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对策论文_许海洋

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对策论文_许海洋

摘要:电力网电能损失中,线损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衡量参数,不仅是对电力技术型指标的有效评价,还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配电网线损率表现出企业规划设计的合理性,显示了生产技术的进步特点,决定了运营管理能力的强弱。传输电能过程中会出现功率损耗,且任何元件都不能防止出现功率损耗。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合理手段降低线损。

关键词:配电网;线损;降损

线损是指配电网在输送电力的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对于那些输电过程中损耗浪费的电力来说,不仅减少了供应的电能,降低了输电效率,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这是得不偿失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为了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的电力需求,这都迫使我们必须做出改变。供电企业一方面要提高供电量,另一方面还要提高供电的效率。要不断地完善设备,不断地监测和调查,正确使用现代化技术,最大发挥设备的功能。

1线损构成

配电网线损包括3个部分。结合损失与负荷之间存在的变化关系,可以划分配电网线损为固定损失、可变损失与其他损失。当负荷发生变化时,保持线路固定损失不发生改变。具体由外部施加电压的干扰,把电压施加到设备时,配电设备电能消耗严重并出现损失。外部施加电压一定程度影响变压器与调压器等设备和绝缘子损失,可以认为是固定损失。此外,还包括与设备有关的介质与线圈造成的损失。可变损失明显不同于固定损失,负荷变化相应也会改变可变损失。改变负荷电流的过程中,相应可变损失发生变化,配电网电流平方与可变损失成正比关系。随着电流不断增大,线损也相应增加,具体包括变压器中铜导线损、配电网中配电与输电线路的铜导线损内容。因此,可变损失将铜损作为关键形式。配电网除了固定损失与可变损失外,还会存在其他线损。其他线损产生原因通常是跑电漏电,其一般是由于监管不力、管理不足及教育难以全面落实等因素造成。这种与配电网有关的电能损失称作管理线损。当计算电能设备发生较大差异或产生故障时,容易产生这种不明损失。查表操作中错误抄用电量、电费收缴过程中错误计算电量及电价核算时错误计算倍率等,均引起不明损失。

2造成配电网线损问题出现的原因

2.1电网结构不够科学

现阶段电网结构表现出的问题是路径过于复杂,结构需要简化,过过于复杂的电网结构会直接导致电路问题的出现。线路过长会导致线路电阻变大,电流在输送过程中消耗的电量就会增多,也就是说无用功率增大,使电路发热,温度增高,线损增大。除此之外,还有线路的连接方式冗杂,缺乏了简单明了的连接,就使得电网在输电过程中做了太多无用功,增大了电网线损。

2.2负荷电压不均衡

不同标准的电网的对电压要求是不一样的,分为低压电网和高压电网,如今配电网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对不同电压的电压进行分类别的管理,控制负荷电压,使电压超负荷。若对这些不同的电网统一供电,就会出现低压电网的电压负荷超出规定电压负荷的问题,电路中的电压超过标准值,造成严重的线路损耗。

2.3基层配电网技术落后

配电网技术是电网管理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配电网技术虽快速发展,但还未普及至每个角落,基层的配电网技术还不够完善。基层的电网缺乏系统的管理方法,缺乏基本的设施,最重要的是,缺乏系统的技术指导,导致基层的配电网并不能科学有效的管理与使用,增大了线路损害的可能与损耗量。

3配电网降损措施

3.1优化电网的结构

配电网的科学设计和规划,直接影响供电量和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现有的配电网基础上进行优化,必须要考虑当地的负荷电流超负荷和线损问题的出现;在起初的建设时应该科学合理化设计,并及时地对输电情况进行记录和监测,应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上报。对于一些高压线路,我们更应该及时地了解情况,例如在农村一些低压用电的情况,要观察负荷用电情况,再有针对性地安装变压器,避免电压过大导致线损。线路的铺设应尽量以电源为中心向外延伸,避免出现近电远供的现象。

3.2均衡三相负荷电压

低电压网和高压网的性能是不一样的,不同程度的电压网要合理使用。严格控制电压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有效地避免电压负荷问题,也就减少了线损问题的出现。例如,三相负荷在输送相同功率的电压时不确定性非常大,很容易出现变压器和低压线路的损耗。三相负荷的均衡性和不均衡性差距很大,其差距的程度与均衡程度成正相关关系。针对这一差距,我们应做好准备工作,及时地监测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

3.3对配电网进行区域化管理

区域管理模式是基层配电网进行线损管理的主要模式。区域管理模式是利用分层,分线,分区的方式对有效供电区域实施具体业务活动。对不同的供电区域及时做好监测和记录,及时了解不同供电线路的线损情况,并用信息管理统计同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整理。对于做出的数据分析,应能够从中发现未出现的问题或不足,及时讨论研究,做出准备方案,能够避免问题的发生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3.4提升基层配电网技术

提升基层配电网的技术是能够解决线损问题的主要措施,只有从根本上改善,配电网才能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提高技术水平包括输电线路的设计,输电线路的安装等措施。另外,除了硬件设施,还要加强基层配电网技术应用方面的传播,既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又要有精良的技术,便可改变基层技术落后的问题。水平提高能够增大输电量,提高输电效率,减少线路损耗,从而减少成本的预算和支出,为人民提供方便,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3.5增加反窃电力度

有效强化反窃电工作,以获得最理想的反窃电方式。反窃电主要做好预防工作,供电单位需要认真安排好宣传工作,向人们传递窃电违法的观念。预防过程中,增加检查强度,提升工作人员基本素质,帮助相关人员全面了解新设备和新技术。第一,欠压法窃电。利用虚接、串联电阻等方法有效降低电压,进一步保证计量电量不超过实际电量。具体对接入电压表的电压线进行检查,电压表三封盒是否存在受损问题。第二,欠流法窃电。利用电流回路短接、转变电流解法等减少实际用电量,这一方法很容易被发现。认真检查计量表三封,找出接线是否存在改动现象,电流线有无短接问题。第三,移相法窃电。该方法相对隐蔽且复杂,需要对较多的线进行改动,一般选择改变电流回路接法、电压回路接法等对电压与电流之间形成的相位进行改变,增加计量表无功数据,快速减少有功,进一步节省用电费用。这种方法要求对计量表的接线实施改变,检查人员必须对改动计量表认真查看。此外,还可以全面分析计量表无功大小,情况正常下使用无功的量较低,若无功瞬间变大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4结语

电网运行中,需要通过节省供电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等方法保证经济性。针对实际线损问题提出科学解决方式,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强化负荷预测的准确度,科学规划电网,保证资金投入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杨 骥,吴 杰.配电网实时线损计算系统[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6,(2):56.

[2]万立勇,陈朝仁,陈小伟.供电企业节能降耗主要措施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6,(21):78.

[3]邓 芳.配网线损实时统计与分析系统[J].电网技术,2017,(11):186-188.

[4]毕鹏翔,金 青,肖长春.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与分析系统的研制[J].西北电力技术,2016,(3):9-12.

论文作者:许海洋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对策论文_许海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