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利率市场化_银行论文

如何看待利率市场化_银行论文

怎样看待利率市场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怎样看待论文,利率市场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银行的知识是高一《思想政治》下册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教师对银行的知识本来就不大熟悉,学生更是缺乏这方面的感性知识,再加上近几年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更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近期论及金融领域改革诸问题时谈到,我国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利率市场化。这表明,我国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将要加快。什么是利率市场化,为什么要实现利率市场化?人民银行以后怎样调控国家的利率?放开外币利率对人民币的汇率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谈谈对利率市场化的一点看法。

一、什么是利率市场化

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指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

二、为什么要实行利率市场化

第一,作为现代服务贸易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服务业的开放,一直是中国入世谈判的焦点之一。在中美协议中,我国政府已经同意在加入WTO以后,加入以促进成员国相关服务贸易市场的完全开放为主旨的《基本通讯与金融服务协议》。从中美双边协议有关金融准入的内容来看,中国将在2005年前允许外资独资银行经营银行零售业的全方位业务。外资银行在2002年底前向国内企业提供人民币服务;在2004年底前向国内居民提供人民币服务;在五年内我国还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并在获准经营的地域内享受一般国民待遇。另外,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利率已走向市场化,有的银行甚至对每笔货款都有单独定价。即使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存、贷款利率一般由政府规定,但也趋向一定程度的自由浮动。为了切实履行加入WTO的有关承诺,加快与国际接轨,尽快融入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浪潮,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必须逐步实行市场化,根据收益和风险的正比关系优化资产组合,实现经营效益。因此,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加入WTO和使我国金融业融入世界金融业的客观需要。

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对资源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价格必须由市场来确定;各种商品要进入市场自由流通。根据《商业法》规定:我国的商业银行是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金融企业法人。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它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的经营目标。商业银行要做到自主经营,就必须拥有利率调整的自主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担风险、自负盈亏,才有自我约束融的动力。所以,利率市场化是建立现代银行制度的客观要求。

第三,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经营目标是在保证资金必要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效益达到最大化。为了能使商业银行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国家应该赋予商业银行以一定的自主权,让它们能根据自身的资金盈余程度、贷款的不同类型、贷款人的不同风险和资信状况等因素来决定利率。比如,有抵押物品的短期商业贷款,因风险小、成本低,又有抵押品作保证,可以确定低水平的利率。对于那些风险大、资信不易掌握、管理成本高的贷款可认适度提高贷款利率。因此,利率市场化是商业银行实现其经营目标的需要。

第四,利率市场化对于提高社会资金的利用率,促进社会资金的合理分布和流动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利率市场化后,央行如何调控货币市场

建国以来,我国银行的利率一直是由央行统一规定的,利率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之一,在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不论是治理通货膨胀或解决当前的通货紧缩问题,利率是央行运用得最频繁、最得心应手的杠杆。那么,利率市场化后,央行对货币市场的调节功能是否已经丧失?各商业银行是否会各自为政,使银行利率处于无序状态?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应分析影响商业银行利率的多种因素。

第一,利率与利润的关系:利息是利润的分割。在一般情况下,利率应低于资金利润率。利率按照资金供需状况在平均利润率与零利润率区域内移动。如果银行的贷款利率过高,就意味着企业的利润被银行拿走,银行的贷款数量就会减少,迫使银行降息,反之亦然。

第二,利率与物价的关系:利率在通常情况下是由社会资金利润率和信贷资金供求状况决定的,但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时期利率必须考虑通胀率和物价下降水平。物价的上涨和下跌都会使货币资金的实际利率发生变化。随着物价的变动,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会有一定的差距。1985年以后发生的通货膨胀和1996年后发生的通货紧缩,央行根据物价的涨跌幅度,通过提高和降低利率对国民经济实行直接调控,并取得了一定的作用。利率市场化后,央行将由直接调控变为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率等手段进行间接调控。商业银行将根据央行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的物价情况制定存、贷款利率。

第三,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贷款利率要高于存款利率,使银行通过资金运动取得货币增值,这是银行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但是,居民储蓄是居民的一种投资渠道,存款利率过低,居民的闲置资金就会转移到别的投资渠道,银行的贷款就会变成“无源之水”。如果贷款的利率过高,企业的利益就会受损,银行的贷款就会减少。因此,商业银行在确定利率时,只有充分兼顾到存款人、贷款人和银行自身的利益,才能使银行的经营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第四,央行利率和商业银行利率的关系: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央行运用利率杠杆调控经济由直接变为间接。央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再贷款利率、准备金率,备用金利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利率。

综上所述,实行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的利率确定有其自身的规律。只要央行加大监控力度,就可以避免和化解金融风险。

四、如何看待外币利率市场化

央行已经决定,实行外币利率市场化,这是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那么,我国的居民是否可以将人民币自由地兑换成外币存入银行?如果外币的利率提高是否意味着人民币的汇率降低?对外币持有者是福还是祸?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必须先搞清楚外币利率的历史和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币存款利率都高于以美元为主的外币存款利率。所以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反映不是那么突出,那么敏感。但是央行从1996年开始,连续7次下调利率。人民币的存款利率现在为改革开放后的最低点: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息从1989年2月的11.34%降为目前的2.25%,降幅为80%以上。而美元存款利息则一路攀升,一年期美元利息为4.6525%,而且小额美元存款可上浮5%,20000美元以上的大额存款可上浮5个百分点。这样一个月的人民币的存款利息不到美元的1/4,再加上美元汇率预期趋好还可以保值增值。如果人民币能自由兑换成美元,那么人们当然乐而为之。但是,从1996年12月开始,我国是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当前资本账户还没有完全放开。因此,普通居民还不可能将人民币自由地换成外币存入银行。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利率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最重要因素,如果人民币存款利率和外币的存款利率过大,人民币汇率下调的潜在压力就会变成现实压力。根据以上的分析,外币利率放开不能就认为外币的利率会一路攀升。商业银行必然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根据存款和贷款的实际情况总是会有的升,有的降,有时升,有时降。

五、利率市场化将分步推进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指出:“利率市场化将有理论、有政策、分步骤地推进。首先放开外币存、贷款利率、同业拆借和银行间债券利率,接下来准备放开农村存、贷款利率,城市则将逐步提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放开大额存单利率,最后放开其他利率”。为什么要逐步提高贷款利率,笔者认为:商业银行要实现自主定价目前仍受到下列一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第一,我国目前利率的运作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利率的弹性度较小,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它的传导机制一直是用行政手段而不是用经济手段;二是由于投资体制和国企制度改革起步不久,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各经济主体对利率的作用反应还比较消极。例如,有些企业在贷款时,就没有考虑到资产的盈利率和自身的偿还能力。造成虚假的资金需求,导致亏损,最终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三是商业银行本身内控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自主定价的经验积累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四是作为金融市场监管者的央行对利率放开后如何实行更有效的监管,也需要一定的时日。但从总的趋势看,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各项条件正在逐步形成。首先,我国金融机构资金规模逐年扩大,供求关系逐渐平衡,银行存、贷款比例从前几年的贷差转为存差,这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资金面的条件。其次,我国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这为央行公开市场业务和利率市场化提供了操作空间。第三,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微观基础正在改善,各金融机构的商业化改革、国有企业机制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第四,央行的监管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因此,我国一定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目标。

标签:;  ;  ;  ;  ;  ;  ;  ;  

如何看待利率市场化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