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桥梁安全性与桥梁养护成本论文_李晓云

刍议桥梁安全性与桥梁养护成本论文_李晓云

河南朝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安阳 45655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在2O世纪70、80年代修建的公路桥梁,还在肩负着十分沉重的交通荷载及繁重的交通量。随着我国公路网日趋完善,一些旧桥的维护加固任务越来越艰巨,并成为公路交通部门的工作重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国通车公路里程的迅速增加,与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桥梁总数大大增加,危旧桥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如何确保现代桥梁的安全运营是公共养护管理部门所以面临的难题之一。由于我国在桥梁加固方面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所作的加固设计也大多是参照现行桥梁规则而进行的,鉴于新旧桥梁在使用状况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造成部分加固维修存在较为严重的盲目性、片面性,甚至危及桥梁的安全运营。

关键词:桥梁设计;安全性;耐久性

1 桥梁安全性与耐久性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交通建筑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交通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建设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桥梁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公路的运输负担,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更加方便、快捷的通道。同时,公路桥梁工程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满意度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我国从上世纪末开始对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开展研究,这些研究大多偏重于对材料和结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对总体构造和细节处理方面的研究较少。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与常规的结构设计有着本质的区别,目前需要努力将耐久性的研究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发展。鉴于越来越多由于桥梁设计耐久性不足导致的严重损失,国外的许多研究机构近年来十分重视提高结构物的耐久性并将其作为重要的设计原则,统一考虑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构造细节,强调使结构易于检查、维修,以保证桥梁的安全使用、尽可能地减少维修费用,取得了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实际上,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都表明,结构耐久性对于桥梁的安全运营和经济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2我国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现状分析

近年来,公路沉降、桥梁坍塌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的发生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这是由于日益繁重的交通量及大量超载车量的运行不仅加快了道路病害产生,也加快了桥梁病害的发生,使桥梁的寿命大大降低。另外,从公路桥梁养护情况看,被动性、突击性和单纯以路面为中心的粗放型养护模式较为普遍,而及时、快速、规范的预防性养护少而又少,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养护技术力量薄弱

桥梁结构复杂,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在路桥检测过程中,技术人员不能客观全面检测和记录路桥的病害及其运行状况。尽管在养护技术人员配置中,配备有专门的路桥工程师和技术员,也配备了路桥检测设备,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不能准确描述和判断路桥性能,且对一些病害处理不当,造成路桥的管护缺乏科学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各养护管理部门虽然均配备了专职路桥养护工程师,但是对于所管养的路段较长,桥涵数量较多,桥梁养护工程师的数量不能满足养护、检查和维修工作的需要;如果各种专项维修工程一开工,路桥养护工程师既要组织维修,又要搞好路桥检查、档案整理等工作,使各方面工作大受影响。

2.2对路桥的耐久性重视不够

路桥病害普查统计的病害数量较多,由于受养护经费的限制,目前进行的维修工作主要是针对影响承载能力方面的病害进行维修处治,而对于影响耐久性方面的病害维修却远远不够,如宽度较小的裂缝、钢筋锈蚀和混凝土碳化等病害。任何工程从状况良好到出现病害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受混凝土是一种耐久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的影响,忽视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由于混凝土碳化和钢筋锈蚀等原因引起的结构破坏问题非常重要。因此,及时对路桥病害进行维修,能有效阻止病害的继续发展,延长其使用寿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

2.3路桥技术档案不够完善

由于历史及档案管理方面的原因,档案资料不够齐全规范、技术状况不明确等。一方面是由于变更技术资料的归档不及时,第一手资料难以掌握;另一方面是由于历史及管理方面的原因,在移交和多部门管理过程中造成资料不规范或缺失现象;再一方面是对路桥的各种检查检验、路桥病害处理资料不齐全等。

3 桥梁设计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对策

3.1重视提高桥梁的安全、耐久性问题

桥梁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受到自然环境诸如风吹雨淋、甚至地震等的日益损害,同时更多的是承受着超重车辆、超载等人为因素的使用甚至破坏。而建造桥梁的建筑材料也有自身的使用寿命,随着时间推移,桥梁的整体性能也会逐渐退化。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与没有进行合理的耐久性设计有关,这也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桥梁的耐久性问题。不但要重视提高结构物的耐久性并将其作为重要的设计原则,还要统一考虑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构造细节,强调使结构易于检查、维修,以保证桥梁的安全使用、尽可能地减少维修费用,取得了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3.2要重视对疲劳损伤的研究

影响桥梁疲劳寿命的因素很多,包括混凝土的碳化、钢筋锈蚀等等,其中超载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超载会使桥梁疲劳应力幅度加大、损伤加剧,因此超重车辆过桥前对桥梁结构要进行必要的检查, 确定桥梁是否能行超重车辆。超重车辆过桥时,每座桥梁应派人进行检查, 观察是否有位移、 形变、 裂缝扩展等并予以记录。对超重车加强管理,如使车辆装载的货物尽量减少,尽可能拆散分车装运。为适应超重车辆过桥的要求, 还应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常用的加固措施有: 在桥面上搭设临时钢木过梁, 以减轻桥梁负担的卸载措施; 对桥梁结构进行临时或永久性的加固。

3.3积极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成果

欧洲发达国家对建筑物的性能设计较为重视,对建筑的强度、美观、耐久性、以及疲劳性等都有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为了使结构在运营过程中除了保证最低的安全性要求外,尚应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包括寿命和耐久性、抗腐蚀、耐疲劳性、美观等)。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服务性能,分析使性能受到弱化的原因和其发生的机理、规律,寻求新的结构设计理念和方法,是这一研究的本质动因。目前国内的设计可视为静态的设计,它只定义了设计建成时刻结构具有的工作能力和性能,而对营运期间性能随时间的劣化及其实际的性能表现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考虑;换言之,从经济性的角度讲是只考虑了建造成本,而忽视了营运期的维护成本和与使用寿命相对应的成本效益。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吨位车辆的出现,公路桥涵设计荷载标准也是大大提高。加强对公路桥梁的养护、维修与加固改造,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与行车性能,延长使用年限是我国公路桥梁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搞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加强桥梁加固维修技术的探究和推广,也需要科学的管理的维护。有计划、有步骤地及时对现有桥梁承载能力进行维修加固,提高其荷载等级,确保交通运输的畅通无阻,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是工程界及管理部门的一个重大课题。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出现,对现有桥梁进行维修与加固,可大大提高机构的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年限,同时也可以节约大量建设资金。

参考文献:

[1]周相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差的原因分析及建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年第18期,65.

[2]李新琴,杨俊慧.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分析[J].桥梁与隧道工程,2016年8月,61-63.

论文作者:李晓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  ;  ;  ;  ;  ;  ;  ;  

刍议桥梁安全性与桥梁养护成本论文_李晓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