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业也随之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传统的加工方式转变为由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的自动化生产。但是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存在较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对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诊断以及故障维修进行了分析,从电气控制系统存在的多种故障入手,给出了故障分析诊断的方法,然后分析了多种故障维修方法,帮助检修人员科学合理地处理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
关键词:电气控制系统;电源缺相;状态维修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支柱,随着机械制造业的迅猛发展,电气控制系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使电气控制系统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电气控制系统的管理,减少系统故障发生的概率,提升其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对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分析诊断及维修方法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1.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分析诊断
1.1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
第一,过电流,电气控制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某些电机组织单元或者元器件的运行电流可能会大于其限定电流,导致电机组织单元与元器件始终在过大的电流状态下运行,使其具有较大的负载,最终导致系统出现故障。
第二,短路故障,如果电气控制系统出现了短路故障,很容易导致系统部件出现大面积烧毁现象,不仅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还会增加设备的运行成本,降低整个系统的生产效率。大量研究表明,短路故障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其一,电气控制系统线路不具备较强的绝缘性能;其二,没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导线的连接。
第三,电源缺相,电气控制系统中的交流异步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三相电源中的一相熔断器可能会出现熔断现象,从而导致电源缺相故障的出现。一旦电气控制系统出现了电源缺相故障,电动机的运行电流会超过其额定值,严重的时候可能会烧毁电动机绕组,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第四,接触不良,接触不良是电气控制系统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故障,虽然不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但是该故障会影响到电气控制系统的正常使用。比如,电源的接触效果较差,导线连接部件松动等接触不良故障,降低电气设备的生产效率,降低设备运行的安全性[1]。
1.2故障分析诊断方法
调查研究法:该方法可以帮助检修人员快速找到故障的性质、范围和类型,从而进行故障的准确诊断。通常来说,调查研究法的步骤如下:第一,问,检修人员需要向操作人员询问故障发生过程中电气设备的状况,比如,线路是否有冒烟、冒火或者响声出现,这些现象出现的频率;电气设备是否更换过部件或者进行过私下维修,检修人员能够通过询问初步判断故障的发生位置和原因;第二,检修人员观察电气设备的故障区域,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的短路、断线和线路松动等现象;第三,如果电气设备出现烧坏的状况,检修人员可以通过闻来判断故障的位置;第四,检修人员在触摸电气设备的时候,需要在电气设备的电源被切断的情况下进行,检修人员会根据线路的发热状况进行故障的分析诊断。
实验法:当常规的分析诊断方法不能准确判断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时,就需要应用到实验法。实验法主要是指通电实验检查,该方法的应用前提为:通电实验不可以损坏电气控制系统,也不可以扩大故障范围。在使用实验法诊断之前,检修人员需要将传动机和电动机分开,并将设备的多个开关还原到最初的位置;在检修的过程中,检修人员需要在操作人员的帮助下打开电气设备,首先检查设备的电压电源,线路的检查需要从易到难,对于复杂的控制电路,检修人员需要事先制定实验检查的图纸,使用排除法以及分析法进行线路的实验检查,再通过逻辑分析法进行线路的分析,从而找出故障的具体位置[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维修方法
2.1电气控制系统的主动维修
电气控制系统的主动检修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主要包含短路维修、状态维修以及维修保养这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短路维修,因为短路故障的出现具有一定的瞬时性,这一过程非常短暂,所以在日常的短路维修中,维修人员先要进行短路保护的检查,重点对短路保护装置进行维修,如熔断器和低压断路器。在电气控制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电动机的启动十分频繁,也会出现正反转,如果在启动与正反转的过程中出现过大的电流,会增加电动机转动的速度和电动机的转矩,从而对电气控制系统造成损害。维修人员在维修的过程中,可以将主回路与过流继电器的线圈进行串联,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过流保护。
其次,状态维修,状态维修是在故障出现之前使用的维修方法,主要将电气控制系统的状态作为基础。维修人员主要根据电气控制系统展现出的不同数据变化,判断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在进行状态维修的时候,不同的电气设备具有不同的检修规定和检修方法,维修人员开展的维修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不能随意进行电气设备的改动。但是状态维修的时间具有随意性,维修人员可以定期开展状态维修,也可以随时开展状态维修,不需要等到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再进行状态维修。这种维修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气控制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减少故障出现的概率。
最后,维修保养,为保证电气控制系统工作的可靠性,需要进行维修保养工作,比如,在电气设备中各个部件的连接位置,添加润滑油,提高设备的运行速度,减少部件的磨损,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维修人员还需要进行电气设备的清洁工作,降低故障出现的概率,保障电气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2.2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维修
排查法,排查法是故障维修最常用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四种排查方法:第一,故障代码分析,主要是在电气控制系统的中央控制面板中,通过操作键获取故障代码,从而判断出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第二,系统自排查,如果电气控制系统发生的故障较小,采用停产检查的方法,会对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就可以采用系统自排查,找出故障出现的位置;第三,万用表排查法,万用表可以准确找出电气控制系统的出现过电流或者电源缺相等故障的区域,还可以检查系统的电阻和线路是否正常;第四,短路法排查,短路法主要是在明确故障出现在某一工作环节的基础上,采用导线将对应的线路触点进行短接,从而找出故障的发生区域。
计算机自动化智能诊断系统维修,对于电气控制系统来说,电动机、线路以及元部件均在机器设备的内部,如果电气控制系统发生故障,采用停产维修的方法会对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很多企业都应用计算机自动化智能诊断系统进行故障维修,该系统可以将电气设备的相关参数通过计算机终端展现给维修人员,维修人员还能够通过计算机自动化智能诊断系统了解电气设备的历史故障与相关维修记录,从而选择正确的维修措施进行维修[3]。
结论:综上所述,电气控制系统与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息息相关,其稳定运行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维修人员需要深入了解电气控制系统可能会出现的多种故障,采用科学合理的分析诊断方法和维修方法,保障电气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升机械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促进机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探究仍旧存在不足之处,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配.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分析诊断及维修技巧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17):107.
[2]林楷淇.浅谈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分析诊断及维修技巧[J].电子世界,2017(05):97+99.
[3]刘丽,李岩.探究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分析诊断及维修技巧[J].内燃机与配件,2018(02):139.
论文作者:杨相坤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控制系统论文; 故障论文; 电气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方法论文; 系统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