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园林景观水景设计的几点探讨论文_张展勇

关于园林景观水景设计的几点探讨论文_张展勇

张展勇

广州宏湾园林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1400

摘要: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园林景观的发展,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实现园林景观的设计,满足建筑设计的美感,在当前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逐渐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环节。文章主要对园林景观水景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园林景观;水景;设计

引言

水的特点是流动性、可塑性、柔性,以及与景观其他固形元素如树木、石块及铺装等的异质化特性,而人对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和喜好感。水景设计充分体现了水与园林结合所产生的线条美、声音美、动态美、色泽美等多种美学上的特征,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着重把握对水景的设计与考虑。

1.园林景观水景的特性分析

在园林水景规划设计中,一定要分析水景的特性,然后根据其特性科学、合理、艺术地利用水景元素,通过对空间的组织、建筑的造型、植物的布局等进行协调、统一,呈现景观的变化,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水景设计要根据水景的种类特点进行,有静水、有动水、有落水、有喷水等多种类型的变化。静水宁静、轻松而且平和,而动水则活泼、激跃、动感,在水景的设计中,可以根据其环境条件,或就地利用,或人工建造,或静或动,或静动结合,体现动态的变化。现代设计中,人们越来越更易于接受自然的事物,所以在人工水景的设计建设时,一定要与周边环境自然融合,切忌显露过多的人造痕迹,否则不但表现不出水景的美感,反而显得不伦不类。

2.园林景观水景的形态特征

2.1静态水景

静态水面是人们从视觉和听觉上对水体主观感受的判断。静水在水景设计中是最常用的一种设计形式,其主要讲究平面上的变化,或方、或圆或仿照成自然形式。静态水常以池或塘的状态出现在园林景观中,并以水面为镜,影为图,遇影射景;可池鱼戏水,水生植物飘香满地;可池内筑山、设瀑布及喷泉等各种不同意境的水式,使其表现出深藏已久的观赏性、文化性等人文内涵。

2.2流变水景

水是自然界中最无形态的物质,其可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流变性,主要包括自然溪流、管流、叠水和人工水渠等。在水景设计中主要通过控制水量、水深、水宽的大小等设置来引导水景及周围景观的变化。

2.3喷泉水景

喷泉是指水体自下而上喷出的水景形态,这种水景体现的是一种自然形态,它常与声效、光效配合使用,产生多种多样的形式。喷泉的设计利用分布极广,从城市广场到街道小区,从公共场所到私家花园,都可以发现喷泉的存在。

2.4落水水景

落水水景也是一种自然状态,它与喷泉水景相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水景形态。常见的有瀑布、水帘、叠水、流水墙等。由于布局的载体、位置、高差等不同,其不仅可以形成优美的落水形象,而且还能产生不同的水声。

3.园林景观水景设计原则

3.1多用动水,少用静水

流水不腐,这是众所周之的道理,所以在园林水景设计中,宜多用动水,少用静水。一方面原因是动力的水质能够保持常新,另一方面,动水的特点能给整体景观增加活力和灵气,流动的水系就像机体的血液一样,不断流动才体现生命的生生不息。喷泉、溪流、水流都会增加景观中的动感,与周边的静物景观形成动静相宜的悠美画面。但在选用水系造景时,要综合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因地制宜,切忌为了造景而造景,徒增建设成本,得不偿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顺其自然,锦上添花

园林水景规划一定要顺其自然,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锦上添花的设计,要遵循河流、水系的自然性及多样性,就曲避直,尽可能随着河流的自然弯曲的走向,随弯就弯,不要人为的为了美观而进行大幅度的改变,天然河道都是蜿蜒曲折,走向多变,这样的自然形态才形成了河流的生气和灵气,才形成了水流急缓交替,河流两岸植被的多种多样,才形成风景的别致,所以不要随意改变这种情况,尽可能避免水景过直情况的发生。能弯则弯,运用蜿蜒、蛇形、折线等形式,避开直直的河流走向,这样才能兼顾美学、水文学及生态学等多方面的功能。

3.3动静相宜,虚实结合

水景设计中,重点之处要体现出一个“易”字,也就是说要处处体现出变化,因为只有变化才能整体体现出水景在整个园林景观的烘托作用,与其他景观共同营造出园林的艺术气息、自然韵味,让人身居其间,体会园林的意境美,给人以自然、愉悦的感觉。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水景的变化上,在动水的应用上,也并非是完全都用动水,要动静结合、高低相错、远近相接、虚实相配,这样园林中的水景才能与周边环境形成一种轻重缓急、起承转合的协调统一,成为园林景观中的有机组成。因水而有韵,因水而有道,因水而有禅。

4.园林景观水景设计策略

4.1结合现代化技术,展现水的美

水景规划在生态平衡系统构建良好、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前提下,可充分将现代科技融入水景规划中,利用科技营造出形式多样的水景景观。通过搭建栈道、平台等方式,形成地区标志物和视线集合点,让人们在此倚栏赏景。在位置良好的观景场所眺望河流和水面,可以更好地体会水元素所表达的整体氛围。园林景观的城市设计需要设计者在水景规划上有更高的造诣,将生活与艺术完美地融合起来,形成完美的水景。

4.2水景设计与动植物相结合

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动植物与水流的组合,能使得动植物焕发活力,而动植物反过来也可以改善水体的质量,净化水体,使得水体更为干净与清洁,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将水景设计与动植物相互结合,营造具有生命力的空间。首先,在进行植物的选择时,应选择具有美感的水草,将不同水草进行搭配与种植,尽量避免选择繁殖能力过于旺盛的水草,这会使得水草遍布整体水体环境,甚至导致水体被破坏,影响水景设计的效果。其次,在选择动物时,可以在水景设计中饲养部分的水生物种,如鲤鱼等,通过水生物种的繁殖与生长,可以带动水景的循环,防止水体出现固化,成为死水。此外,通过水生动物,还能增强水景设计的观赏性,使得水景设计充满生机,不至于单调乏一。

4.3水景设计应该彰显层次感

在布局与设计园林水体景观时,主体突出,层次感较为明显,借助水的动态元素结合周边静景形成一种独特的园林艺术效果,同时在构成上增加园林环境空间的灵活多变性,柳暗花明与曲径通幽之景令游客目不暇接。通过分析国内古典园林设计风格发现,古人极为注重自然和人的完美结合,给人一种触景生情之感,如此优美的自然意境往往会带给人无限的遐想与启示。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天人合一、情景交融得到了充分发挥。

4.4水景设计与应该和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在布局园林水体景观方面应该严格遵循回归自然原则,但避免出现形似模仿,园林设计者应该将自然水体美和园林建筑美两者结合起来。同时在设计园林水体景观时,还应该严格追求自然原则,将不对称、不规则建筑格局完美呈现出来,如借助于壁和岩的设计方式,对小溪、瀑布以及河流进行人工塑造。在错落有致的园林水体景观布局中,景观构图以山水为主体,各种形式的园林水体景观是营造园林气氛与供游人观赏的点缀物,与园林山水相配合,自由布置植物。游人置身道路曲折回环的园林中,能够领略到一种自然风光,以此实现审美情趣、自然环境及美的交融境界。

5.结语

水景特色的规划既能够创造艺术氛围、保护环境多样性,还能够柔化环境空间、还原自然风光,这都符合景观规划的发展需求。通过探讨水景规划的策略和重点,既可以优化生态环境,还可以创造艺术财富。当下,各式各样的现代化规划策略和技术都很好地推动了水景规划的前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元颖.浅析园林水景设计与施工管理[J].科技信息,2010(19).

[2]聂利民.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美学要点分析[J].科技风,2013(23).

论文作者:张展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0

标签:;  ;  ;  ;  ;  ;  ;  ;  

关于园林景观水景设计的几点探讨论文_张展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