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论文_聂启义

四川省富顺县代寺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 自贡 643000

【中图分类号】 R657.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550-1868(2016)6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高位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切开挂线治疗,且术后行中药熏蒸坐浴,对两组治疗效果、伤口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痊愈21例(70%),有效7例(23.3%),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痊愈15例(50%),有效6例(20%),总有效率7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效果明显,且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

【关键词】 切开挂线法;中药坐浴;高位肛瘘;疗效。

肛瘘多发病于20-40岁的青壮年人群中,在肛肠疾病中所占比例为3.5%左右[1],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流脓、瘙痒及疼痛[2]。目前临床上治疗肛瘘的有效手段主要为手术,且低位肛瘘选用切除术,高位肛瘘选择切开挂线疗法[3]。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行中西医结合切开挂线疗法治疗,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高位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25至65岁之间,平均(36.2±5.1)岁,病程在2个月至13年之间,平均(2.5±0.4)年;其中单纯性高位肛瘘22例,复杂性高位肛瘘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在24至66岁之间,平均(36.6±3.5)岁,病程在2个月至12年之间,平均(2.4±0.5)年;其中单纯性高位肛瘘23例,复杂性高位肛瘘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切开挂线法治疗,手术操作如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选择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利用肛门镜、注射染色剂等常规方法了解肛瘘具体位置、瘘数、分布方向等情况。对于单纯性肛瘘患者,主刀医师右手握球头探针(其尾端扎一橡皮筋),左手食指放在肛内口位置,右手在左手引导下把球头探针顺着楼管慢慢的探入肛内,且从内口探出,按照探针探查结果把外口附近部分肿硬的纤维化组织切除,并顺着探针方向切开部分瘘管,随后从内口牵出探针,确定橡皮筋松紧恰当后结扎固定。对于复杂性高位肛瘘患者,则要先把支管及口腔切开,适当休整后为“V”形,然后行探针探入挂线,操作步骤与单纯性高位肛瘘一致。术后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创面。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等治疗。另外,术后给予患者中药熏蒸坐浴治疗,中药药方:20克苍术,20克五倍子,30克朴硝,20克黄柏,12克蒲公英,20克赤芍,20克地榆,20克苦参,12克防风,10克生甘草,20克生侧柏叶,15克川椒。用法:加开水让其溶液达到2500毫升,先熏蒸肛门,在水温下降到40摄氏度时坐浴,坐浴时间为15分钟左右,1天1剂,1天2次。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其中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痊愈——治疗后患者肛周流脓、疼痛及瘙痒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伤口愈合;有效——治疗后患者肛周疼痛、瘙痒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伤口缩小面积超过50%;无效:——治疗后患者肛周疼痛、瘙痒等临床症状不变或加重,切口缩小面积不超过50%。治疗总有效率为痊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两组治疗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 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高位肛瘘患者治疗临床效果比

2.2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12.8±3.1)天,对照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22.1±4.2)天,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切开挂线法作为临床治疗高位肛瘘的主要手术方式,是在传统中医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发展形成的,在高位肛瘘中使用较多。切开挂线法源自《古今医统大全》:“上用草探一孔,引线系肠外,坠铅锤悬,取速效。药线日下,肠肌随长,僻处既补,水逐线流,未穿疮孔,鹅管内消。”主要是依据重力原理把药线不间断的收紧,让瘘管逐渐闭合。现代切开挂线法则用橡皮筋代替古代的药线,它在治疗高位肛瘘中的作用机制概括为“引流、慢性切割、消除炎性因子” [4],具体说来是利用橡皮筋的弹性持续不断的切割肛管直肠,且长时间稳定的对口引流,不仅可以让挂线结扎的组织出现坏死(与血液循环不畅有关)且分离,而且不会感染或扩散炎症,一方面与对口引流有关,另一方面与橡皮筋切割组织坏死过程中自身异物刺激形成的分泌物有关。同时橡皮筋可以对基底创面进行异物刺激,引发炎症性纤维化,造成括约肌端与附近组织粘连且固定,有效预防或减少肛门失禁等并发症。

切开挂线法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与气血不畅、热毒内藴等有关。术后坐浴十分必要。坐浴主要是通过热气把药性直接作用于患处,且药力经由皮肤直接到达五脏六腑,达到行气、止痛的目的[5]。相关研究表明中药坐浴效果更好,本研究中中药坐浴成分主要包括苍术、五倍子、朴硝、黄柏、蒲公英、赤芍、地榆、生甘草等,其中苍术具有祛风、止痒、止痛之功效,黄柏、朴硝、蒲公英具有解毒、清热之功效,五倍子具有止血、解毒、脱肛之功效,各种中药成分混合后用于熏蒸坐浴,坐浴时间为15分钟左右,充分发挥其消肿止痛、解毒清热、消炎等作用,促进伤口早日愈合。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行切开挂线法治疗,且术后给予中药熏蒸坐浴治疗,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比对照组高20%,另外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切开挂线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并发症少等特点,术后辅以中药熏蒸坐浴,能更快的促进伤口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高位肛瘘治疗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 钱海华 ,金黑鹰,张波等。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和高位脓肿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01):9-11.

[2] 曾丽红。中药坐浴在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04):69-70.

[3] 刘细温,潘慧。切开挂线术联合中药坐浴治疗高位肛瘘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03):296-297.

[4] 钱卫珍。探析应用切开挂线术治疗117例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10):60-62.

[5] 周辉。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肛瘘68例临床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3(03):63-64.

论文作者:聂启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1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论文_聂启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