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后的心理障碍及护理干预体会论文_吕惠青

吕惠青

(南京市高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 江苏南京 211300)

【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后的心理障碍及护理干预。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4月~2015年7月在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8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每40例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对照组),另一组进行护理干预6次(观察组)。对比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障碍情况、血糖控制情况及住院治疗天数。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情况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及住院天数均不如观察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后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心理障碍;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222-02

控制血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极为重要,胰岛素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临床治疗较为常见。但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对病情的担忧,其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1]和抑郁。通过护理干预,能够减轻进行胰岛素治疗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我区将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下是详细报告:

1.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和护理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80例(2014年4月~2015年7月)作为研究对象,每组有40例患者。

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范围43~84(61.63±10.37)岁。病程在(1~14)年,平均病程(7.61±2.34)年。

观察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范围42~86(62.26±10.54)岁。病程在(2~15)年,平均病程(8.13±2.59)年。

对照组和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值大于0.05。

1.2 护理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管理(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和常规检查,进行胰岛素注射。

2型糖尿病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观察组),每周一次,干预6次。具体操作如下:

(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每周与患者进行面对面友好的交流,让患者逐步了解糖尿病的基本情况(发生、发展、预后、防治);讨论如何会产生低落、紧张、愤怒、担心等不良情绪及其管理,介绍引导性想象等放松方法。

(2)饮食干预:介绍饮食与血糖水平的密切关系,饮食原则包括合理控制热能、维持或接近理想体重;减轻胰岛负担,使血糖、血脂、血压接近正常;以及控制病情,延缓和防止并发症发生。帮助患者知道每天该吃多少、食物该怎么搭配、安排在什么时候吃。根据自身病情、自身状况以及营养需要量合理安排。

(3)运动管理:让患者了解锻炼的好处:直接降血糖、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减轻体重或控制体重、改善睡眠、及减少焦虑和低落情绪等,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行动计划,如太极、游泳、慢跑、快走等有一定耐力、持续缓慢消耗的运动方式,每天至少有30分钟的轻强度锻炼,每周至少3~5次。同时不宜参加激烈的比赛和剧烈的运动。

1.3 观察指标

在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的前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进行调查,观察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障碍情况、血糖控制情况及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障碍情况、血糖控制情况及住院天数数据录入到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表示心理障碍情况,以(n)%形式表现,使用卡方进行数据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血糖控制情况及住院天数,用t进行检验。当P小于0.05时,表示两组xxx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实验结果

在经过护理后,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发生心理障碍的患者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障碍情况

3.讨论

中老年群体是2型糖尿病发病率较高的一个群体[2],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糖[3],受各种因素的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会产生心理障碍,不利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越严重,就需要增加胰岛素进行治疗,可能减少人体内胰岛素,从而导致加重病情[4],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后的心理障碍进行护理干预显得十分重要。

常规护理2型糖尿病患者,并不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应实行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心理护理、饮食干预、运动管理三个方面为患者提供指导与帮助。心理护理能够以交流的方式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对护理的配合度;饮食干预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减少低血糖症[5]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健康;运动管理是通过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锻炼习惯来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力[6]。通过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有障碍发生率明显降低,表明此种护理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我区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心理障碍情况,对照组的有障碍发生率为57.50%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有障碍发生率25.00%(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进行胰岛素治疗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其心理障碍可以得到减轻,同时能够降低患者体内的血糖,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管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邱丽娟.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21):164-166.

[2]吴秀娅.临床护理路径在胰岛素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8):133-135.

[3]周丽娜.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22):169-170.

[4]高华.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8):816-818.

[5]刘玉,王晓雷,张磊.护理干预对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2):72-74.

[6]宋颖.地特胰岛素联合个体化延伸护理在超重2型糖尿病起始胰岛素治疗中的疗效[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8(5):625-627.

论文作者:吕惠青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后的心理障碍及护理干预体会论文_吕惠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