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的劳动定额方法_劳动定额论文

论科学的劳动定额方法_劳动定额论文

论劳动定额的科学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定额论文,科学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切组织(企业或非企业组织)管理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就是为每项工作确定一个公正的并可接受的时间,进而确定一个人一天的公正、合理的工作量。在工业企业中,表示一个人一天公正、合理的工作量称为劳动定额。劳动定额有两种表示方式:(1)单位时间生产产品或零件的数量;(2)生产单位产品或零件所需要的时间。不管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当它们以时间来表示时,我们都可以将它们称为时间定额或作业标准时间。什么叫标准时间呢?我国国家标准GB/T14002-92对标准时间的定义是:“具有平均熟练程度的操作者,在标准作业条件和环境下,以正常的作业速度和标准的程序方法,完成某一作业所需要的总时间。它等于正常作业时间和各类宽放时间的总和。”上述定义说明制定标准时间必须科学地解决两类不同的时间问题:一是如何确定正常作业时间;二是各类宽放时间的确定。本文重点讨论正常作业时间制定的科学方法。

正常作业时间是标准时间或时间定额的主要构成部分,一部占标准时间或时间定额的80%-85%左右。因为制定正常作业时间的方法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时间定额的精确性和可接受的程度。我国传统的制定定额的方法,模糊了正常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时间概念。大多数企业至今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方法,即以估计和根据历史资料为基础来制定各种时间定额。这种方法的缺点是:(1)没有进行方法研究,因而操作方法没有标准化,因此,难于指出以历史资料为基础的哪种生产率是恰当的,事实证明,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方法,所以,这样的定额准确性不可靠;(2)以估计和历史资料为基础确定的定额。过分地受到过去记录的影响,它忽略了操作者的工作速度,因为各种统计资料均不能说明工人是以什么样的速度进行工作的,所以,这种定额的科学依据不足。GB/T14002-92标准规定,正常作业时间是在“标准作业条件和环境下,以正常速度和标准程序方法”进行测定的。也就是说,在制定时间定额或标准时间之前,必须进行方法研究,对现行作业方法进行改善,求得标准作业条件和标准程序,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从理论上讲,方法研究与工作测量(时间研究)是相互紧密联系的,时间是方法的影子。也就是说,任何时间都是反映某一种方法的时间值。作业方法不同,操作程序不同,则它们所消耗的时间必然不相同。例如,机械加工工厂,为在一个铸件上镗一个相当大小的孔,可以由两种方法来完成:(1)在车床上先钻一个孔,然后由内径车刀镗至尺寸;(2)在铸件浇铸中预先作一个孔,然后将铸件交由钻床镗取所需尺寸。这两种方法所消耗的时间自然不会相同。还有,机器的类型和夹具不同、机器的转速与进刀量的不同,也会带来测量的时间差异。而不同的工作环境,譬如说,工作地布置、作业场地的光线(包括光线的强度与方向)、温度、湿度、通风条件和噪音,也会影响操作者的精力与体力消耗,影响工人的疲劳强度,从而影响作业时间的长短。因此,在进行工作测量的正常作业时间测定之前,必须进行方法研究,改善现行的作业方法和作业环境。

方法研究的内容包括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和动作分析。在方法研究中,利用ECRS技术和动作经济原则,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利用方法研究的多种技术,消除现行工作中多余的、不必要的动作。合并、重排或简化有效动作,使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更安全、更经济、更有效。制定标准时间的工作,即工作测定是研究如何减少作业中的无效时间,以提高生产率,很明显,只有在方法研究阶段消除了工作中的无效动作,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才能消除时间定额中的无效时间。通过方法研究,改善现行的工作方法和作业程序,并使之达到科学化、标准化,这样,制定的时间定额,对企业来说是经济的,可以提高生产率;这样的时间定额对员工来说是公正的,能为员工所接受;使时间定额或标准时间成为企业管理部门和员工的共同资产,保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利益。

从实践上来说,在测定正常作业时间之前,不开展方法研究,对现行工作进行调查分析,改善现行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删去现行工作中不必要的多余的动作,设法降低操作者的精力与体力消耗,减轻工人的疲劳。在未对现行作业条件和环境、操作程序和方法作任何改进的条件下,就进行工作测量,这样所确定的时间定额,必然会引起工人,甚至他们的劳动强度来提高生产率的一种花招。这样势必引起工人和基层管理人员的不满与抗拒。事实上这种作法也是不科学的。所制定的时间定额,要么对企业不经济,无助于生产率的提高,要么对工人不公正,达不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制定劳动定额的科学方法是工作测量。所谓工作测量,就是以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确定出一个合格的、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对某一特定工作在标准状况下,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的时间。它是制定各种作业的时间定额,确定各种工作公正、合理的一天工作量的方法论和原理。

工作测量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所确定的时间定额,能适用于全体工作人员,而不是只适用于其中所选定的一部分人。时间定额关系到企业全体人员的利益,是企业调动各类工作人员潜在力量的一种“经济杠杆”。科学管理的原则,要求所测量的标准时间,不能只适用于某一个人,也不能适用于每一个人,而应当是95%-99%的人都能达到这个定额。但是这里所说的95%以上的人不是一般的人,而是指受过某项操作的特定方法的全面训练,并经考试合格,其智力、身体等一切条件都适合做该项工作,且本人又愿意做这项工作的人。工作测量所制定的标准时间是在标准状态下测定的,标准状态既是工作测量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它的理论基础。

工作测量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操作速度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操作者总是以某一种速度进行操作的,因此,所有的工作测量技术系统,都包括对操作者速度的判断,即在进行实际测量之前,先要选出一种速度作为标准,以便在测量完成之后,将实际操作速度与设立的标准速度进行比较,对工作测量的作业作出评定或评比,调整测量的作业时间值。即

正常作业时间=实测平均时间值×评比系数

用未经处理的观测时间值(即实测平均时间值)来比较不同的作业,是不会得到令人满意的度量结果的,所制定的作业标准时间缺乏可操作性,因而不会为工作所接受,也不会为管理部门所采用。因此,正确使用工人测量技术,提高劳动定额的科学性或精确性,必须正确确定标准速度。那么,选定什么速度作为标准速度呢?当然,应当以正常速度作为工作测量中的标准速度。然而,“正常速度”是一个要领不十分清晰的速度,它一般只存在于定额员或工作测量人员的思想中。尽管如此,它们仍然是以一种理论为基础的,而不是以定额人员纯主观的操作速度为基础的。从实用观点出发,常用的理论是95%以上的操作者在正常工作日内,可以维持或超过的速度,以此为基础来设定各种评定方法,如西屋法、客观评定法和综合评定法等。

工作测量技术的种类很多,常用的主要技术有;

1.时间研究。

时间研究又称为秒表时间测量。时间研究是对操作者执行的工作进行直接、连续地观测,对观测其间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数量(或产量)时行详细记录,同时把操作者完成工作的实际速度与标准概念对比,作出对操作评定和宽放等数据的估计,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出工作标准时间。这种方法是弗雷德里克·W·泰勒在1881年开发的,是工作测量的主要方法之一。尽管自泰勒以后,开发了许多工作测量的技术,但是以直接实地测量的数据的秒表测时法,至今仍然是工业发达国家的工商企业最为广泛采用的技术。

2.工作抽样。

工作抽样是应用统计抽样方式,进行工作测量的一种技术。这是通过对操作者或机器工作状况进行随机的观测,以累计观测次数推断各观测项目的时间结构或变化状况,用以掌握工作现状的一种工作测量方法。这种方法是英国统计学者L·H·G·狄培德于1934年开发的,1940年传入美国,1956年开始应用于工作测量实践,目前,工业发达国家已广泛将其用于工厂、农场、政府行政机关以及服务行业的工人测量与工作改善,最近几年我国一些大型企业也开始应用这种方法来制定某些部门的时间定额宽放率。

3.标准时间资料法。

标准时间资料法又称标准资料法。它是将由秒表测时法或预定动作法所得的测定值或经验值,依作业单元整理成单元时间标准,用以测定同种工作的作业时间,以求得某项作业的正常作业时间的方法。由于它的时间数据表的来源于秒表测量法和预定动作时间法,因而其时间系统的建立很费时,所以,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在用秒表时间测量法、工作抽样和预定动作时间法不方便、不经济或不能实行的情况下的工作测量,如单件小批生产方式,由于品种多,工作重复性差,不宜使用其他方法来制定标准时间,选用该种方法则可经济地制定出质量较高的时间定额。

4.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

它是根据人的基本动作,按其性质和使用的条件所规定的时间,来制定标准时间的方法。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自1920年开发以来,先后创造了许多方法系统,其中最著名的有:(1)动作时间分析法(MTA);(2)工作因素法(WF);(3)方法时间测定法(MTM),这种方法研制于1940年,1948年公开发表,在国际MTM协会的指导下,1965年又研究出MTM-2,1970年公布了MTM-3,同时还研究开发了MTM-GPD,MTM-C,MTM-V和MTM-M等时间系统;(4)基本动作时间研究(DMT)。

在众多的预定动作时间方法中,其中以MTM和WF时间系统使用的地域、应用的行业最为广泛。我国台湾省1963年在联合国特别基金的赞助和帮助下,培养了大量的MTM人才,故MTM法已成为台湾省制定时间定额的主要方法之一。

我国大陆地区的企业目前正在推行模特法(MODAPTS)。这种方法是澳大利亚预定时间标准研究协会(AARTSR)于1965年以MTM-2和MSD(主标准数据)为基础,经研究发展的预定时间和模特排列,简称模特法,1966年公布于世。这种方法与其他预定动作时间法比较,有如下特征:

(1)它的基本动作单元是简单的手指运动,其他的动作都是以手指运动或模式来表示。

(2)省略了动作移动距离的测量,只根据动作所使用的身体部位,对采用了的动作给出时间值。

(3)把基本动作划分为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移动动作与终结动作成对地出现。

(4)时间值与分析符号一体化,易于运作。

模特法动作单元少少,易于学习、掌握,操作简单、迅速、且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其精确性约为MTM的95%,比较适合我国企业使用。

工作测量的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都具有自己的特殊用途,因而不是所有的方法都可以应用于所有的情况,例如,秒表时间测量法和预定动作标准时间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和成批生产方式,而不宜用于单件小批生产方式。因此,选择适宜的工作测量技术,是制定劳动定额工作的一项重要决策,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时间定额的准确性。所以,为了有效地运用工作测量的科学技术,定额人员必须努力学习现代管理方法,熟练掌握工作测量的技术,了解各种科学方法的详细内容和规则,这样,才能正确决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种技术,正确地运用科学方法,提高劳动定额的质量,发挥劳动定额在现代企业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率。

标签:;  ;  ;  ;  ;  

论科学的劳动定额方法_劳动定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