考验学生抽象能力的证明题,提炼出以往学习过的定理和例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需要解答的抽象性题目,最后让学生进行对题目的独立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4】。

(三)抽象概念转化具体,实施有效变式

高中的数学知识基本都是依据数学概念,比如,公式、定理等。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并把这作为学习数学的首要环节。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易懂的参照物,这样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概念能够更好的加以掌握,从而在学生的脑海中加深认识印象。

例如,学生在学习空高中数学必修二中的《共面直线与异面直线》中,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共面直线”与“异面直线”各自的定义,就共面直线而言是空间中几条任意直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而异面直线是指在不同的平面内,两条或多条直线既不相交也不平行.学生在分析概念的同时要在自己的脑海中有个虚拟空间进行思考,同时在平面纸上画出。例如:点A(4,-1)与点O(0,0)到直线NX+N2Y+6=0的距离均相等.则M的可取值有几个。答案是3个。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在数轴上画出点O与点A两点,再把两点分别代入到直线中,从而得出两个等式,再进行计算,M的取值从而得出3个。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实践验证,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例题上对新的抽象知识进行自主探索.把脑海中抽象的事物或公式转化为具体可观的,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提高数学抽象能力,养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先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实践初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9):39-41.

[2]方厚良.谈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抽象与培养[J].中学数学, 2016(13):35-37.

[3]佚名.高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高考, 2019(5):235-235.

论文作者:王继发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论文_王继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