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树斌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科技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快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然而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增长,导致其发展受限。通过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科学、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从而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近些年来新兴的技术之一就是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仅是走在科技前沿的新型技术,同时也广泛的应用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中。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为电气自动化技术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得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与推广工作都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同时使得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也有效提升。
1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概念分析
在展开人工智能技术的有关分析研究时,应当明确,人工智能技术始终都是以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而又融合了多种综合性科学的一项全新技术。其主要通过计算机技术展开全面模拟,切实构建出人的智能,与此同时,实时创建出机器人系统以及专家系统,进一步实现对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操作。人工智能技术具有显著的优点:首先是其技术操作的科学性。该项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巧妙结合,并且全面借助计算机以实现相关操作,因此该项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就呈现出相应的科学性,从而有利于控制人员展开相应的操作。其次是技术应用的价值性。此项技术不仅会全面结合计算机技术,并且能够在整个过程中对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展开自动化检测与控制,从而实现小投入大回报。例如,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限减少人工操作的次数,从而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被降低,同时从根本上减轻对人力资源的消耗。最后则是技术实施的准确性。该项技术在自动化工作中,能够充分结合计算机的各种优势,从而实现对电气设备的精确性控制。比如,有关工作人员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电气设备运行情况展开智能化的检测与处理工作时,能够有效避免人工检测工作中所产生的误差,进而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高效率的开展下去。
2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
(1)生产的准确性提升,误差率降低.电传统的电气自动化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也需要人工参与,而人工参与的误差性较大,容易使得系统发生故障。现阶段电气自动化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程序的自动运行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人工的参与特别少,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误差率。一般来说,只要进行生产的时候硬件没有问题,智能技术所控制的整个系统再说恒产过程中也不会出现误差,这具有较高的准确率。(2)产品性能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得以保障,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控制下,运行的模式规范且统一。由于通过机器设定统一的标准和程序,这就使得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御星魔矢并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整个过程中进行生产的工作规范且重复,使得生产出的产品性能的规范性与一致性得以保障,换言之,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都得以保障。相较传统的技术而言,人工智能技术的抗干扰能力更强,并且其可以通过专业的语言自由的进行修改和设计,对信息和数据的适应性更高。(3)生产成本降低,减少人力资源,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之一在于对传统人力劳动的“解放”。电气的设备操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的工程,其操作的线路特别复杂,所以一旦进行设备的整理和发生故障的时候,都只能通过人工去进行检查、整理、控制和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传统的人力“解放”,其替代品就是计算机智能系统,这使得传统的电气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多种问题都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
3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3.1电气设备操作过程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在过去,电气设备的操作基本上是由人工来完成的,所以操作容易受到个体差异及人为因素影响,常常会发生操作不当的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相关得电气设备不能充分体现其最大效用,也很容易造成一些安全事故。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设备运行中的应用,只需设定相关参数,电气设备就会根据这些设定好的参数自动运行,操作简单,有效的避免了人为因素可能对设备造成的影响,保证了电气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
3.2在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电器产品的设计会涉及到很多流程,其本身就是比较复杂的工程,对设计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设计人员需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的理论知识来进行产品的设计,这就会产生高昂的设计成本,同时会加大设计人员的工作量,设计出的产品实用性也并不是很高。但是在电气设计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传统的人工操作的设计模式被摒弃,设计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的辅助,可以有效地缩短设计的时间,是的电气产品的生产和设计的效率大大提升。
3.3人工智能技术在自动化控制故障诊断方面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对某一种产品、设备或者系统展开科学设计时,往往所采用的模式属于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模式。也就是以往通过实践检验的方法实验,得出机制运行的实际情况,从而设计出最佳的方案。然而,根据相关经验,即便通过此种形式所设计出来的产品或者是系统,往往某些时候也并不是最优良的方案。落实到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整个控制工作中得到愈发广泛的应用,因此相应的设计方法也从传统的人工设计,及时的转变成了自动化设计。一方面,该类型的设计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问题的发生概率,同时注重系统运行的质量以及基本效率。然而,当该项技术投入到了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后,在整个系统的控制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完善和处理。另一方面,智能性技术可以科学高效的总结出系统所发生的问题,并且在实际诊断工作中运用较为先进的技术,使得整个诊断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智能化以及自动化,切实提升自动化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的实际效率,从而解决故障问题,缩短故障诊断、维修时间,这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其还能够从多个方面直接提升电气自动化运行的经济效益。
3.4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
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被广泛应用至企业生产作业中,由于电气控制的难度较大,一旦操作出现问题,便会导致电气控制的运行受到影响,导致企业的生产作业质量较低,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有效提升电气控制的精确度,同时也将改善电气设备的性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生产流程的精准检测,确保产品具有较高的质量。
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为各领域提供了发展的新平台,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构成元素,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则可以消除传统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升电气自动化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双应.试析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07):143.
[2]张裴裴.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07):160.
[3]崔海城.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9(03):190-191.
[4]井萌,古东明.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9(04):175.
[5]谭世威,刘伟丽.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考[J].科学技术创新,2019(02):30-31.
论文作者:蒋树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人工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操作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