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梅诗略论_道光论文

问梅诗略论_道光论文

问梅诗社述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诗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 —0289(2000)01—0117—06

有清一代,苏州文化甚为发达。苏人钟山川之灵秀,藉经济之繁荣,往往习赋穷经,饱读诗书,诞育出不少声华藉藉的文人雅士。清沿明制,以科举取士,近三百年间苏州士人以进士、举人登跻仕途者,指不胜屈。在这文化氛围极其浓郁的地区,士人追慕风雅,吟诗敲句,本是司空见惯;稍谙此道者,更是乐此不疲,甚而邀集一些志同道合的友朋,结社联吟,于是便有像“诗社”这样的形式出现。本文所述的问梅诗社,即道光年间苏州地区颇有声望的一个文人诗社,与会的人士,大多为苏郡知名的文士和官吏,且诗社活动历时十数载,对当地的社会与政治风气,亦不无影响。

诗社的缘起与最初的参与者

问梅诗社的缘起,石韫玉《独学庐五稿·诗·燕居集》三《题问梅诗社图诗》引,及韩崶《还读斋诗稿续刻》卷三《题问梅诗社图卷》序,皆言之甚详。从两篇序引中可知,问梅诗社创立於道光三年(1832)初春。这年正月,士礼居主人吴县黄丕烈,邀集同郡尤兴诗及彭希郑,至苏州城西积善庵探梅。既归,黄氏提议举办一个诗社,且以“问梅”为社名,尤、彭二人欣然同意。黄氏又顺邀时掌紫阳书院教席的表兄石韫玉参加,亦获石氏的积极响应。于是即择正月廿五日,在尤兴诗宅之延月舫,举行了诗社的第一集。此集春寒殊甚,而与会诸人兴致颇高。黄丕烈亲手制作了题诗用的彩笺,诸人各题所作七律於其上。石韫玉诗中有“相期风雅招同调,俗士淫哇要别裁”语,说明结社的主旨,在於士大夫之间提倡声气之求,以诗道相互切劘,而非同於一般士人的唱和。

初集四人中,以科第与文名论,当推石韫玉为首。石韫玉,字执如,号琢堂、竹堂、竹堂居士、花韵庵主,晚号独学老人。乾隆五十五年状元,官至山东按察使。后乞病归里,掌教苏州紫阳书院,以著书育人自娱。生平著作宏富,曾与修《全唐文》,并主持道光《苏州府志》的编纂,所撰《独学庐诗文稿》煌煌巨帙,尤为海内所重。其生平事迹,详见陶澍《恩赏翰林院编修前山东按察使石公墓志铭》及潘曾沂《东津馆文集》卷三《石琢堂先生别传》。

发起诗社的黄丕烈,则是享誉书林的藏书家与版本校勘学家。他与石韫玉为中表兄弟。《独学庐五稿·文》卷五《秋清居士家传》云,黄丕烈,字绍武,一字荛圃,号秋清居士。乾隆五十三年举人。嘉庆六年,纳赀议叙,得六部主事。旋归里,杜门著述。平生无声色鸡狗之好,惟喜聚书,遇一善本,不惜破产购之。尝得宋刻书百馀种贮诸一室,名曰“百宋一廛”。平日每获一书,必手自校雠。刊刻图书,亦均以宋刻为准。所刻《士礼居丛书》,至今仍被誉为前代仿宋刻本中之精品。

另两位成员尤兴诗与彭希郑,亦是苏州有名的退隐官员。梁章钜《师友集》卷九云:尤兴诗,字肄三,长洲人,西堂太史(尤侗)之后。乾隆丙午举人,例授内阁中书,旋谢病归。主讲平江书院十有九年。生平重气节,眉宇间棱棱有爽气。年七十馀终於家。又同治《苏州府志》卷八十九《人物》十六载:彭希郑,字会英。乾隆己未进士,授礼部祠祭司主事。嘉庆初丁母忧归,越十五年始出。以礼部主客司郎中,出知湖南常德府。道光元年,护岳常澧道。二年,因病解任归,买屋齐门外陆墓。卒年六十八。

从道光三年始,至四年末,诗社由四人轮流作东,基本上每月一会。这两年内,总共举行过二十一次集会。

入社的主要人物及与会的地方官员

道光五年(1825)正月二十一日,在彭希郑宅之汲雅堂举行问梅诗社第二十二集。此次集会,诗社迎来其第五名成员吴县张吉安。张吉安,字迪民,号莳塘。乾隆丁酉,年十九,举顺天乡试。乙卯,大挑一等,分发浙江以知县用。历署淳安、象山、新城、永康、丽水、浦江,所至有声,补馀杭。至嘉庆己巳,因亲老思乡,遂引疾归。在任有惠政,民甚德之。为人孝友,笃於友情,终其身如一日。著有《大涤山房诗录》八卷。张氏早年赴京会试时即与石韫玉缔交,情谊甚笃。殁后,石氏为其撰写墓志。

同年四月十六日,在彭希郑新居悬桥巷举诗社第二十六集之时,希郑之侄彭蕴章亦加入问梅社。蕴章,字咏莪。与石韫玉有师生之谊,早在嘉庆二十一年石氏初掌紫阳书院时,即入院肄业,执弟子礼甚恭。是年蕴章年三十四,业已中举。身为学生而能加入前辈主持的问梅诗社,对蕴章无疑是一种荣幸,故其晚年自订《诒穀老人年谱》时,对当年的这番经历仍津津乐道。此后,蕴章於道光十五年成进士,累官至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卒谥文敬,为道咸间重臣。

道光六年(1826)正月,吴县董国华自云南昭通太守任告假归里,亦被邀加入诗社。据梁章钜《师友集》卷六载,董国华,字琴涵。嘉庆戊辰进士,由编修改御史,出为云南昭通守,升广东督粮道,谢病归。工诗赋,著有《云寿堂诗文集》。嘉庆年间,董氏在京,就曾参与过由胡承珙、钱仪吉、陈用光等人组织的“宣南诗社”,现参加故乡的问梅诗社,当然是十分热心。

道光七年(1827)二月晦日,在社同人集虎丘山塘修禊,此为诗社第五十三集。是集,石韫玉少年时旧友、元和韩崶自京以刑部侍郎致政归里,亦来入会。崶,字禹三,号桂舲,为康熙间著名文人韩菼之后。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廷试一等,历官至广东巡抚、刑部尚书。韩氏工诗,风格出入香山、眉山之间,又善行草,著有《还读斋诗集》。

同年十一月十九日,社中同人集石韫玉宅之五柳园,举行待腊会暨诗社第六十集。此集,因董国华北上赴选,遂邀时任正谊书院院长的泾县朱珔入社。据民国《吴县志》卷六《列传》四载:珔,字兰友。嘉庆壬戌进士,授编修,充山东乡试副考官,以母病乞归。先世本吴人,后迁婺源,再迁泾县。既归,曾主讲江宁钟山书院、苏州正谊书院,又移紫阳书院。精小学,著书甚富,有《小万卷斋诗文稿》。

道光八年正月七日,元和吴廷琛自京引疾归。适问梅社同人集石韫玉五柳园,举行诗社第六十三集,吴氏因正式入社。据其子吴思树所编《棣华府君行述》,廷琛,字震南,号棣华。嘉庆七年会试、迁试皆第一,官至云南按察使。后以四品京堂内召用,逾年引疾归。

道光九年(1829)正月十三日,吴县潘世璜入社,并於其花桥巷宅举行诗社第七十六集。据《独学庐五稿·文》卷三《农部潘君家传》载,世璜,字黼堂,号理斋。乾隆六十年一甲三名进士,官至户部浙江司主事。著有《须静斋云烟过眼录》、《不远复斋杂钞》等。是年十二月九日,诗社第九十集时,自四川直隶忠州知州任解组归田的吴友篪入社。吴氏字编山,是石韫玉已故友人吴树萱之子,他的入社,主要是因为本年十月潘世璜物故,及朱珔回泾的缘故。

此后,道光十年诗社第九十二集及道光十二年第一百二十四集,分别又有吴廷钻、吴嵰两人相继入社。吴廷钻是吴廷琛之兄;而吴嵰则是石韫玉之外甥,方自绍兴同知任上归里。

除了上述退归回里而正式入社的士大夫外,一些予告在籍和在任的地方官员也曾参与过问梅诗社的活动。如:

潘世恩,道光六年(1826)以工部尚书予告在籍。是年八月廿九日,与诗社同人共游西山,举行放生会。潘世恩,字槐堂,号芝轩。乾隆五十八年状元。仕至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傅衔,卒谥文恭,为吴中名宦。著有《思补斋诗文集》、《思补斋笔记》、《有真意斋文集》等。卓秉恬,华阳人,道光八年(1828)客居吴门,亦曾参与诗社之集会。据冯桂芬《显志堂稿》卷七《赠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华阳卓公神道碑》载,秉恬,字静远,号海帆。仕至武英殿大学士,卒谥文端。工诗古文。

此外,当时宦苏的地方大员,像梁章钜、陶澍、林则徐等人,都与诗社成员过从甚密。

梁章钜,字茝林,号退庵。福建长乐人。嘉庆壬戌进士,由庶吉士改礼部主事,转员外郎,简湖北荆州知府,迁江苏布政使,擢广西巡抚,道光辛丑再调江苏任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后谢病归。生平博涉典故,仕不废学,著有《退庵诗集》、《文选旁证》、《三国志旁证》、《枢垣纪略》、《浪迹丛谈》、《师友集》等。事迹详《清史列传》。道光四年,梁氏以淮海河务兵备道至苏州署按察使时,即过访诗社元老石韫玉,并请石氏为其题《沧浪亭图》。据梁章钜《师友集》卷九记载,乾隆五十七年,石韫玉任福建乡试正考官时,章钜方应试,而该科未获隽。此次两人交谈及此,石氏颇以为憾事。此后,两人遂成忘年之交。道光七年,梁氏再次莅苏权布政使,多次参与诗社活动,与在社同人彼唱此酬,推襟送抱,关系极为融洽。有关细节,梁氏《师友集》及《退庵诗集》都有较详尽的记录。

陶澍,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典四川乡试,迁川东兵备道,仕至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任内首创海运及票盐之法,於漕务积弊勇於兴革,为道光朝著名循吏。后卒於任,谥文毅。著有《印心石屋诗文集》及《靖节先生诗集注》。道光八年(1828),陶澍任苏抚,曾邀在社诸老宴集署后平政堂,以示钦慕。对於石韫玉,更是恭敬有加,称为“吾师琢堂先生”。原来,乾隆六十年石韫玉任湖南学政时,校士至安化,陶澍还是一名童生,石氏得陶试卷,大为嗟赏,有“清新无半点尘杂气”之批语,遂录陶为正式生员。对此、陶澍铭感於心,后为石韫玉题《独学庐图》时详言此事,感激之情,溢於楮端。此后,苏城重修沧浪亭成,陶澍曾择一佳日,邀石韫玉、韩崶、潘奕隽、吴云四位吴中耆宿聚於亭中,诗酒流连。好事者加陶氏入内,绘成《五老图》。图中各人形神备肖,一时传为佳话。

林则徐,字少穆,福建侯官人。嘉庆十八年进士,长於经世之学。林氏于湖广总督任内,严禁鸦片,被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虎门销烟,大快人心。后为主和派构陷,谪戍伊犁,亦能屯垦边地,兴修水利。著有《云左山房诗文集》。道光十二年(1832),林氏调任江苏巡抚期间,亦与诗社诸人保持有良好关系。如是年六月十三日,曾邀问梅诗社同人为回籍养疴的梁章钜饯行。道光十六年(1836)四月三日,又邀石韫玉、朱珔、吴廷琛、董国华诸人及耆宿吴云,集署内后乐亭赏芍药花,并同观明仇英所绘《禹治水图》,又以“六人四百十三岁”句为韵,各赋诗一首。是日,林则徐还陪诸人参观了所辟稻田及新建丰备仓等处。

不仅上述地方大员与诗社中人有着良好的接触,苏郡及属邑的一些普通官员,亦同诗社成员有着密切交往。如元和令王有庆、何士祁,均与石韫玉关系颇密。道光五年及道光十二年,王氏与何氏相继迁官他任,石氏与在社同人皆作诗画为之送行。

诗社的雅集及其内容

问梅诗社由退居姑苏的一群士大夫所组成,其主要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讲苔芩之契”,并通过诗艺的切磋,来增进相互的了解与友谊。诗社成立之初,彼此约定,每月一会。然而从资料看,这个约定并没有实行。自道光七年以后,社集几乎是每隔五、七日便举行一次,如道光八年正月七日,在石韫玉宅举行诗社第六十三集,而正月十四日,又在吴廷琛宅之池上草堂举诗社第六十四集,中间仅距一周而已。诗社最初的集会,形式并不复杂,一般由入社成员轮流作东,有时集於某人之宅赏花玩月,拈韵赋诗;有时则同集于苏城某名胜处,对景徜徉,即事成咏。随着诗社活动延续,加以成员增添或变更,社集形式也起过一些变化。

社中人不满足於通常的社集,经常变换名目以增添新意。如道光五年之后,每年循例於三月上已,举行“修禊”之会,曲水流觞,追怀东晋永和间的兰亭韵事;九月九日重阳节,例集於石韫玉的五柳园,举行所谓的“东篱会”,借赏菊之事,纪念诗人陶靖节;十二月十九日,则例集於延月舫,为宋代文豪苏东坡作生日祀典。这些社集,反映了较高的文化趣味。

问梅社成员大都曾通籍於朝,在政府担任过一定的官职。其中大多又皆为翰林出身,曾任学政或考官,故提倡风义,褒扬忠烈,是他们较为重视的责任。如道光四年五月十八日,诸人於尤兴诗宅举诗社第十六集。这次集会的主题,是为了纪念明代的周顺昌。周顺昌是苏州吴县人,字景文,号蓼州。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天启中官文选司员外郎,清操皦然。因与魏忠贤斗争而殒命诏狱,年仅四十三岁。崇祯初,谥忠介。是日,诸人对着重经装潢的周顺昌遗像,各赋诗一首, 以志对这位乡先贤的景仰。此后,诸人又醵金重刻《周忠介公遗集》以行世,使周氏之文行益光於天下。又如道光九年诗社第八十五集,朱珔招同人集於沧浪亭,出其族祖明朱仪《一门忠烈节略》索赋。据韩崶《还读斋诗稿续刻》卷三所记,朱仪为安徽泾县人,崇祯庚辰进士,知四川嘉定州。明末张献忠入蜀,朱氏守城,力竭不屈,与妻子俱自焚以殉。道光四年,安徽巡抚陶澍将其事迹奏明清廷,奉命建祠坊以祀。于是众人各赋长诗,以申对这位胜国烈士之景慕。

道光十年(1830)闰四月十一日,问梅诗社适届百期盛举,又逢社中耆宿韩崶新筑种梅书屋落成。同人於是共集于韩崶新屋,赋诗申贺,且请来梨园弟子演剧助兴。地方大僚如梁章钜等亦躬自来会,诗酒流连,备极风雅之盛。京中一些士大夫得闻诗社百期之信,亦纷纷寄诗至苏,以表钦慕。

道光十二年(1830)闰九月廿一日,为社中年齿最长的石韫玉七十七岁寿辰,因他生於乾隆二十一年闰九月,此年重逢置闰,颇为难得;且是秋乡试榜发,石氏之孙峻华得中举人。石氏邀同人齐集鹤寿山堂,举诗社第一百三十三集。石氏的门生故旧,皆与会赋诗志庆。苏州巡抚林则徐等,亦皆步石氏自寿诗韵以为贺。以上两次集会,堪称问梅诗社较有影响的雅集。

问梅诗社初期,黄丕烈曾请吴郡著名画工陆鼎绘成《问梅诗社图册》,初期成员黄丕烈、石韫玉、尤兴诗、彭希郑,皆题诗其上。清季,元和江标在其所著《黄荛圃先生年谱》中,述及他曾亲睹画册真迹,并云此册后归光绪十六年探花、吴县吴荫培所有。又据潘遵祁《西圃集》卷二《问梅诗社七贤图为胡芑香骏声作》诗引,问梅诗社后期,又有好事者绘有《问梅七贤图》。七贤者,石韫玉、韩崶、彭希郑、尤兴诗、吴廷琛、朱珔、潘世璜也。此图后为常熟胡骏声所得,胡氏亦丹青能手,藏此图二十年。至图中七贤先后作古,胡氏为追怀耆旧,曾重访诗社初期活动之地苏州城西积善庵,为庵中古梅写照,足成此图。

道光五年,黄丕烈曾编辑同人社集诗作,刻成《问梅诗社钞》五卷。今人路工先生於《访书见闻录》中,言及在苏州访书时,曾购得此书,凡二册。笔者翻检各家公私书目,均未见载此目,则路先生所庋藏的这两册诗集,实为弥足珍贵。

诗社的影响及其馀波

问梅诗社随着其成员的壮大,声誉日隆,其影响已不止於吟风弄月,鼓吹风雅。这些退居桑梓的官员,藉着他们以前从政的经验,以及在苏州地方上的名望,在家乡的各种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其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姑苏向以名胜佳域,闻於天下,城内外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文化遗迹,其中不少地方,因岁月漫长,年久失修,濒於颓圯。诗社成员目睹此况,慨然出面,董理修缮事宜。如道光六年,董国华曾捐金装修三十年未经修葺的白公祠,使之焕然一新。又如道光七年,韩崶与石韫玉,请得布政使梁章钜同意,重修沧浪亭,修亭同时,又在亭西新建吴郡名贤祠,石韫玉手书作赞,请良工将自周以来的吴郡名贤五百七十人像及赞语镌于祠壁,一时叹为盛举。若非后来因太平军攻城破坏,以上两处古迹,至今仍当为人们所游观。

道光三年及十一年,苏州及江淮地区两次遭受历史上罕见的大水灾,一时田禾被淹,屋舍倒塌,百姓乏食,哀鸿遍野。四乡流民,聚于郡城,多达六十馀万人,形势岌岌可危。诗社诸人目睹灾情,深感忧虑,石韫玉即向地方官提出免米税、通商贩的应急措施;在官赈饥民之馀,又号召当地殷实富户共筹资金,实行义赈。赈灾举措,一直维持到次年春大水退去,流民各返乡里才结束。由于地方官绅共同努力,使得灾情得到控制,社会也未因之发生动乱。诗社成员在这两次大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问梅诗社的活动,据笔者的考证,自道光三年的第一集开始,至道光十三年,一共举行了一百三十九次以上。道光五年八月,诗社的创立人黄丕烈去世。道光九年至十一年间,张吉安、潘世璜、彭希郑亦相继殂谢,社况已非盛时可比。百集盛会后,曾有人提议,诗社已功德圆满,社集当告一段落,但社中老辈尤兴诗“恶闻斯语,亟续诗会”,因而诗社仍继续活动。至道光十四年春韩崶去世,诗社的活动才渐趋於停滞,虽然其时社中元老如石韫玉、朱珔、吴廷琛尚健在,又有后来入社者如长洲顾沅、元和陈钟麟、褚逢春等时续斯会,然而影响终究已非昔日可比。至道光末年,随着老辈相继作古,问梅诗社随之风流云散了。

清代自乾隆末至道光中叶,经历了白莲教起义的冲击,国势已大不如前,然而总的来看,其社会与政治状况似乎还未见有明显颓势,尤其在较为富庶的江南地区,士人阶层尚习惯性地陶醉於六宇安阜、赞咏升平的氛围中,很少有像龚自珍那样的志士达人所抱的忧患意识。问梅诗社的兴起及其活动,就是这种社会文化现象的真实写照。无可否认,这类诗社的存在及其活动,还是有其影响与意义的。

[收稿日期]1999—5—20

标签:;  ;  ;  ;  ;  ;  ;  ;  ;  ;  ;  ;  ;  ;  

问梅诗略论_道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