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才春艳

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才春艳

苏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当中,比较容易受到环境、地质或者人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工程的造价管理产生波动,出现较多的成本问题,不利于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发展。如何确保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俨然成为了现阶段建筑事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针对于此,笔者主要结合自身的从业经验,阐述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的优化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从多年的实践来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点主要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确立工程造价体系,并进行有效的宏观决策,达到提高施工项目投资效益的目的。然而受到建筑工程自身的条件的局限,即施工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多变等方面的局限条件,在实际实行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管理问题,制约工程经济效益的发展。面对此种情况,从事于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地认清现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利用相关的优化对策予以解决,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1 建筑工程实行造价管理的意义概述

建筑工程实行的造价管理可以有效贯穿于施工的各个阶段当中,如从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到项目竣工验收阶段,都可以实行造价管理。从本质上来说,实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在于对建筑工程的各个建设阶段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避免某一施工环节出现成本问题,给建筑事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

而通过合理的造价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投资方与施工方的经济利益不受损,最重要的是,还可以从根本上规范与约束建筑行业的市场秩序,避免出现价格混乱、管理不严的情况。除此之外,建筑工程实行造价管理也可以成为国家实行经济管理与体现宏观调控的间接手段,确保国民经济的产值可以维持到合理波动的范围内。

2 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合理的投资决策依据

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是实行造价管理的前提条件。可以说,投资决策阶段做出的一切决定会对后期的造价管理水平和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一旦投资决策阶段存在决策依据不合理的现象,势必会对后续的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从现阶段建筑工程的投资决策现状来看,多数工程都会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过度重视全周期成本控制,而比较忽略成本决策方案的合理制定,使得工程建设项目尚未与实际施工情况相联系,缺乏实际性与合理性[2]。

2.2 缺乏严谨的项目预算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都会在正式施工之前完成预算工作,为了确保后续的施工造价可以控制在合理的波动范围中。然而,从实际的预算管理来看,常常会出现建筑工程项目预算与审批预算差距甚大的现象。后期往往需要不断地修改、多次审批才可以达到预期的管理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此一来,严重延长了工程的竣工时间。

2.3 缺乏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环节

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多数建筑工程在造价管理方面仍在沿用以往的静态管理,主要以微观调控为主,与现行的市场经济制度严重相悖。市场经济要求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方式应该以动态管理与宏观调控为主,实现全过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从现阶段的管理效果来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并未有效地应用市场经济的管理职能,很难找到一个部门对项目全过程造价进行针对化的管控。

3 优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重点对策

3.1 做好工程前期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做好工程前期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分别为:第一,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确保收集内容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第二,科学合理的编制投资预算;第三,积极引入竞争机制,规划与完善招投标制度。

就第一点来说,工作人员应该做好项目的投资预测,细致化地收集好相关的数据资料,如工程的建设位置、所处环境的地质位置等,切实地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

在此基础上,科学性地分析工程项目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合理地分析施工过程容易出现影响造价管理的干扰因素,并做好防范措施,确保编制投资预算的合理性。最后,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完善招投标制度体系。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设计方法,减少工程项目在正式施工中的不必要投入,将造价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为后期的造价成本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2 实行造价全过程动态管理的模式,确保造价的真实性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造价管理手段,全方位地实行造价全过程动态管理模式,并根据“量”与“价”分离原则,对本工程现行的定额进行合理的修改与制定。工程的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将工程涉及到的一切物价信息进行汇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具有动态性的网络结构,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互的要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完善的物价信息网络是确保工程造价管理得以顺利实行的基础,具有一定的推行意义。与此同时,在计价方式的选择方面必须要摒弃原本多种计价方式并存的情况,可以适当应用“实物量法”作为主要的计价模式,核算工程施工的直接与间接成本,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3]。

3.3 严抓实干、合力推进,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施工阶段必须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严格把关施工阶段的各项流程工作。首先,造价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施工合同的制定内容与要求,合理地选择施工材料及设备,确定材料及设备的用量和涉及到的价格。其次,针对设计变更问题,必须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施工合理地进行变更设计,避免部分单位出现通过变更设计来提高造价情况的事情。最后,面对建设过程存在的风险因素,必须事先严格把控,做好各项防范措施。

结论: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造价管理问题,相关人员必须及时地采取相关的解决对策予以解决,彻底消除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不受损。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造价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立足于本工程实际的施工特点进行合理管理,结合建筑工程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进行预先防控,防止后期施工中出现严重的成本损失,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斌.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四川水泥,2015(11):219.

[2]王莉.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价值工程,2014,33(15):106-107.

[3]王晓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内蒙古水利,2014(03):155-156.

论文作者:才春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  ;  ;  ;  ;  ;  ;  ;  

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才春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