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外包供应链同步运营策略分析_物流外包论文

物流外包型供应链同步化运作策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包论文,供应链论文,策略论文,物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oi:10.3969/j.issn.1005-152X.2014.02.091

1 引言

物流外包指生产或销售型企业为集中精力增强竞争能力而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专业的物流服务商操作。物流外包是一种长期的、战略性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制造企业的物流业务外包型供应链是典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它既能够提高物流效率,也能降低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从而更高地发挥两种行业的核心优势。

目前国内外关于本领域的相关研究主要致力于物流业的发展、如何实现同步化运作等方面,研究方法有模型研究和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原小能、万正平对现代制造业对物流服务体系的要求进行分析,同时也概括了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现状[1];王茂林、刘秉镰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物流外包面临的问题:制造业物流外包现状、物流业服务能力和物流外包的发展环境[2]。刘雯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意义、现状及趋势,引入国外成功案例及其启示,分析了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3];M.Colledani和T.Tolio在考虑了一系列生产质量物流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生产系统的绩效评价分析方法,有利于制造企业构建外包型供应链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4]。苏秦,张艳通过实证研究检测出各产业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结果表明:制造业对物流业存在一定的需求,尤其是纺织、轻工行业对物流服务的依赖性较强,并提出了促进联动的对策和建议[5]。刘秉镰、林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物流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在非中性技术进步假设下,物流外包会带来资本节约型的总效应为正[6]。

2 制造业与第三方物流业运作特征分析

制造业和物流业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物流业作为制造业升级和发展的引擎贯穿于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制造业作为物流需求和物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是提供物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设施和技术的重要主体。对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运作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物流外包型供应链的两个参与方的特殊性和相同点,从而提出对两种企业的运作要求及对管理和流程的要求。

2.1 产品形式

制造业提供的产品主要是实物产品,产品从交通运输机械设等到纺织品食品等小商品分为30多种。物流业产品则是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物流服务具有无形性和不可分性的特点,并且在质量控制上要求严格,并对服务质量配以完备的监督,以顾客为导向,力求顾客满意度最大化。两种产品在产品形式、能否衡量储存及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需要产品与服务实现良好的衔接,从而建立高效便捷的物流外包供应链。

2.2 运作方式

制造业与物流业在运作方式上有很大差别。生产层的运营在制造业这类的传统工业企业中属于核心部分,此外,技术层、销售层、资金管理层等的运作也在制造业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第三方物流业属于服务业范畴,它为顾客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服务,如运输、储存、包装、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等。物流业在运作方式上具有关系契约化、服务个性化、功能专业化和信息网络化的鲜明特征。谭炜,马士华(2005)认为制造业企业仍倾向于外包部分功能性的物流活动而不是全部物流[7],因此功能物流模式则是物流业最为主要的物流服务形式。

2.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制造业和物流业在产品形式和运营方式上的差异化导致了物流外包型供应链的绩效评价需要两种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融合。绩效评价指标可以分为财务指标和业务指标两种,具体指标选取见表1。通过两种体系的对比可以发现两者在财务指标、业务指标方面都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差异。若要去异求同建立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系统,则需整合两个企业的指标体系来支持整个外包型供应链的正常运转。

3 物流外包型供应链同步化运作对管理和技术的要求

通过对制造业和第三方物流业运作特征的简短分析可以看出,两种企业的产品形式、运营方式和绩效评价体系的特征差异给物流外包型供应链的同步化带来一定困难,为了防止联盟破裂,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同步化运作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对合作的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3.1 物流外包型供应链同步化运作对管理的要求

(1)调整组织形式,变锥型结构为扁平结构。为了构建良好和谐的物流外包协作关系,在同步化中应该调整协作企业的组织形式,提供组织保障。制造企业原有的组织形式纵向一体化,物流自营比例较大,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不到20%。在同步化运作中,两种企业应该建立扁平式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从战略层到作业层,制造业和物流业在各自的运作流程中都应考虑协作联动企业的信息与需求,才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使组织变得灵活、敏捷。

(2)运作流程同步化,实现供应链的无缝连接。供应链管理上的无缝连接指的是不同的物流活动主体之间的系统构架和政策法规能够提供一个平滑连续的环境,不对物流活动产生阻碍。为了可靠地实现同步化的无缝连接,必须使两个企业的运作流程实现同步化。制造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业的作业计划无缝连接如图2所示。其生产计划制定具有新的特点,增加了外包企业在生产循环中的信息流闭环,从而使企业能够制定更加准确的主生产计划。

图2 制造业与第三方物流业的作业计划衔接

(3)预先设立纠纷解决机制。物流外包合作前,制造业和物流业应预先设立一个尽量完备合理的纠纷解决机制,这样能够为日后的合作同步化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沃尔玛公司设计和运用CPFR和VMI的系统平台时开创了纠纷解决的先河,在CPFR补货的9个步骤中,有4步涉及到“例外情况”的处理,为之后突发问题的产生提供了解决的框架。与沃尔玛零售业和供应商的关系类似,制造业与物流企业在物流外包的同步化运作中,可能因为成员的战略战术调整或由于市场环境政策的改变产生各种纠纷。因此双方在合作之前应充分考虑到各种“例外情况”并提早做出解决方案。

3.2 物流外包型供应链同步化运作对技术的要求

供应链具有复杂性、脆弱性等特点,物流外包流程使供应链在技术方面的同步化实现更为复杂。因此,物流外包型供应链同步化运作对技术环节提出更高的要求。

(1)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信息流是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实现同步化运作,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的信息需要透明化共享化。首先,为保证生产、运输配送等环节的物流外包,制造企业的生产计划订单信息等必须提供给物流企业;反之,为了配合制造企业调整制订生产计划,物流企业也需要呈现出自己真实准确的物流能力。因此,双方的成功合作需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要求确保系统数据的统一,解决系统数据多重权属和数据维护间的矛盾,确保对企业的异构兼容性和相对独立性并提供必要的信息安全保证。

(2)专用物流运具及物流包装创新。在同步化运作中,物流企业应根据自己主要的合作对象产品共有的类型特征,开发出专用的物流设备,创新物流包装,减少资源浪费。如风力发电机叶片的运输,国内主要使用普通平板拖车,装载叶片少并用绳子进行捆绑,费时费力且易引起破损。根据资料,国外开发的专用叶片运输车辆每车能够装载2片叶片,并且有专用夹具代替绳索固定,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又如,在医药物流环节,国内物流企业对于药品与其他产品相同对待,普遍使用二次包装。对于专门与医药企业合作的物流企业,可以考虑开发可重复使用的药品冷藏或者冷冻包装箱,专用物流设备及包装创新从长远利益考虑可以节约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4 物流外包型供应链同步化运作策略分析

物流外包型供应链需整合制造业及物流业的运作特点,同时在管理水平和技术支持方面需要两企业做到良好合作全力支持。为了保证物流外包型供应链同步化的运营,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原则,为同步化运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4.1 契约原则

物流外包双方是一种长期合作关系,供应链的集成是由各成员企业自愿参加的,组成的原则是以“契约”关系为基础的,双方应该自觉遵守“契约”原则。物流外包型供应链中的契约是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所签订的法律文书经济合同,其中包含了双方各种自由意愿的表述。契约原则即意味着双方应履行文书中规定的法律义务和责任,使供应链正常运转[8]。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外包双方间的合作强调建立一种持久稳定的关系。

物流外包同步化过程实际上是双方企业的一场重复博弈。根据现有理论,博弈从重复次数角度可分为一次性博弈和重复博弈两种形式。一次性博弈较为短视,以单次的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从而降低了团体整体利益;而在重复博弈中,由于博弈可进行多次,参与者则可能会为了之后的长远利益着想而牺牲单次博弈,故重复博弈更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最大化。由于供应链管理下物流外包双方是一种长期合作关系,在这场重复博弈中,物流外包参与双方考虑到长期合作带来的巨大收益,更倾向于合作。通过对一些供应链合作竞争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可以得出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存续持久的必要条件:以建立良好的合作环境为基础,以坚持长远合作为原则,以双方合作利益之和的最大化为目标,才能达到物流外包型供应链的双赢局面。

4.2 规范化原则

目前我国物流业极速膨胀发展,更多的制造企业倾向于将非核心的物流功能业务外包给规范的物流公司。物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问题层出不穷,没有一个良好的物流外包环境,使得物流外包型供应链的构建和同步化流程面临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建立起有利于物流外包的市场环境、行业规范和政策标准,为物流外包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规范化原则在物流外包型供应链同步化运作中有以下几个层次的体现:

(1)规范化契约管理。契约可以从法律上对制造企业和物流服务商进行约束和保护,规范的合同可以清楚地描述外包物流的解决方案、外包效绩考核标准、纠纷的解决以及合同终止的条件等。

(2)指导性规范。指导性规范是由行业中的大多数企业共同建立的协议,从而达到规范行业内企业行为的目的,有些指导性规范也由行业协会颁布,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3)行业标准。由我国各主管部、委(局)批准发布,在该部门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称为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在规范化原则的指引下,政府应该在维护外包物流市场秩序方面、建立健全物流法律法规方面、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和物流人才社会储备等方面统筹协调,切实为物流外包发展提供保障。

4.3 物流外包发展路径原则

制造企业在物流外包过程中,应该认清自身物流业务外包的实现路径。制造企业的物流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发展路径,若将物流业务过早或拖延外包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对企业效益形成负面影响。

物流外包的产生是企业内部分工不断深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结果,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企业内部分散化物流阶段,运输、仓储、采购等环节分散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第二阶段为物流专业化阶段,企业内部的物流出现了专业化的分工,具有专门的物流部门,对各物流环节活动统一管理操作。第三阶段则是物流外包阶段[9]。制造企业应按照该发展路径原则逐步外包,若是在分散化物流阶段便将物流业务外包,则会造成内部管理混乱;反之若本身的物流业务已日臻完善,物流资源实现“主辅分离”时,仍然由制造业本身管理物流,则会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

4.4 利益分配原则

制造业物流外包最终的目的就是使物流业务更加专业化,降低企业内部物流费用,使第三方物流业获得收益,达到整体利益最大化。制造业与物流业需遵守利益分配原则,将利益在双方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进行多次重复博弈,形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否则容易产生经济纠纷,造成合作关系的破裂。制造业和物流业应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价格协商机制,协商物流外包服务价格,走出“低价中标”怪圈。

利益分配方法有许多种,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学术上较为认可较普遍的方法有Shapley值法和Stackelberg博弈思想分配法、讨价还价模型等。其中,Shapley值法适用于解决个人合作对策问题,而Stackelberg博弈思想适用于非合作形式。讨价还价模型则是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方法,是对基本的无限期的完全信息讨价还价过程的模型,也是合作博弈的一种。物流外包型供应链的同步化过程中,双方必须坚持利益分配原则,采取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法并有效执行利益分配机制,达到利益最大化。

只有采取合理的利益分配原则,双方达成一致并有效执行利益分配机制时,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才能得以存续。

4.5 评价与改进原则

制造业与物流业在确定合作关系之后,应按契约要求正常运作,这时便建立并运作起了物流外包型供应链。但在同步化运作过程中,双方应定期及时地对目前的运营和管理状况进行绩效评价,分析出同步化存在的问题,提高和改进工作环节中的短板,提升总体物流外包效率。评价内容包括了契约完整性、执行状况、同步化运作水平、纠纷解决机制执行情况等。评价方式可分为双方互评和第三方评价机构执行两种,第三方独立机构评价具有更高的权威性,有利于清晰明了指出同步化运作中的问题,但具有成本较大的缺点。第三方评价机构需清晰地了解每一个参与者的状况,参与到物流外包型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便于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5 结论

制造业物流外包型供应链是供应链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本质是制造业运营中的物流业务专业化,制造业将物流功能分离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它能够发挥双方各自的核心优势,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整体效益的目的。本文首先分析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各自运作的特征,得出物流外包型供应链对双方企业管理与技术的内在要求,最后分析了物流外包型供应链同步化运作的策略及双方需要遵守的运作原则。本文目前只作了基础性研究工作,下一步将寻找具体企业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标签:;  ;  ;  ;  ;  

物流外包供应链同步运营策略分析_物流外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