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营销;大数据;反窃电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1营销大数据的应用场景分析
大数据技术,其产生的战略意义不是获取更多的数据信息,而是将获取的信息进行专业处理,从海量信息中,精准筛查出与企业服务、未来发展相匹配的信息,将数据转化作为一种产业或是工作岗位,为信息增值,最终实现企业营收。
营销大数据可以应用在生活、生产中的各种场合,涉及到餐饮、医疗、保险、贸易、教育等诸多领域。如外卖订餐平台,通过用户填写的注册信息,圈定用户人群是学生、白领、工人、待业人员等等。
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用途径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有很大差异。通常情况下大数据技术会应用于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广告主做更为精准的投放,挖掘市场需求,为企业发展指引方向[1]。但也有部分公司,忽视平台的社会价值以及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应用大数据杀熟手段,赚取更高利润,或通过买卖用户信息非法牟利,企业丢失用户好感,同时网民对大数据安全性也失去信心。
2我国反窃电检查工作的现状
我国电力系统复杂,形式多样,大部分地区的反窃电检查工作存在诸多不完善因素,难以实现对用户的窃电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从而对偷电漏电风险损失控制效果不明显。为解决传统窃电检查模式下,人员支出大、人为干预、发现不及时等问题,电力企业先后研发出智能电表等设备,通过自动化读取及远程传输等技术,将用户的用电量信息远程传送至电力公司核算系统,再由人工进行监控,将用电信息反馈给用户。此方法极大的节省了传统抄表模式的人力支出,解决了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但用电单位或个人想要通过不法手段偷电漏电,其工序并不复杂,同样会给电气企业带来损失,因此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3反窃电检查中电力营销大数据的应用策略
3.1做好电力营销大数据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建设大数据信息平台,平台对数据执行收集、整理、分析、存储等操作,这些操作都需要优质的硬件支撑,包括收集、分析所用到的计算机及服务器,信息存储所需的本地存储介质和连接的云端存储服务等等,做好平台基础硬件的采购及架设,为大数据反窃电检查打好硬件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是要招募、培养、储备好大数据领域人才,初期做好人才招募工作,确保满足大数据分析及应用要求;工作期间做好人才培训工作,执行动态技术、理念更新,同时做好考核;当今时代缺乏人才,大数据领域更是如此,因此要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提升员工的企业忠诚度,才能在当前环境下做到长远发展。
最后要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数量成爆炸式增长,信息的价值也在不断提升,大数据的共享性要求企业在实现信息共享的情况下,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因此要建立起防护系统、方案以及应急对策,全方位避免因信息泄露造成的损失。
3.2应用营销大数据促进反窃电检查水平提升
3.2.1执行电量数据分类
应用营销大数据手段能够提升反窃电检查的效率及准确性,供电企业应以电力系统统计的数据为基础,同时根据用电客户类别进行分类。如分析不同类别线路的用电特点,应用客户用电负荷曲线波动与实际值进行自动化对比,通过对比数据模式及算法中显现出的差异分析运行中的异常现象,从而判断用户是否存在窃电或偷改线路的行为。
对大数据进行分类时,要求数据分析或参数设置人员了解不同供电线路的特征,避免将外部干扰产生的数值波动现象纳为用户窃电行为产生误判。因此要求大数据系统内接入智能化电力设备返回的用电数据,通过专业人员或自动化系统分析用电系统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在确定问题为用户个人因素造成时,要启动监测方案,收集现场证据,启动法律程序,待执法人员取证后切断供电降低损失。在此过程重要保障人员安全。
3.2.2分析用电数据分析
人员可将近期用电信息与过往收集的用电量进行比对,模拟出近期用电走向,从而能够精准计算出该期间内用户用电量的平均值。此外还要计算概率,计算平均电量和标准之间的插值,通过正态分布表达负荷变化规律,计算平均值与标准差内的概率,最后应用评价函数对用电量变化进行判断,从中筛选出用电波动较大的用户,对其加强监管,分析该用户可能存在的窃电行为类型以及窃电动机,甚至可以有监管人员进入用户内部进行检查,同时收集相关证据。
用电的监察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如炎热夏季企业用户的中央空调会增加耗电支出,如果在夏季企业用电仍保持较小波动,此时可怀疑其是否存在窃电行为。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因为办公场地较小,室内人员较少,在夏季强降雨情况下可能对冷气需求较小,此时用电量降低则不考虑盗窃电可能性之内。
结语
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现代化设备也在逐渐的增多,在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是无法离开电力的,目前在用电量增长的过程中,窃电情况越来越严重,针对当前用电检查中突出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优化检查措施,努力提升检查水平,运用科学全面的反窃电措施,坚决查处和打击窃电行为,保障供电的安全平稳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唐冬来,付世峻,曾文达,华国玉,仇荣,尚忠玉,游传强.基于电网末端智能化的反窃电业务研究与应用[J].电子世界,2018(21):137-138.
[2]楼丹.如何利用大数据模式提高供电企业反窃电效率[J].电子世界,2018(14):174+176.
[3]宋道辉.数据分析精准反窃电[J].农村电工,2018,26(04):13.
[4]黄文住.供电企业用电检查与反窃电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7(27):175+180.
[5]林锐涛.以价值为导向的新型反窃电管理模式[J].农电管理,2017(09):24-25.
论文作者:于铁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数据论文; 窃电论文; 用户论文; 用电量论文; 信息论文; 电力论文; 企业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