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会背景下家庭档案建设路径探析论文

智慧社会背景下家庭档案建设路径探析论文

智慧社会背景下家庭档案建设路径探析

王 晖 王嘉欣

摘 要 智慧社会是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对个体的生活环境、行为方式乃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而记录家庭成员日常生活的家庭档案对个人成长、家风建设、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文章从家庭档案的内容、管理、存储和利用三个方面分析了智慧社会对家庭档案建设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建设家庭档案的对策建议,希望对家庭档案的建设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智慧社会 家庭档案 家庭档案建设

家庭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越来越受到档案界的重视。建立完善的家庭档案对形成良好的家风有重要意义,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而形成良好的家风离不开家庭档案的助力,所以如何实现家庭建档的进一步发展是一项重要工程。家庭档案经过近些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随着智慧社会的发展,家庭建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这种问题是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所以要用发展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因此,探索智慧社会背景下家庭档案建设的新路径势在必行。

一、相关理论概述

1.智慧社会的内涵及特点。2009年2月24日,IBM提出“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认为“智慧地球”建设可以推动中国21世纪的经济转型,使中国实现更智能化的社会,并建议中国可以优先建设智慧电力、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供应链、智慧银行等六大系统。之后,我国“智慧”系统建设的序幕正式拉开[1]65-67

目前,智慧社会还是一个“进行时”,并非“完成时”。智慧社会是通过发展不断推进的过程,目前学界关于智慧社会还没有一个明确、完整的定义。张薇[2]80-81(2018)认为推进智慧社会建设需要智慧技术、智慧经济以及智慧政务。王俊[3]61-63(2018)在其文章中指出智慧社会是包括了智慧政府、智慧城市,是大融合的社会形态,是由智慧政府、智慧城市、智慧产业发展到智慧社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此外,还指出智慧社会的愿景是“城乡大融合、人与自然融合、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融合”。汪玉凯[4]62-63(2018)认为智慧社会具有生态链,包含“六智”,即智能治理、智慧产业、智慧商务、智慧服务、智慧生活、智慧生态。于世梁[5]68(2018)认为互联网是“智慧”的纽带,无论是智慧的电力、智慧的医疗、智慧的交通、智慧的供应链、智慧的银行、智慧的城市乃至智慧的社会,都需要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智慧交通、智慧电力、智慧银行、智慧医疗等“智慧”的基础设施,是构建智慧社会的基础。

由此总结,智慧社会是高度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社会,基本特征是在数字化基础上实现万物感知,在网络化基础上实现万物互联,在智能化基础上使社会更加智慧[6]27

2.家庭档案的内容及作用。家庭档案是对家庭成员有关的各种记录。例如,家庭成员的成长记录、工作记录、社交记录、出行记录、健康记录等,为了全面地包含各种相关记录,把这些记录统称为家庭档案,即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形成可归属个人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7]83。由此可见,家庭档案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而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只是没有被挖掘、整理出来。家庭档案作为一种资源,就在身边,只要用心发现,稍加整理便可从中受益。

(1)家庭档案的内容。家庭档案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取决于家庭成员的价值判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社会阅历,对同一件事、物的价值判断难免千差万别。从这个角度考虑,家庭档案的内容不应该被量化,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家庭应该根据自家的实际需要,不断摸索、形成自家的家庭档案内容及建档方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也应该借鉴比自己做得好的方面,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总之,应该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同时,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家庭档案对整个家庭而言也非常有益。一方面,保持良好的记录习惯、归档意识可以使生活变得有条理;另一方面,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形成温馨的家庭氛围。倘若家庭档案建立的比较完善,对后代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不仅可以使后代对家史有详细的了解,对良好家风的形成也有重要意义。家庭档案是一个家族的血脉和灵魂,晚清名臣曾国藩将自己成功实践的原始记录材料保存下来,为其后代留下了不同凡响的发迹精神财产和文化遗产。富厚堂是曾国藩故居,在富厚堂馆藏文化的影响下,曾氏家族人才辈出。据有关方面透露,曾氏后裔有较高名望的学者达300余人,遍布政治、经济、文化、史学、艺术、工程、医学、商学等领域。这样显赫的家族,在近代中国是极少有的,可以说是曾国藩的家教思想以及富厚堂的家庭馆藏所产生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成就了这个家族。可见,家庭档案对家庭、家族有重要的影响。

案例3:“打狼”。思考:文中植物、鹿、狼的数量是如何变化的?你认为狼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好鹿?

(2)家庭档案建设的重要性。物质决定意识,人们的物质生活在不断地改善,绝大多数民众的生活已经达到小康水平,随之而来的是对精神文化不断加强的需求。近几年,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也反映了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不断加强。家庭档案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家庭往往是心灵的港湾,对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家里有比较完善的档案材料,并加以有效利用,发挥其价值,对个人的心灵健康势必有积极的影响。此外,家庭档案还可以带来归属感,一家人团聚的时候,翻看整理好的家庭档案,一起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会让人感到温暖,增加生活的幸福感。

进入姑苏院子王府形制的大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山水照壁,引人入胜,但是作为景观空间序列伊始,又把院内景观先藏住,含蓄委婉。绕过照壁,视野开阔起来,是“一池三山”的景观格局,把自然山水的形态、风水中的风和气引入这个入口空间中。

家庭档案对个人成长有重要影响。家庭档案可以记录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涵盖不同人生阶段方方面面的经历。这种记录具有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对个人来说有不可预估的价值。此外,家庭成员独特的人生经历相互之间也有教育意义,可以起到激励、警示的作用。如今,越来越多人患有抑郁症。比如,文艺工作者乔某,虽然物质生活富足,但由于精神上的需求得不到合理地释放和满足,最终发生悲剧,一方面是自身生命的过早结束;另一方面也给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这也给大众敲响了警钟,不仅要身体健康,心理和精神健康也很重要。家庭档案可以给个人带来归属感、存在感、幸福感,在事业上遭遇不顺时,家庭永远是坚实的后盾,可以通过家庭档案回忆先前取得的成就,作为继续前行的动力。总之,建设家庭档案可以使个人受益无穷,享用终身。

通过研读家庭档案相关方面的文献,可以发现不同的学者对家庭档案的分类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例如,王学文[8]5-6(2007)把家庭档案按照具体内容分为家谱类、家史类、日记类、自传类、成绩单类、荣誉证书类、以及照片类,共有七类。蒋卫荣[9]14-15(2003)把家庭档案分为证书类、照片类、发票及附件类、收藏类、家史类、综合类,共六大类,经过对比发现,不同学者对家庭档案的分类各有不同,但总体上差异不大。通过对比各种分类方法,笔者更认同周晓英在《档案信息论》中对家庭档案的分类,具体包括:证书类、家史类、票据类、保健类、文书类、社交类、资料类、音像类、收藏类、荣誉类,共十类。这种划分相对全面,涵盖了其他学者所提到家庭档案应该包含的内容,而且在每一种大类后列举了具体的小类,让家庭档案的分类更加具体,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分类法。文章后续的分析会结合这种分类法展开。

川端康成将女性当作是圣洁的化身与纯洁爱情的象征,对少女美的执着与追求,使其成为审美的主体,并且毫不掩饰地对这种美进行赞誉与褒奖。作者还会将女性的美当作是现实社会中的精神救赎者,因此展现出女性的生命意义与价值,《睡美人》将女性生命的意义表现得淋漓尽致,并诠释了女性的价值,男性崇拜与敬畏此种女性特有的救赎意义,这也让其作品具有了更为深刻的理性探索价值。

1.城市公共绿地少,且分布不均,中心城区公园绿地面积17.0hm2,人均公园绿地仅为1.3m2,居住区无大型公共绿地。城区内已建成的两处公园,服务设施尚不完善,不配套。缺乏形式美、自然美、意境美;街头绿地少,没有形成街头小环境。

反映到的家庭档案上,意味着家庭档案中票据类档案、保健类档案更多的来自于数字档案。其次,社交类档案中往来书信类的档案正在快速减少,互联网背景下,社交软件多种多样,例如,双微一博、电子邮箱等,正在快速替代纸质书信。另外,智慧社会还会对文书类档案中类似于创作手稿类、日记类、回忆录类的档案以及其他资料类档案中书报刊物的剪贴产生影响:互联网让办公环境更加简洁高效,更多的作者选择在电脑上进行创作和编写,不仅编辑简单,修改也更加灵活,还能节约用纸。人们可以在智能手机上安装各式各样的新闻客户端,例如央视新闻客户端、搜狐新闻、凤凰新闻等,可以浏览各式各样的新闻。与传统的报刊杂志相比,信息量更大,自主性、时效性更强,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浏览,省去了传统纸质载体不便携带的麻烦。智慧社会对音像类的家庭档案也有不小的影响,录音笔、U盘、网盘逐渐替代了录音磁带、光盘,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可操作性更强。如今自媒体发展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社交平台记录和分享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例如,通过抖音、微视、微博、微信等客户端进行短视频拍摄、记录。

成熟的家庭档案对社会,乃至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曾国藩的家书》内容极其广泛,大到经邦治国,朝政事务,治学修身;小到家庭琐事,事无巨细,无不涉及。这对研究晚清历史具有重要价值。还有左宗棠的《家书》、李鸿章的《尺牍》等都成为重要的历史文献。家庭档案也可以成为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祯一生写了40多本日记,不下800万字,每天都要记下天气阴晴、风力级别、气温高低以及相应的物候,他的日记成为研究几十年来气象变化的宝贵资料[11]45。总之,建立家庭档案,不仅对丰富社会档案资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还是社会记忆、国家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智慧社会对家庭档案建设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只见知识本位,不见知识本质”是中学一线教学的典型瓶颈现象,教师在生物学教学的过程中更为重视知识表层的了解、识记与理解过程,而常常容易忽视知识背后的学科本质、逻辑方法与思维体系等[6]。深度学习的达成要求中,明确需要掌握学科知识内容中更为深层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采用逻辑关联的教学方法展示思维逻辑、凝练知识体系、升华学科方法并品读科学精神等。此时,教师就应当突破教学过程造成的碎片化与孤立化的局面,采用逻辑化的主线教学使学生将知识间进行良好地关联,实现学科内容的延伸铺展与核心本质的熔炼与品悟。

1.家庭档案组成内容更加丰富。家庭档案的内容源于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社会大环境对个体的生活方式具有重大的影响,智慧社会背景下家庭档案的内容与以往相比变得更加丰富。例如人们的出行方式中,以前乘坐公交车是人工售票,后来是自主投币,如今已经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扫码支付。相应的凭证也经历了从人工手写到电脑打印,再到现在的电子凭证,逐步实现了票据凭证的数字化。

选择哪一种教学模式,取决于课程建设团队的建设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条件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之间也会互相影响。比如想让自己的课程对所有社会大众开放,常规慕课模式就是最适合的选择,教学内容以通识性的内容为主,多数人文社科类的课程适合于采用常规慕课形式。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更适合选择私播课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或翻转课堂开展教学,多数自然科学类课程适合于采用该教学模式。而选择线上线下双师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考虑技术网络、教学设备等一些条件因素。

智慧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高级的智能社会形态,其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智慧社会与信息化息息相关,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度融合的社会[12]118。智慧社会对家庭建档的影响体现在对家庭档案组成内容、管理方式及存储和利用三个方面。

2.家庭档案管理方式更加多元化。家庭档案管理的主体包括政府、家庭以及商业化服务提供者,具体内容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在管理过程中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方便利用的原则[13]。智慧社会背景下,互联网迅速普及,云计算技术广泛应用,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并日趋成熟。家庭档案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涌现出不少数字化家庭档案的新类型:数码照片和音视频材料、数字化文本和家谱材料、网络即时存储信息材料等[14]。此种情况倒逼家庭档案的管理方式更加多元。例如,在家庭档案材料收集的过程中,对信息价值的筛选能力以及及时收集信息的要求更高;整理方式更加多元,不再只是单一的装盒进柜,可以通过计算机、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进行整理;保管和利用的方式更加多元,不仅可以本地保存,还可以异地保存,随时查阅和利用不再困难。

3.家庭档案存储和利用更加便捷。家庭档案除以传统的纸质和实物的形式保存外,智慧社会背景下家庭档案的载体更多的由实体转向虚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保存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对于传统的纸质档案材料,应该有固定的、安全的存放位置;家庭档案中的数字档案可以保存在电脑、手机、移动硬盘、云空间等,既节约了人力、物力,也节约了空间。不仅避免了以前的单一存储方式,还可以进行多处备份,防止意外发生带来的档案毁损。家庭档案的建设,不是仅仅停留在当代,而是一个世世代代绵延不断的过程,先辈留下来的纸质档案材料,应该保证其安全不被损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进行适当地数字化备份,以防发生意外,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三、智慧社会背景下加强家庭档案建设对策建议

1.强化归档意识,及时保存有价值的数字档案。智慧社会背景下,家庭档案的内容更加丰富,来源更加多样,如何及时保存有价值的记录显得尤为重要。对个人来讲,心中要有建档意识、归档意识,要培养对档案的敏锐性。对于自媒体平台和社交平台,要开发并强化软件的提醒记录功能,及时提醒使用者进行相应的记录。另外,还要加强数据合并功能的开发。例如,支付宝提供给用户的账单功能,使用者可以进行具体的消费记录查询,了解某个时期的具体消费情况等。笔者认为还可以进行优化,例如提供账单导出的功能,方便使用者进行专门的保存,记录生活,形成家庭档案。

2.规范建档工作,加强档案管理。在家庭档案的管理过程中,要坚持真实性原则,保证家庭档案的内容真实可靠;要坚持安全性原则,纸质记录以及数字档案的存放都要以安全第一;要坚持灵活性原则,管理方式要灵活,可以寄存在政府机关,也可以进行商业托管,保存在家里当然也是可行的。纸质载体和数字档案的管理也应该采用灵活的方式,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坚持动态性原则,智慧社会背景下,信息从被动产生到自发产生,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档案产生,所以管理上要及时有效。更要坚持方便利用的原则,对家庭档案进行更好的管理就是为了发挥档案具有的价值,无论是纸质载体档案还是数字档案,都应该进行有逻辑的整理,方便日后查找利用。此外,加强档案管理应该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从收集到整理,再到保管和利用,每一个步骤尽可能做到严谨和规范,如此下来,家庭档案的管理便是水到渠成。

3.保障档案安全,加强档案利用。数字档案的发展虽然丰富了家庭档案的内容,便利了家庭档案的管理和利用,但是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纸张的稳定性较强,历史文献的留存证明了使用纸张记录信息的可靠性。智慧社会背景下,数字档案越来越多,如何避免数字信息发生丢失、失真和不可用的情况是一项重要工程。磁性、光学载体存储密度高,一张光盘的丢失可能意味着上千份档案的丢失;网络的四通八达在为合法利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修改、删除、泄密等非法利用提供了渠道,可以说信息时代档案安全保护的难度加大[15]337。所以要格外重视备份的重要性,防止意外的发生导致设备的毁损和丢失。

智慧社会是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对家庭建档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家庭建档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智慧社会意味着信息社会、网络社会,会使家庭档案分散化,一是个人有价值的家庭档案在网络本身的分散化;二是个人在某个网站本身足迹的分散化[16]18;另外还要防止遭受网络病毒和黑客的恶意攻击。尽管有风险,仍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毕竟智慧社会给家庭档案建设带来的机遇是大于挑战的,不能因为有风险就裹足不前。因此建设家庭档案应该拿起新时代的“武器”,朝着智慧化方向发展,迈向档案事业的“2.0”时代。

参考文献

[1]于世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智慧社会建设[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8(3).

[2]张薇.多渠道推进智慧社会建设[J].人民论坛,2018(16).

[3]王俊.从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到智慧社会——智慧宜昌一体化建设实践探析[J].电子政务,2018(5).

[4]汪玉凯.智慧社会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8,20(2).

[5]于世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智慧社会建设[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8(3).

[6]李梅,汤志伟.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风险表现、分析及防范研究[J].电子政务,2019(4).

[7]樊华荣.谈如何做好家庭建档工作[J].兰台世界,2012(S1).

[8]王学文.大力普及家庭档案 推动和谐社会建设[J].兰台世界,2007(20).

[9]蒋卫荣.家庭档案及其管理[J].中国档案,2003(12).

[10]刘金元.富厚堂的特色家庭档案[J].档案学研究,2010(2).

[11]相涛.家庭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途径[J].兰台世界,2006(2).

[12]李超民.智慧社会建设:中国愿景、基本架构与路径选择[J].宁夏社会科学,2019(2).

[13]夏伟伟.家庭档案管理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8.

[14]胡玲巧.信息化背景下家庭档案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3.

[15]王英玮,陈智为,刘越男.档案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6]周静.浅议家庭档案的新特征及建设路径[J].档案时空,2017(4).

On the Path of Family Archives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mart Society

Wang Hui,Wang Jiaxin

Abstract Smart society i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which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individual's living environment,behavior and even on people's daily life.Family archives,which record the daily life of family members,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ersonal grow th,family tradition build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good social atmosphere.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hock and influence of smart societ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archives from three aspects:content,management,storage and utilization of family archives.On this basis,it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archives,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family archives.

Keyword s mart society;family archives;family archives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G275.9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9-04-18

★作者简介:王晖,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档案信息管理;王嘉欣,湘潭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档案现代管理。

标签:;  ;  ;  ;  

智慧社会背景下家庭档案建设路径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