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何学连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何学连

陕西中铁海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48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就变得非常重要,无损检测技术也经历了尝试阶段,并得到不断的改进与发展,尤其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应用比较频繁。本文针对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微探,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建筑工程;检测;应用

引言

现阶段,无损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应用比较广泛,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在建筑工程检测的过程中,合理的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可以使建筑工程的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一般情况下,无损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声、光、电等物理检测技术来对工程进行检测。笔者凭借多年工作经验对现阶段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1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特点

首先,建筑工程当中的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并不会对建筑物本身产生损坏,并且在完成检测工作之后,检测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这与传统的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相比较有明显的优势。对于不同的无损检测方式来说,其最终的检测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并且每种检测方法都有一定的优点以及缺点,在对无损检测方法进行应用的时候,要注意方法使用的互补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检测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对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一定不能对建筑物产生破坏。

2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优势

①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与其他检测技术相比,无损检测技术用于建筑工程检测,可精确识别工程各子项目是否存在明显或肉眼不可见的质量问题,如温度裂缝、气孔等。②保障建筑结构稳定性。顾名思义,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不会对建筑工程本身产生损伤,其原因在于,这种检测技术可通过特殊的探测技巧获取被检测对象的质量检测结果,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依据。③保障建筑材料质量。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近年来,由建筑材料引发工程安全事故、质量问题相对较多。与其他检测技术相比,无损检测技术可快速识别各类建筑材料是否存在细小裂缝、高温蠕变等质量问题,为材料进场检查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有效避免因为材料质量问题所产生的安全隐患。

3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3.1超声波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超声波技术作为无损技术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它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几乎能对所有内部是实心的物体进行穿透,通过穿透可以检测内部结构。在检测建筑内部是否有缺陷的场景中应用较多,同时相对于射线技术、超声波技术不但灵敏,并且对检测人员本身的身体伤害更小。超声波检测的主要设备是由高频率震荡的高压电晶体组成,这种设备的工作原理是由高压电晶通过压电效应制造机械震动,当震动频率超过2万赫兹时则形成超声波,超声波的穿透力非常强大,可以检测厚重的混凝土等实心建筑物,通过其穿过厚实的建筑材料所返回的结果可以推测被穿过物体的内部结构。这种检测方法不会对建筑物产生任何损伤,同时能够看到其内部的结构。在对建筑物混凝土进行检测时效果比较显著,采集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振幅和驻频信息可以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强度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信息形成的曲线来判断混凝土内部的强度高低。

3.2射线探伤技术

在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检测中射线探伤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其原理是利用射线的穿透能力,即穿透被测的物体,通过射线所反映出来的强度减弱情况,以此来检测建筑结构的缺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射线衰减的程度不同,运用显影技术将其投放在胶片上,此时可以获得建筑物内部的相关结构质量情况。随着我国射线探伤技术的不断成熟,在目前的建筑工程结构质量检测当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3.3红外成像技术

红外成像无损检测技术是最近兴起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它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建筑物外墙饰面砖空鼓及墙面楼面渗漏检测中。其主要原理如下:当外墙饰面砖出现空鼓或墙面出现渗漏时,缺陷部位的热容比将会发生改变,其热传导相应地就会变化,使得缺陷部位的温度与周边环境形成显著差异,通过红外成像无损检测技术,能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出这种改变,如此一来,工作人员结合图像的异常状态情况,就能明确饰面砖的空鼓范围或房屋的渗漏点。红外线成像无损检测技术不需要与被检测对象进行直接接触,它的灵活性非常高,常用于较大面积的建筑工程。

3.4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这种检测技术是指在被检测对象表面涂抹适量具有染色作用的材料或荧光性材料,涂抹后等待一段时间,确定材料充分渗透后,借助显像剂的吸引作用,将被检测对象表面缺陷中的渗透材料重新吸回显像剂中。此时,检测人员可利用光源照射法判断出被检测对象表面缺陷的形状及尺寸信息。例如,G建筑工程在地基工程的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测中引入了渗透无损检测技术,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地基中的3个混凝土灌注桩作为检测样点。渗透检测结果表面,3处检测样点均无缺陷,提示G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质量良好。渗透无损检测技术的不足之处及优势分别为:不足:不适用于缺陷尺寸过小的检测状况,其原因为:如被检测材料的缺陷尺寸过小,则荧光材料或染色材料难入渗入缺陷内部,导致缺陷问题无法被准确识别出来;适用范围不够广泛:渗透无损检测技术虽然在金属等多类材质的实践检测中得到应用,但事实上,其仅能检测出材料表面的缺陷问题。优势:检测过程十分便捷、高效,经检测处理后,检测人员可于短时间内获得被检测对象的检测结果;检测装置具有便携性特征,有利于建筑工程检测工作的实地开展。

4应用无损检测技术时的注意事项

①在实际应用中,无损检测技术易出现误差,它可能是人为造成的,也可能是由设备产生的。②无损检测技术在某些部位检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有较差的检测识别效果。③大部分无损检测技术具有的检测性能都非常单一,无法对建筑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整体的检测。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使其实际应用效率得以提高,并充分发挥其优点,避开其自身的不足。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我们可以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比如:集成多种检测方法,采用综合检测,从而全面反映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另外,对于其检测内容单一的不足,可以采用扩展检测内容的方法来进行弥补。同时,除了对建筑工程结构内部缺陷情况进行检测外,无损检测技术还需要进行建筑材料的结构损坏程度及耐久性等方面的检测,此外,也需要不断提高其检测精度。

结语

无损检测技术有很大的优点,虽然也有误差这个缺点,但相信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未来一定会不断完善技术,使其更加精密,毕竟建筑质量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必须要给予最大的重视。无损检测技术不止可以用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对于其他领域同样可以使用,期望在各个领域应用的过程中会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让无损检测技术可以更好的应用到各个行业。

参考文献:

[1]王文旗,戴晓兰.房屋建筑工程中无损检测方法特点浅析[J].职业时空,2008(01):106.

[2]覃倬.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21(17):165-166.

[3]吉华.浅谈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10189-10190.

论文作者:何学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何学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