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新农村建设建进程稳步推进,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下,我国不断加大对于农村发展建设的资金投入,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新农村发展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内容,在其发展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优化。本文主要针对新农村规划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积极探究有效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优惠政策;产业结构;农业生产;公共服务
引言:农村的发展建设作为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其发展状况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农村建设力度,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和惠民补贴,目的在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多项会议中明确指出,现代农村发展规划应当坚定不移的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生态农村文明农村的发展建设。各地政府应当切实落实国家发展指导意见,对新农村规划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新农村规划的积极作用
三农问题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一直着重关注的重点内容,其存在着较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应当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内容。当前社会发展形式下,我国不断致力于农村产业发展结构的优化,不断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和相关的帮扶措施,目的在于全面促进农村的转型发展,构建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发展状况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致使较多的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存在一定的土地资源浪费问题,开展新农村规划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拓展更多的建设用地,有助于提升农村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并且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注入,对于农民收益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等多项内容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新农村规划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村庄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
追溯我国的发展历史,以黄河流域的文明起源来说,最初的部落形成是依河而建,祖先们通过选择适宜农业生产的区域而建立起村庄部落,这种建设方式可以说是一直延续至今。对于我国的农村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来说,我国多数农村在选址建设方面缺乏科学性,并且由于相关管理工作的疏漏,随意开发问题也较为常见。我国农村建设一般都是选择建立在主干道或是河流等便于交通发展或是农业生产的区域,致使农村发展规划结构失衡,对其后续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并且受风水迷信的影响,部分农村房屋建设过程中会选择自认为风水朝向较好的位置,房屋修建结构也较为多样化,部分地区农村房屋违建问题也较为严重。
2.基础设施建设有待于完善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我国多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于完善,并且由于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局限性,在农村发展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部分村庄的道路建设情况相对较差,在一些恶劣天气下甚至存在难以通行的问题。笔者根据相关调查统计发现,我国农村的供水系统建设仍有待于提升,目前一些地区的农村用水仍然以河水、井水为主,并且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对自然水体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对于农村垃圾处理来说,一般都是采用就近处理的方式,没有统一的垃圾处理回收地点,致使居民生活环境得不到保障。目前一些城乡结合部和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污染,废水废气会对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3.难以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受益的主体、决策的主体和生产经营活动投入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的年限比较短,文化程度比较低,素质普遍不高,缺乏相关的职业技能,有致富的愿望,没有增收的办法,有建设的干劲,没有真正的实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别是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劳力都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多为年龄较大或年龄较小的老人或儿童,难以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担,加之政府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有效措施,于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中,听到的声音多来自于两个群体:官员和专家。尽管地方政府和部门积极性很高,工作力度也很大,但是由于农民在这场关乎自己家乡建设和自身利益建设中难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导致新农村建设成为纸上谈兵。
三、优化新农村规划问题的有效对策
1.开展科学的土地规划
上文所述,我国农村的土地规划存在严重的问题,结构布置等多项内容都会对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形成阻碍,因此,现阶段来说,在开展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优化传统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新农村规划建设可以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与民风民俗、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多项因素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建立科学合理的结构布局,充分展现区域农村特色,构建现代化发展新格局,使农村土地规划既要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也要积极的向现代化发展方向靠拢,为商业经济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用地规划,全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2.充分展现农民的主体地位
新农村规划的直接受益者是广大村民。因此,村民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导。目前的新农村规划大多是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的,农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角色的本末倒置导致很多村民对新农村规划不支持、不配合,导致农村规划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在新农村规划过程中,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村民了解新农村规划的重要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农村规划建设方案还是具体的村庄布局都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另外,农村也应该成为新农村规划的监督者,村民最了解规划的执行情况,以及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对于新农村规划建设来说必须要得到农民的支持,使其对新农村建设的益处进行详细了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才能保证新农村规划顺利实施。
3.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优化农民生活环境,全民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新农村建设规划需要结合城市发展方向,将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规划发展的重点内容。针对我国部分农村水资源短缺、电力资源供应紧张等多项问题,当地政府应当加强对基础生活保障系统的建设,在农村建立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招商引资,丰富农村的商业活动,逐渐扩展其延伸范围,切实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对于新农村规划建设来说,公共医疗服务也是建设的重中之重,现阶段我国多数农村都已普及合作医疗,农民的基本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应当予以不断的完善,使农民病有所医。相关的基层管理职能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发挥其服务管理职能,为农民的生活生产提供有效的保障,切实促进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进程。
结语:新农村规划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必由之路,要想加快农村发展建设进程,就必须作出科学的规划,为实际建设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当前形势下各地政府应当结合社会发展状况以及自身实际情况,对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发展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制定长期的农村经济发展计划,保障农村发展建设的长久性,有效提升我国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 贾美.浅谈当前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社会治安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15):1-3.
[2] 陈化彬.浅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
[3] 杨凌云.浅析土石山区新农村建设中选址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J].城市地理,2015(4).
[4] 徐学英.浅析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2015(40):7-8.
论文作者:沙依兰·加开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新农村论文; 农村论文; 我国论文; 农民论文; 过程中论文; 规划建设论文; 对策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