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结构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极演化分析论文

空间结构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极演化分析

曹 薇1,2,薛秋霞1,苗建军2

(1.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

摘 要: 本文基于空间结构视角研究了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极的结构分布及演化规律,利用创新重心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发展的非均衡性予以度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TW指数对城市群创新极化效应进行测度。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极化效应总体上呈递减趋势,但其结构分布具有共性,外围均集中在北翼北部和南翼的中西部地区,极化区集中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区域;同时,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极演化趋势不尽相同,具体表现为:沿海地区极化区等级升高且范围扩大,沿江地区的极化区先扩张再缩小,沿京杭运河极化区的等级升高、数量变多,铁路沿线城市总体的极化区变多,研究结果以期为中国情境下城市群创新协同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极;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0 引言

“十三五”规划指出,将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作为拓展区域发展空间的一项重要举措。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参与国际市场和竞争的最前沿板块[1]。然而,在流动空间视角下,全球城市不能视为简单的核心,而是更加复杂的城市区域[2]。城市群功能的发挥与城市群空间结构分布存在密切联系,根据区域非均衡理论,城市群经济发展先作用在一些增长极上,然后再通过各类渠道向其他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城市扩散,最终对整个区域经济产生影响,这种作用机制主要来源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增长。

城市群创新发展结构类似于城市群经济增长发展的结构模式,在城市群创新发展模式中,创新极是城市群进行创新规划和决策的前提, “极”为城市群创新发展向外扩散的点,也是城市群的发展前沿。然而,增长极表示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即资源由周边落后地区向中心地区的集聚运动。创新极则是指能吸引区域范围内的创新资源,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并能影响辐射邻近地区的区域。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中,都是比较被动的教授与灌输式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现在通过激情教学法,使老师与学生都沉浸在教学的乐趣之中,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充分发挥自身的魅力,用自身对于课堂和学生的热爱,感染和带动学生。这样不仅仅能有助于课堂的氛围的提升、也有助于教学的质量的提升。

事实上,打造城市群高水平创新极,也需顺应区域创新之势[3]。城市群创新资源并非完全按照地域上的行政区域划分,而是根据地区自身发展的需要与其他地区间的联系进行配置。城市群创新体系是创新要素在地域上的连续组合,该创新体系表现为联系紧密的创新网络系统,且创新极在其中起引领作用。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目前最成熟的城市经济集聚区之一,被Jean Gottman誉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4]。目前,长三角城市群已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网络结构、信息流节点的崛起已成为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重要驱动力[5]。因此,城市群创新极的研究有利于避免在城市群创新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在城市群创新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出现发展落后、贫者更贫等问题。

1 文献综述

创新已成为驱动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发展的内核动力,各类创新活动对城市群发展的空间格局都会产生影响。而城市群创新发展受空间毗邻关系的影响,那么,城市群创新活动发展状况如何测度?类似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中心—外围结构,种照辉等验证了长三角城市群的人口流动、企业组织与电子商务网络均呈现出了 “中心—外围”的网络结构[6];仇怡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扩散呈等级扩散模式[7]。区别于已有文献相关研究,本文创新性地采用区域重心[8]与几何中心的分布特征来测度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事实上,梳理已有文献可知,重心理论已成为分析中国区域活动的一种重要方法。当前关于区域重心的研究主要应用于经济、环境等领域[9-10],用来表征区域发展的方向、区域差异的变化趋势。但是鲜有利用区域重心与几何中心分布的差异性对区域创新发展的非均衡性进行研究的文献。

经销商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和实际购买需要,合理安排订货及付款,以避免无谓的订货及资金积压,使运营正常化。

此外,城市群创新发展受创新资源分布的影响,2002年,Debresson等人在 《解释和预测中国创新趋向》的报告中指出,由于创新资源的非匀质分布导致城市群区域间科技创新差距扩大化,首次提出 “创新极”这一重要概念。随后,国内学者对此相关问题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其中,较多利用TW、ER、KZ和WOLFSON等指数法对创新极化进行测度以及不同区域间极化程度进行比较分析[11-12],同时,也有部分研究聚焦于创新极化的发展趋势[13]和作用机理[14]。随着经济地理理论的发展,创新极化被赋予了地理意义。然而较少有从空间视角对城市群创新极化现象形成的内在机制进行研究的文献。

因此,当欧米茄腕表的表盘上印有“MASTER CHRONOMETER”字样时,则表明这枚腕表通过了至臻天文台认证的严苛测试,达到了行业的更高标准。

假定交易查询阶段记为P1,密钥协商阶段记为P2,原始交易检索时间为tgtx,交易解析时间为tdtx,协议执行的总时间为Total。我们通过bitcoin-cli查询测试链1 000次得到了交易的平均检索时间t=tgtx+tdtx为:real(21.212 s)、user(0.164 s)、sys(0.196 s),我们实际采用user时间。同时,我们通过运行miracl库10 000次得到了协议的平均执行时间,实验结果如表5、6所示。

总体上,现有文献为城市群创新发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学者们在分析城市群创新极化效应的影响时较多利用某一要素评价测度区域创新的极化效应,分析其对城市群创新发展的作用,而忽视了创新极的空间结构分布特征,忽视 “空间”这一影响因素对城市群创新的作用机制。因此,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借鉴创新重心和几何中心等概念,创新性地采用区域创新重心与几何中心差异性对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发展的非均衡性进行测度。进一步,在明确城市群创新发展差异性基础上,以城市群创新极测度为基础,界定集极、孤极和外围等概念,利用地统计学与ArcGIS软件,借鉴文献[15]并根据创新极化效应确定创新极的空间结构分布,从创新极空间位置推移角度全面分析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驱动长三角城市群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期望为中国情境下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2 理论机制分析

2.1 城市群创新非均衡发展影响机理分析

进一步,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发展而言,城市群创新重心显著区别于长三角城市群几何中心,说明存在 “重心偏离”现象。其中,偏离方向即空间中的 “高密度”部位,偏离的距离则为均衡程度[25],说明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发展并非均衡分布。

创新重心是指用区域创新发展质量替代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的重心,即在区域创新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的创新发展力量相对均衡。同时,根据牛顿力学相关定义,如果把该区域创新发展看作是一个质地均匀的介质,区域创新重心的位置与几何中心位置相同。反过来,若区域创新重心与几何中心位置不同,则可以判定区域创新非均衡发展。因此,本部分将根据城市群创新重心与几何中心的差异性对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发展非均衡性展开研究。

2.2 创新极对城市群创新发展的影响机理分析

极化是指事物出现向更高端方向或向更低端方向发展,亦或同时向两端发展使中间层次薄弱的状况[18]。经济极化认为,非匀质的区域禀赋导致经济的不均衡[19],某些地区吸附区域内的资源形成增长极点,其他落后地区则形成另一类较差的极端,由此产生经济极化现象。然而,在区域发展中,创新更易在空间上发生集聚。20世纪90年代,Pierre Mohnen等[20]描述了产业中的技术创新活动聚集现象,并探讨了我国区域的创新极化现象及其形成原因。创新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非均衡发展理论[21],是一个描述创新在国家经济增长中作用的概念。创新极存在聚集与扩散两种效应。聚集从量变达到质变就会产生极化效应,而扩散与聚集过程相逆,在不同阶段二者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将产生不同的效应。创新极在城市群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群经济结构的变化有可能改变特定城市在城市群中的相对地位,向着更加多极化发展。城市群创新极化特征的研究,有利于建立有效的城市群创新资源的集聚模式以及资源有效转化模式,这对实现城市群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创新极的核心作用,促进城市群内创新极的带动效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式中,N 为全部地理区域的专利授权总数;s (i )为i 城市的专利授权量;m 和q (i )分别代表所有城市和i 城市的创新指标值;r 为参数,取值为0到1之间;θ 是正的常数标量,本文取θ =0.5,r =0.5[26]

3.2 指标体系构建

从指标选取来看,以往研究均是通过替代指标测度创新极,大多文献仅使用专利统计数据[22]衡量区域创新活动产出。但事实上,创新极测度还应考虑创新投入、创新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如何综合测评创新极成为研究的重点。此处,借鉴已有文献研究结果[14,23-24],并结合长三角地区实际发展状况,根据创新极作用理论机制及数据的可获得性,从不同维度构建了创新极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区域创新极评价指标

3.3 研究方法

目前,学者们对创新极的测度主要基于计量经济学或数理统计学,采用模型估计和相关检验,从而对创新极进行评价。此处,在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上,首先采用熵值法对创新极多种影响因素进行赋权,然后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创新极演化进行分析。具体如下述所示:

(1)熵值法。权重赋值法主要有主观和客观赋权法两类。创新极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影响因素从不同维度测度了创新极的差异性与重要性。为充分体现原始数据所包含的信息量,并通过各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来构造权重,在此,相较于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更为适用。进一步,熵值法为较常用的客观赋权法。熵代表了该指标变化的相对速度,相对水平由样本均值化后的值来表征,将二者相乘即可测度创新极的值。因此,本文采用熵值法测度创新极影响因素的权重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同时,本文的数据满足该方法所需完整数据样本的要求,因此,采用熵值法测评长三角创新极的综合指标也是科学的。

在课中操作阶段,学生可以使用移动终端扫码获得虚拟共享实训平台上的一切资源,可以参照虚拟拆装过程完成对变速箱实物的拆装,并且在虚拟共享平台上提供实物拆装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的解决方法,以保证实物拆装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实物拆装过程中拆卸下的每一个零部件,在虚拟平台上都有其相应的实体模型及功用、参数等信息,学生可自行获取学习。

(2)空间统计分析法。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作为探讨城市群创新发展的非均衡性与创新极空间结构分布的主要手段,利用地统计分析方法与ArcGIS软件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4 实证分析结果

4.1 长三角城市群创新非均衡发展分析

(1)重心测度模型选择。重心是指物体处于任何方位时各部位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然而社会研究中,区域重心指各区域权重间的拉力平衡点。不同于已有相关文献仅用专利量测度区域创新重心的定义,考虑到各区域创新发展受创新投入、产出、环境等因素影响,本文首先通过用熵值法确定各市创新综合指标值作为区域权重,继而根据各市的地理坐标计算创新重心。区域重心的位置一般用经纬度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1)

第j 年相对于第i 年的重心移动距离可记为D :

同时,根据历年长三角区域创新重心坐标,可由其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表征重心演化规律。计算方法如下:假设(X i ,Y i )为第i 年的创新重心、(X j ,Y j )为第j 年的创新重心,θ 为第j 年相对于第i 年的移动方向,则有:

充电电流是电池的充电速度、效率以及充电电量及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先采用田口法来对5阶充电电流进行优化,得到相应的优化值。

(2)

其中,-180°≤θ ≤180°,以正东方向为0°旋转,逆时针为正,即θ ∈ (0°,90°)表明重心向东北移动、θ ∈ (90°,180°)表明重心向西北移动、θ ∈ (-90°,0°)表明重心向东南移动、θ ∈ (-180°,-90°)表明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式中,(X t ,Y t )表示第t 年区域创新重心的经纬度坐标;G l 表示第l 个城市的创新能力; (x l ,y l )表示第l 个城市的地理坐标 (查阅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得到长三角各市的地理坐标即经纬度坐标)。

(3)

式中,常数R 为111.111,是将地理表面坐标(°)转换为平面距离(km )的系数。

本文选取TW指数对创新极化进行测度,计算公式如下:

表2 长三角地区创新重心移动方向和距离

由表2可以看出,2007—2016年创新重心落在东经120.1913°~120.4948°、北纬31.1019°~31.1822°之间。为了更直观、形象地表征长三角城市群创新重心位置及移动趋势,依据表2中各坐标位置,结合ArcGIS软件绘制图1。

学校应评估医学生的交流能力,并将其作为毕业资格之一。在毕业评估阶段,可以借鉴美国成熟的考核方式,客观结构临床考试法。结合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模拟临床上门诊的高发病例,考核医学生与其的交流及获取信息的能力,作为合格毕业的重要考核[9]。

图1 长三角地区创新重心移动轨迹

由图1可看出,重心点均落在江苏省苏州市的西南部,而按照公式计算出长三角区域的几何中心为 (119.5053°E ,31.1334°N )落入常州市境内。因此,创新重心偏离于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说明以上海为首的东部地区创新能力高于西部,该城市群的创新发展是非均衡的,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同时,创新重心总体上都在由东向西、自南至北移动,逐渐向几何中心靠近,说明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不均衡发展的现象在不断改善。其中2007—2011年创新重心在经纬度上均存在较大波动,明显地向西北方向移动;2011—2016年纬度变化幅度很小,在经度方向上移动较为剧烈,创新重心明显地向西靠近。经纬度的变化说明我国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发展既有东西差异也存在南北差异,各个方向间不断拉扯导致了重心的移动。近年来由于国家针对长三角的规划和战略,使长三角其他各市的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故创新重心不断向几何中心方向移动。

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与优化已成为推动城市一体化发展追求的目标。关于城市群创新发展的空间结构特征,已有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测度[16-17]。事实上,利用区域重心与几何中心的分布特征来测度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也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借鉴物理学相关概念,区域重心是其在区域内空间分布的最直观的外在表现,代表了其发展方向及均衡性。若在城市群创新发展空间中,存在一个能够维持其各个方向上某种属性力量保持平衡状态的点,则这个点就是城市群创新重心。目前,重心理论逐渐成为分析中国区域活动的一种重要方法,重心模型通过在时间经纬度上的变化表示地区间差异的演变过程,用来表征国家或区域发展的方向、区域差异的变化趋势。

4.2 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极空间结构分析

(2)长三角城市群创新重心区位及演变轨迹。创新重心的演变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创新格局变动的直观表现,城市群创新能力在区域中的变化最终都反映在重心的移动轨迹上。根据前文提到的关于重心的测算方法,结合 (1)— (3)式,可计算出2007—2016年长三角城市圈的创新重心及移动趋势,如表2所示。

(4)

近年来,在 “行政区经济”向 “一体化经济”推进的背景下,以对外开放最前沿、行政区划关系最复杂的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城市群创新发展的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且长三角城市群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发展不均衡、整体层次较低等问题。因此,为提升创新能力,完善创新生态,对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极布局优化配置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长江三角洲这一中观层面,选取位于江苏、浙江、安徽的25个地级市及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其中,数据源于2008—2017年江苏、安徽、浙江和上海的统计年鉴,各地级市统计年鉴及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为了测度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极化程度以及极化趋势,根据式 (4),对2007—2016年各地级市的创新极化程度进行测量,同时绘制了极化度的变化趋势图,如图2所示。

图2 长三角地区创新极化趋势

结果表明:2007—2016年,TW值均大于0.5,说明了长三角存在创新极化效应。从整体趋势来看,TW指数呈下降趋势、即存在创新极化效应但该效应逐年递减。同叶磊等[27]测算的2012年之前长三角的经济极化度相比较,可以发现该阶段经济极化度均比本文测算的创新极化度高,但二者变化趋势一致。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长三角各地区正处于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以深刻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阶段,从而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但由于经济增长还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使经济在各地区间差距相较创新更大,故其极化度整体都较高。从图2可以看出,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极化趋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07—2010年,TW指数上下波动、变化幅度较大,说明该阶段扩散效应较极化效应弱;二是2010—2014年,变化趋势较上一阶段缓和;三是2014—2016年,TW指数下降趋势十分平缓,该阶段极化度基本未发生变化,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扩散效应超过极化效应。整体看来TW指数从2007年的0.87857下降到2016年的0.56853,下降了约0.35个百分比,说明近年来由于区域创新资源配置及创新环境建设的不断优化,高梯度与低梯度之间实现空间转移,创新资源不匀质现象逐渐减弱,故极化效应不断减小。

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极空间结构分布分析如下:

(1)创新极空间结构分布分析。随着经济地理理论的发展,创新极被赋予了地理意义。而TW指数仅反映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发展在空间上的极化程度,具体哪些区域为高聚集区域,哪些区域为低聚集区域并未表征出来。根据创新极化效应蕴含的含义,区域极化强调成员偏离均值的分布情况[28]。因此,要研究城市群创新极化的具体分布,本文基于长三角城市群各区域创新综合指标值构建城市群创新极化结构,以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综合指标值的中位数为界,将全局空间分为外围区和极化区。外围区为创新水平较低区域,指标值低于中位数的区域;极化区为创新水平较高,指标值高于中位数的区域。进一步再对极化区进行细分,若两个或两个以上极化区域毗邻则被划为集聚区,即集极;若极化区周围相邻区域全为外围区则为孤立区,即孤极。最后区域被划分为 “集极-孤极-外围”的两极三区结构体系。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具体区域的分布,在上述两极三区结构体系划分基础上,仍可进行细分。例如,以创新综合指标值的3/4分位值为界将极化区分为主极化区和次极化区,同样可按照是否与同类区域毗邻可划分为集聚区和孤立区,由此可得 “主集极-主孤极-次集极-次孤极-外围”的三极五区空间结构体系,该空间结构体系划分可由ArcGIS软件绘图得出。

基于上述空间极化结构划分方法,分别对2007—2016年长江三角洲各区域进行分类,最终构建的 “主集极-主孤极-次集极-次孤极-外围”的三极五区空间结构体系如图3所示 (仅展示空间结构变动较大的年份)。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对深基坑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非常重要,因此,要提高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应注重对深基坑施工管理进行研究。本文针对新形势下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旨在将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深基坑施工管理工作细化,进而提升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水平。

从图3以看出,外围地区基本集中在北翼地区的北部及南翼地区的中西部。极化区大都分布在沿江、沿海、沿运河、沿铁路线地区,其中主集极涵盖的范围逐渐扩大、主导地位的趋势在不断加强,最终零散的主孤极也都分布在各大都市圈的中心。就主集极而言,2007年两大主集极区独立分布在南北两翼;2010年长三角区域仅有一主集极、该集极位于东部江海交汇处、呈小工字形分布;2012年只有一个主集极、该集极仍位于江海交汇处、但形状发生了变化、变为南北走向的一条狭长的城市带;2015年主集极覆盖范围较之前都大、纵贯南北两翼,呈大工字形分布。主孤极数量变多、次集极数量不变但覆盖区域发生了变化、次孤极数量减少,其中合肥升为主孤极、嘉兴为主集极、南通市变为外围区。总体来看,极化区等级在不断升高。

与INS不同,描述舰船甲板挠曲角运动的模型至少为二阶,为尽量降低卡尔曼滤波器的阶数,这里取二阶模型,变形角为σn,相应的变形角速度为ωσn,n=x、y、z,ρ为相应随机过程的反相关时间,则二阶模型为[7]

图3 长三角区域创新空间极化结构演化

(2)创新极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① 沿海地区极化区等级升高、范围不断扩大。沿海地区凭借靠海的先天地理优势、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带来的地区资源配置高效率,具备一定的创新软环境和良好的区域创新能力,故极化区等级升高的同时范围也不断扩大。比如,嘉兴市北与上海毗邻、南与杭州市相接,其利用区位优势并享受对外开放等各项优惠政策,由最开始的次孤极变为了主集极。绍兴市由主极变为次极再变为主极,故导致与其相邻的杭州和宁波也经历了由主集极向主孤极再向主集极的转变。最后形成的一大主集极覆盖区域范围高达7个,整个空间水平较均衡发展,极化区等级升高。

② 沿江地区极化区先扩张再缩小。长江两岸由于地势差异导致创新能力差距较大。其中,长江北岸地区中南通市由最初的极化区变为外围区、剩余各市基本都保持为外围区。长江南岸交通发达且易接收来自上海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故极化区长期存在。镇江市和常州市由于距离上海市较远且应对各项政策相对反应较迟缓,所以创新能力比长江南岸其他市弱一些。因此,镇江市由外围升为次极、常州市由次极变为主极最终再变为次极,导致沿江极化区范围先扩大再减小。

③ 沿京杭运河地区极化区等级升高且数量变多。由于运河便利的水路交通促进了沿线城市的技术交流与进步,因此,沿京杭运河地区外围和次孤极升为次集极区且有次孤极升为主集极,极化区数量变多的同时等级也在升高。

④ 沿铁路线整体极化区变多。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以京沪线、沪杭线为主轴,杭甬线为辅线。京沪线主集极区先扩大再缩小,究其原因还是镇江和常州相较沿线地区发展缓慢。沪杭线沿线的上海市、嘉兴市、杭州市由独立的三个极化区演化为一整个主集极,集聚态势增强。杭甬线路过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主集极区从有至无,同时,自2013年杭甬高铁开通后,三地之间交通更加便利,故主集极区再从无至有。

5 研究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1)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发展存在非均衡现象。从创新重心的移动轨迹能直观地观察到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格局的变动,创新重心一直分布在江苏省苏州市境内,与几何中心有所偏差,说明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发展并不均衡。但创新重心整体一直向西北方向移动,即向几何中心方向靠近,西部及北部的地区创新能力升高拉扯着重心往自身方向移动,说明创新不均衡现象正逐步得到改善。

为提高预测(分类)精度,降低误差,集成学习一般在降低平方偏差和模型方差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但是,一般来说,简单模型具有高偏差和低方差,而复杂模型倾向于具有低偏差和高方差[18]。

(2)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极化效应总体上呈递减趋势,但其结构分布具有共性。基于TW指数定量分析方法,可知2007—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存在创新极化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极化效应呈递减趋势,说明城市群创新资源不匀质的现象正逐渐得到改善。通过构建由主集极、主孤极、次集极、次孤极和外围区五部分构成的创新极化空间结构体系,可知外围均集中在北翼北部和南翼的中西部地区,极化区则分布于交通便利的地区。

(3)长三角城市群各局部区域创新极演化趋势不尽相同。具体表现为:沿海地区极化区等级升高且范围扩大;沿江地区的极化区先扩张再缩小;沿京杭运河极化区的等级升高、数量变多;铁路沿线城市总体的极化区变多。

5.2 相关政策建议

(1)培育新的创新极,建立有效的创新发展模式。培育新的创新极有利于提高城市群整体创新能力,长三角城市群内创新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只有紧邻其周边的城市能接收到其辐射作用。而对于城市群西部及中部地区,需选择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作为培育创新极的发展对象,比如合肥市及南京市,应着力将其发展成为新的创新极,促进长三角城市群中西部地区的创新协调发展。

目前来华留学生生源一直比较稳定, 覆盖面也较广,而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逐渐成为来华留学的发力点,这从排名前10位生源国中可以窥见,他们依次为韩、美、泰、巴基斯坦、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日本、越南、法国和老挝等。

(2)充分发挥极点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其对周边地区的扩散效应。政府应重视以创新极为核心带动城市群内各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扩大极点的辐射范围并增强其辐射强度,发挥创新极对周围地区的技术扩散及带头引领作用。同时,根据创新极空间结构分布的研究结论可知,交通要道沿线处极化区呈现扩大趋势,故可借助交通的便利性进一步发挥极点对其他地区的扩散效应,以促进城市群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3)健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城市圈均衡发展。城市群应加强协同创新,通过极点与落后地区的互补,实现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依据区域的异质性发挥其比较优势,激发各区域潜力。且在现有城市群发展模式下,利用政策平台打破行政区域壁垒,积极重构区域政策的实施方向,实现城市群创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江丽,李子联.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 (2):75-82.

[2]CASTELLS M.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M].Oxford:Blackwell,1996.

[3]骆大进.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打造高水平 “创新极”[J].中国科技论坛,2018 (9):7-8.

[4]陈恒,温源,李婷,等.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从这里兴起[N].光明日报,2016.7.14.

[5]陈烨.从特大城市周边卫星新城转向区域中心城市的蝶变——密尔顿·凯恩斯的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 (12):101-109.

[6]种照辉,覃成林,叶信岳.城市群经济网络与经济增长——基于大数据与网络分析发方法的研究[J].统计研究,2018,35 (1):13-21.

[7]仇怡.城市体系与创新扩散效应的关系——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城市问题,2015 (8):90-96.

[8]GRETHER J M,MATHYS N A.Is the world′s economic center of gravity already in Asia[J].General & introductory geography,2010,42 (1):47-50.

[9]涂建军,刘莉,张跃,等.1996—2015年我国经济重心的时空演变轨迹——基于291个地级市数据[J].经济地理,2018 (2):18-26.

[10]赵海霞,蒋晓威.长江三角洲经济与工业污染重心演变及脱钩机理[J].中国环境科学,2013,33 (10):1911-1919.

[11]王松,胡树华.国家高新区强弱空间极化的演化分析[J].科研管理,2012,33 (3):121-127.

[12]金凤花,富立友,钟伟.都市圈创新能力极化发展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 (10):37-41.

[13]邓向荣,李伟.中国区域创新极化趋势及其特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25 (5):5-9.

[14]邓向荣,刘璇.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创新极化与扩散效应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 (11):16-20.

[15]张春梅,张小林,徐海英,等.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区域经济极化结构演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科学,2018,38 (4):557-563.

[16]牛欣,陈向东.城市间创新联系及创新网络空间结构研究[J].管理学报,2013,10 (4):575-582.

[17]滕堂伟,方文婷.新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空间格局演化与机理[J].经济地理,2017,37 (4):66-75.

[18]赵映慧,修春亮,姜博,等.1990年代以来空间极化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10,30 (3):383-387.

[19]KRUGMAN P.Trade,accumulation,and uneven development[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6,8 (2):149-161.

[20]PIERRE M,CHRISTIAN D,XU SQ.Explaining and estimating propensities to innovate in China in 1993[A].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put-output techniques at montreal[C].Canada,2001.

[21]周密.我国科技创新极化度的区域比较——兼论区域科技和谐度的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 (7):59-63.

[22]王庆喜,张朱益.我国省域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化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 (10):8-15.

[23]王成城,李红梅,韦守明.区域创新极化效应的城市贡献度——基于分解TW指数的空间计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7 (8):94-102.

[24]宋丽思,陈向东.我国四大城市区域创新空间极化趋势的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 (10):100-108.

[25]李秀彬.地区发展均衡性的可视化测度[J].地理科学,1999 (3):254-257.

[26]赵磊,方成,丁烨.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与空间极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 (7):36-43.

[27]叶磊,欧向军,张洵.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极化的驱动力机制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 (2):60-66.

[28]SESHANNA S,DECORNEZ S.Income polarization and inequality across countries:an empirical study[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4,25 (4):335-358.

Evolution Analysis on Yangtze River Delta City Group Innovation Po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Structure

Cao Wei1,2,Xue Qiuxia1,Miao Jianjun2

(1.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030000,China;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 210016,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ructural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pol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structure.Firstly,this paper uses the innovation gravity center model to measure the non-equilibrium of th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On this basis,it uses the TW index to measure the polarization effect of urban agglomeration.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polarization effec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is decreasing in general,but its structural distribution has commonality:the periphery is concentra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north wing and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parts of the southern wing,and the polarization area is concentrated in areas with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The evolutionary trend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s are not the same.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are as follows:the polarization zone in the coastal areas is elevated and the scope is expanded.The polarization zone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region first expands and then shrinks,and the polarization along the Beijing-Hangzhou Canal has risen and the number has increased,and the total polarization area of the cities along the railway has increased.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intend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novat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

Key words: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Innovation pole;Space structure;Evolutionary analysis

基金项目: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极再优化研究” (2018K194C),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极时空演化特征及空间效应研究” (2019M651831)。

收稿日期: 2019-03-12

作者简介: 曹薇 (1983-),女,山西临汾人,博士,副教授,在读博士后;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区域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99.2,F127

文献标识码: A

(责任编辑 柯文先)

标签:;  ;  ;  ;  ;  ;  

空间结构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极演化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