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法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性学习论文,在法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法国基础教育和中国极为相似:重哲学、重历史、重基础文化,内容庞杂,学生负担较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法国基础教育改革开始从关注制度层面转向重视中小学教育质量和课程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举措是增设“多样化途径”课程,类似于我们所说的研究性学习。
“多样化途径”最先于1995学年在部分志愿学校初二年级实验。其目的是加强学科知识内容的综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它特别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和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指导教师提供的课题方案。
从2000年学年起这一实验被推广到初三年级,增设“综合实践”必修课。与此同时,法国在高中后教育——大学预备班开设“适度发挥学生创造力”课程,学生组成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对学科已有成果进行批判性研究,鼓励学生介入学科前沿,强调学生的批判精神、创新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之后,法国教育部又要求在高中实验,“移植”大学预备班的成功经验,称作“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简称TPE),将此作为高中改革方向。
法国高中TPE课程的实施,教育部起了重要的领导作用,除了通过部颁文件对其性质、目标、定位等作明确规定外,还成立国家级专家指导小组和各学区的专门工作小组,推动、调研、总结和反馈本地TPE的实施情况。
法国教育部门也注意到,实施TPE的关键在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已决定拨款5000万法郎优先用于高中教师培训,并与总督学局、国家教育资料中心联合建立网站,专门发布有关TPE的信息和相关经验,供高中教师随时调阅、交流,提供条件让教师与专家共同探讨学生们所研究的课题。
标签:研究性学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