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内分泌科降糖药物的使用合理性探讨论文_范小玲1,刘德承2,罗卢萍2,谭浩文2,张筱敏2

范小玲1 刘德承2 罗卢萍2 谭浩文2 张筱敏2

(1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肿瘤科 广西 梧州 543002)

(2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临床药学室 广西 梧州 543002)

【摘要】 目的:探讨我院降糖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药物利用指数(DUI)、DDDs作为分析判断药物利用情况指标,并对糖尿病合并各类心血管疾病用药倾向性进行探讨分析。结果:共抽取处方708张,使用降糖药物13种,其DUI≤1。伴有心血管疾病的处方有377张,其中伴高血压的处方有143张,伴血脂异常的处方有161张,经方差分析其两种患者使用的各类降糖药物组成后发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其胰岛素使用量的组成存在差异。结论:我院使用降糖药物基本合理。糖尿病合并不同类型心血管疾病降糖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降糖药物;药物利用指数;DDDs;心血管疾病;用药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160-02

心血管疾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首要原因,约6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所以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变得极为重要[1],如何综合应用几大类降糖药有效调控血糖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及其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统计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内分泌科降糖药物的使用数据及有关降糖药物的所有处方708张,并根据诊断从中抽取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的377张处方,由此进行分类、排序、筛选、合并统计等处理。

1.2 方法

将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科室、诊断、用药、出院时间等)输入医院电子系统筛选出所需处方,将诊断、降糖药物名称、使用剂量、总用药量等输入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按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用药总天数,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DUI,当DUI<1为合理用药,为DDDs排序并讨论分析结果。根据统计结果分析糖尿病伴心血管疾病用药倾向极其合理性。计算公式:DDDs=总用药量/该药的DDD值,DUI= DDDs/用药总天数。DDD值取至《临床用药须知》(2000版)[2]、《国家基本药物》、《新编药物学》(第16版)[3],新药则按药品说明书确定剂量,部分药品参照临床常规剂量。统计糖尿病合并不同类型心血管的降糖药物使用频度,参考相关治疗指南判断其用药倾向合理性。

2.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男性406人,占57.3%,女性302人,占42.7%,年龄最大89岁,最小8岁,平均年龄56.3岁。

2.2 药物利用指数情况

本医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内分泌科使用口服降糖药物11种,胰岛素5大类,DDDs、DUI值排在前五位的是:短效胰岛素(DDDs:6455、DUI:0.89)、瑞格列奈片(DDDs:6275、DUI:0.72)和速效胰岛素(DDDs:5288、DUI:0.96),二甲双胍(DDDs:4649、DUI:0.87)中效胰岛素(DDDs:4225、DUI:0.59)。

2.3 糖尿病伴心血管疾病用药情况

708份糖尿病患者处方中有304份是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处方,将伴有一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分为两大类患者,统计分析该两类患者其所用胰岛素、医嘱例数、所占比例,经方差分析后发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其胰岛素使用量的组成存在差异(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3.1 药物利用指数情况分析

DDDs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短效胰岛素、瑞格列奈片、速效胰岛素,说明本院内分泌科住院区糖尿病用药以这几种为主。各降糖药的DUI≤1说明临床用药符合规定用药剂量。

我院内分泌科接收的糖尿病患者病情多较为严重且大部分并发其它疾病,而短效胰岛素可以起到短时间内控制患者高血糖的效果,所以DDDs排序第一的是胰岛素类注射剂。并且短效胰岛素体内半衰期短,在患者血糖值恢复至正常范围后一般会因代谢而失去效用,避免了因胰岛素作用时间过长而出现低血糖的症状[4]。

排名第二的瑞格列奈片瑞格列奈是一种餐时血糖调节剂,主要通过抑制胰腺β细胞ATP敏感的钾通道起作用,特异性地恢复胰岛素早期分泌时相,降低餐时血糖高峰。对患有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使用非常安全有效[5],且长期服药后还可明显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2型糖尿病的较为理想的降糖药物。瑞格列奈主要副作用为低血糖和胃肠道反应,偶有一过性的肝脏转氨酶升高和轻微的体重增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格列美脲等少[6]。

综合前五位排名可以看出,我院降糖药主要有3类:胰岛素、相关酶抑制剂、磺酰脲类、双胍类等。它们的应用情况基本与国内医院的总体用药情况相符,符合我国降糖药的用药原则,做到了有效、安全、经济用药。综上所述,我院内分泌科降糖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3.3 糖尿病伴心血管疾病用药分析

2型糖尿病伴发的的各类心血管疾病的是2型糖尿病患者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由表2得知,糖尿病合并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疾病多采用口服降糖药+短效或速效胰岛素联合中长效胰岛素进行治疗。而应用预混胰岛素治疗是近年治疗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的趋势。与传统短效或速效胰岛素+中长效胰岛素相比较,预混胰岛素起始治疗具有更加接近生理性胰岛素模式、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的优点,特别是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在此基础上还具有使用更加灵活、方便、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的优势[7]。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使用不用类型的降糖药物其疾病的转归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张薇等所做研究发现:在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BMI<30),使用格列美脲治疗的心血管安全性优于其他磺脲类药物(格列本脲和格列齐特)[8]。说明,对于糖尿病合并不同类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其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使用应该有所区别。而本实验得到的数据经方差分析后得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其胰岛素使用量的组成存在差异(P<0.05)。而为什么存在这个差异,其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这一结果也为糖尿病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马金鹏.糖心通干预糖尿病心血管重构影响糖尿病心脏病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

[2]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33-553

[3] 陈新谦.新编药物学.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51-663.

[4] 范琳琳.赖脯胰岛素与短效胰岛素在强化治疗中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0

[5] 潘长玉;朱禧星等.新型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瑞格列奈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9(6).923-925.

[6] 瑞格列奈临床试验协作组.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3).1251-1253.

[7] 李晓艳.基础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与安全性临床比较[D].广第三军医大学.2009

[8] 张薇.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安全性的系统评价[D]. 广西医科大学.2013

论文作者:范小玲1,刘德承2,罗卢萍2,谭浩文2,张筱敏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0

标签:;  ;  ;  ;  ;  ;  ;  ;  

某院内分泌科降糖药物的使用合理性探讨论文_范小玲1,刘德承2,罗卢萍2,谭浩文2,张筱敏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