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园林”的设计_盆栽论文

谈“中国园”的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2年,由中国花卉协会组团,江苏省参加了在荷兰举办的十年一次的国际园艺大展。在这次展览上,受中国花协委托,我厅首次设计制作的“中国园”,展示了清秀典雅的中国园林艺术和我国各种传统流派的盆景,获得满意的效果。荷兰女王等一行人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中国园”,并连声称赞:“中国园好”。展览期间,到“中国园”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许多参观者在“中国园”内照相、录像。“中国园”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荣获布置设计银奖。

为了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加强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八十年代后期,我国先后组团参加了在意大利、捷克、加拿大、日本、荷兰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的盆景展览。如何通过布置设计,提高展出效果,展示我国传统盆景艺术精华,是摆在设计者面前的难题,作为“中国园”设计者之一,本人想就此问题,结合“中国园”的设计,进行一些探讨。

一、设计形式

对于展览,首先要根据展览内容确定布置形式,力求使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这次展览,为何要搞“中国园”,是有其原因的。

一是中国园林艺术与盆景艺术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园林艺术为盆景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造园所遵循的意境、构图等美学原则,在盆景构图中同样适用,可以说中国园林与盆景艺术是一对孪生姐妹。所以用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园林的造园形式作为展厅设计,对于盆景艺术展览来讲,是比较合适的。

二是追求自然情趣的中国园林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中国园林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为“园林之母”。对喜欢标新立异的外国游客来说,“中国园”本身就起到宣传中国文化艺术的作用。

三是在国外搞展览,由于受到运输、安装、时间、人力等条件的限制,客观上也要求展览设计要轻巧,便于运输,宜于安装。基于上述原因,在设计之始,就确定我国展厅的布置采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在布展材料、色彩、配件等各环节都注意与展览主题相协调,达到相互烘托的作用。

二、布局

“中国园”设在室内展厅,呈长方形。长19米,宽10米,占地190平方米,园内设竹木结构的亭、廊、厅等园林建筑。布置盆景、花木、配以字画,以展览中国盆景艺术为表现主题。

中国园林在空间处理上讲究灵活、随意和多变,常常用回廊、花墙将大园分隔成若干小的景区,每个景区都有各自的表现主题,在设计中我们也运用了这一手法。“中国园”采取园中有园的布局手法,全园用隔断分成三个展区,既增加空间层次,又使展线得以延长。牌坊式的大门高低错落,富有韵律,正中悬挂“中国园”长匾。门前挂一灯笼串,增添了欢闹气氛,仿佛在迎接络绎不绝的贵客。进入大门是第一展厅,也是整个展览的序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依墙而立的半亭。亭内摆放展品,配以楹联,给整个建筑增添了书卷气。半亭右侧山石点缀,花草遍地,香气四溢,象征性地反映了中国园林中自然山水的表征。向右是第二展区。这一展区是亭、廊、厅的组合,突出中国园林建筑的特征。建筑高低错落,形式多样。展区内摆放各种流派的高档精品,有古桩、山石、水旱和微型盆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成为展览的高潮。第三展区主要展出商品盆景,设有洽谈室,室内摆放样品,供客商看样订货,并有一处出口。为了使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全园四周设围墙,墙上开设漏花窗,在园外可见园内景物。

三、建筑形式

园林建筑的造型及群体组合方式,构成园林主要景观。在国外展览,植物材料受到限制,建筑形式就成为主要表现对象。“中国园”主要是通过园林建筑设计,来表现中国园林的艺术风格。牌坊式的大门、攒尖顶的四角亭、歇山顶的厅、壶形门洞、简洁的挂落、栏杆及漏花窗等都成为特意刻画的重点,集中体现了中国园林的建筑风格。虚的栏杆,空透的门窗与墙垣形成虚实对比关系。为了加强线条的美感,屋檐起翘采用了夸张的手法。由于分隔面增加,展线拉长,为展品布置创造了灵活多变的空间。

室内展览不同于室外展览,由于空间的关系建筑的体量不宜过大,全园最高点4.2米,围墙高度2.26米,考虑到游客量较大,参观线路按人口——出口顺序明确布置,线路宽度1.5米左右,可使两人并排同行。

四、材料

由于受到运输、布展时间、安装工具等条件的限制,材料要求轻便、牢固。木材和毛竹则是物美价廉的首选材料。“中国园”的围墙、亭、廊等建筑就是用木料做框架,外贴胶合板或竹片,用毛竹覆顶,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所用毛竹全部刮去青皮,最后刷清漆。

五、色彩及配件

举办展览,色彩是一个重要因素,色彩处理好坏,直接影响展览效果,并为整个展览奠定基调,因此要根据展览内容,确定基本色调。中国盆景以古朴自然、端庄清秀为风尚,色彩处理上我们把握淡雅、谐调,突出主题这一原则。大门为栗色较引人注目,建筑屋顶为黄色竹瓦,围墙涂成白色。这样,大块白粉墙做背景,绿色地毯做底色,红木几架上摆放一盆盆古朴淡雅、风格各异的中国盆景,在浓郁的民族氛围中,又散发出时代的气息,使得整个展厅既不失淡雅,又显华贵。在色彩斑斓的花海中,更觉其清秀。

在中国园林的厅堂馆榭中,大都张挂着古今名人书画,这些字画、匾额、楹联和题字等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本身是一种艺术珍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时,匾额、楹联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人以联想,创造意境。在“中国园”的设计中,也运用了这一手法,园内匾额联对与盆景相切题,大门口“中国园”三字高高悬挂,将人的视线吸引于此,门内迎面则是一幅联对。盆景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本身体现了诗情画意的意境,悬挂过多的字画,反而会有画蛇添足之味,“因此中国园”内只张挂了少数几幅联对。

中国盆景艺术,尤其强调与盆景相配套的几架。为了加强展厅的效果,这次展览也携带了古色古香的红木琴桌、几架,烘托了中国盆景的艺韵。

结语

在国外,花卉生产商和经销商通常借助展览,开展营销活动,推销产品,促进消费。因此,各国普遍重视国际性展览,参展水平很高。我国能够参加国际性花卉园艺展览,对促进国内花卉生产和提高参展水平是大有益处的。“中国园”的设计制作是一种尝试,本身还有不足之处,如布局形式较封闭,建筑细部处理不够精致等,在今后的设计中应值得重视和改进。

中国园鸟瞰图

标签:;  ;  ;  ;  ;  ;  

论“中国园林”的设计_盆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