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昆虫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论文

专题综述

世界昆虫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侯梦婷 胡家香 刘爱军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 210095)

摘要 :可食用昆虫作为食品的开发潜力巨大、营养价值高、环境污染低,但同时也面临消费者接受程度偏低、立法保障不健全、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和食品加工技术薄弱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世界主要食虫国家昆虫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促进昆虫食品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即加强昆虫食品宣传力度和科研投入力度,完善昆虫食品配套的法律法规,学习先进昆虫食品深加工技术,严格把控昆虫食品加工操作各环节。

关键词 :昆虫食品;可食用昆虫;产业发展;昆虫市场

1 引言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2015年的统计,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突破93亿,在耕地面积有限的前提下,人口增长必定会带来人均耕地面积占有量减少。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加上社会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全球资源面临更大的压力,不仅要提供更多的食物,还要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和安全性。目前农业生产需要全球11%的土地资源和70%的水资源,为了维持全球人口增长的粮食供应,粮食产量需要提高60%[1]。面对该情况,FAO在2013年就倡议推广可食用昆虫作为替代食物来源,并指出昆虫可能成为未来解决食品安全最主要的食物来源。

如表2,40例患者中有15例为TIA发作患者,29例梗塞患者,ASL灌注区与MRA血管狭窄一致患者为37例,不一致患者3例,一致率为92.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一致性(P>0.05)。

作为最大的生物类种群,昆虫具有种类繁多、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繁殖速度快、养殖成本低等特性,是人类及地球上大部分动物的重要营养源。事实上,文献资料也记载昆虫曾在人类历史上用作食物、药物等。

国外学者多基于消费者视角从资源价值角度研究可食用昆虫。最早的关于食用昆虫的研究是环境昆虫学教授Gene DeFoliart 在1978年进行的关于食用昆虫饲料潜力的研究。Hoek等(2011)、Hartmann等(2015)、Verbeke(2015)以及Megido等(2016)利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昆虫食品的接受程度,结果表明食物“恐新症”对西方国家消费者昆虫食品接受程度影响较大[2-5]。van Huis等(2013)指出含有昆虫的动物饲料蛋白质含量高,尤其是在加工和转化成昆虫粉时[6]。Hartmann和Siegrist(2017)认为昆虫饲养是具有可持续性的食物生产方式之一[7]。国内学者大多关注可食用昆虫的开发利用和资源价值。陆剑锋和何剑中(2006)指出开发利用可食用昆虫对发展中国家不仅是食物的补给,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8];刘振江和刘晓辉(2007)阐述了昆虫功能食品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昆虫功能食品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9];刘高强和魏美才(2008)综述了可食用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如食品昆虫、药用昆虫、饲用昆虫和工业原料昆虫等[10];卓志航等(2014)从种类、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加工方法的角度综述了食用昆虫的资源价值,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11]

通过以上文献梳理可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多集中于可食用昆虫的资源价值和利用方式,以昆虫食品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成果很少。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多种形态的昆虫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2 可食用昆虫食品概述

昆虫是至少20亿人传统饮食的一部分,有1 900多种昆虫被用作食物[6]。在欧洲可食用昆虫作为食物的问题已经成为科学界、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的热门话题之一[12]。全球常见的可食用昆虫主要包括鞘翅目(Cole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直翅目(Orthoptera)、半翅目(Hemiptera)、双翅目(Diptera)、等翅目(Isoptera)、蜻蜓目(Odonata)等,其中最常食用的昆虫属于鞘翅目[6]。目前,常见的可食用昆虫食品主要有昆虫原型食品、改变形态的昆虫食品、昆虫蛋白质食品和昆虫保健制品[13]

可食用昆虫体内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元素等[14]。形态为卵、幼虫、蛹或成虫的可食用昆虫,其体内的粗蛋白质含量一般为20%~80%,高于一般植物性食品,甚至高于肉蛋类食品(表1)。可食用昆虫富含亚麻酸、亚油酸以及花生四烯酸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不同于普通动物体内的脂肪[14]。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可食用昆虫在粗脂肪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表2),其体内脂肪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和软脂酸为主[15]。可食用昆虫体内的水溶性多糖可促进机体免疫调节和抗氧化,糖类含量为1%~10%,相较于其他物种比较低[16]

所有入选患者由专业的视光医师给予验配试戴,最后确定镜片参数。戴镜时间保证每晚8~10 h,戴镜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复查。本项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和临床研究的伦理标准和规范,向入选患者交代检查流程,参与研究的青少年患者及其监护人均知情同意。所有检查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

表 1部分可食用昆虫与家禽体内蛋白质含量比较 [14,17-18]单位:%

表 2部分可食用昆虫体内脂肪含量 [14,16]单位:%

作为食物的昆虫比大多数家畜排放更少的温室气体,且其可通过有机废料进行喂养,降低了环境污染[6]。FAO 2015年的报告指出,不论从每千克活畜体释放的温室气体来看,还是从其所需要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来看,可食用昆虫的环境成本和经济成本都明显低于家畜类动物(表3)。Oonincx 等(2012)调查研究发现,每生产一种昆虫麦粉蛋白需要1hm 2土地,生产等量的牛奶蛋白需要2.5hm 2土地[19]。因此,相较于牛奶、鸡肉、猪肉和牛肉,可食用昆虫是更加环境友好型的动物蛋白来源。

表 3不同物种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单位:g ,m 2,L

注:温室气体的昆虫研究主体是蟋蟀,土地和水的研究主体是黄粉虫;“—”表示未测量。

数据来源:2015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报告。

1.1.3 正式测试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2~5月某综合性医院265名护士,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与预测试对象相同。实测对象259名,男4名(1.5%)、女255名(98.5%);年龄23~52(32.76±6.35)岁;初始学历:大专143名(55.2%),本科113名(43.6%),研究生3名(1.2%);工作年限1~20(7.68±6.41)年。本调查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3 世界昆虫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常见的可食用昆虫食品有昆虫原型食品、改变形态的昆虫食品、昆虫蛋白质食品和昆虫保健制品[13]。本文将从这4种形态的昆虫食品来总结世界主要食用昆虫国家的产业发展现状。

3.1昆虫原型食品

昆虫原型食品是开发利用可食用昆虫的主流方式之一,通过简单的烹饪后,食用昆虫原型(表4)。

表 4部分国家昆虫原型食品汇总

对于一个完善的国际建筑市场,工程索赔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在我国,由于建设工程索赔尚处于起步阶段,合同双方忌讳索赔、索赔意识不强、索赔处理程序不清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法律的不断完善以及国际竞争的需要,建设工程施工中的索赔与反索赔问题,已经引起工程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在一些农村地区,昆虫的饲养不仅解决了季节性的食物短缺问题,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20]。昆虫养殖是一项高效多产、可持续的产业,可以在小场所养殖,养殖成本低。因此,可将可食用昆虫饲养推广到家庭中去,用以支持家庭生计。

中国湖北省利用食品加工技术从危害林木的舟蛾体内提取食用油。韩国国立农业科学院农村振兴厅表示,2017年韩国已经有34家食用昆虫主题咖啡厅,提供含有昆虫粉的意大利面、酱料、面包、奶昔等食品。在墨西哥,最负盛名的鱼子酱并不是以鱼子为主要食材,而是由一种蝇卵加工制作而成。此外,墨西哥人还制作一种以蚯蚓肉和牛肉为原材料的汉堡,将昆虫加工成饼干、面包之类的零食产品。法国昆虫餐厅通过改变昆虫原有的形态,将昆虫融入日常饮食,制作出甲虫馅饼、蜂蛹巧克力和蚂蚁巧克力。荷兰最大的食品加工产——法泽集团,于2016年夏季着手研制蟋蟀面包,将面团与蟋蟀粉混合、手工现烤,制作出的成品面包每个包含约70个蟋蟀。

泰国是昆虫养殖较早的国家,拥有世界最先进的蟋蟀养殖体系[21]。泰国人食用的昆虫最初为蟋蟀,后来逐渐扩展到蚱蜢、天牛、竹虫以及各种蝶类幼虫。目前,泰国国内注册的蟋蟀养殖场有2万家,是世界上蟋蟀养殖场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泰国东北地区。1996—2011年,泰国蟋蟀养殖场每年的平均产量在7 500t 左右,总经济收入约3 000万美元[21]。在泰国,昆虫食品的消费主体是当地居民,人们不仅可以买到即食的油炸类昆虫食品,还可以购买新鲜活虫自己烹饪。如今,泰国每年需从柬埔寨、老挝、缅甸、中国进口超过800t 的食用昆虫来补充国内需求缺口。

澳大利亚市场上有许多用塑料包装的昆虫原型食品,在食物不易获得期间作为食品销售。此外,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政府也会提供含有昆虫的食物包。

3.2改变形态的昆虫食品

昆虫蛋白质食品是指利用昆虫含有的丰富优质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通过提取和加工,制作的食品(表6)。

表 5部分国家改变形态的昆虫食品

总之,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集体智慧,对于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也是我党在未来的治国理政中所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加强对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湿法脱硫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一般均高于90%,技术成熟。缺点是设备腐蚀性严重,能耗高,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干法和半干法的设备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无污水处理系统等。缺点是反应速度慢,脱硫率低,磨损、结垢现象比较严重,废渣处理困难。

3.3昆虫蛋白质食品

改变形态的昆虫食品通常是将昆虫研磨成粉末加入其他食品中,以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形态存在(表5)。

表 6部分国家昆虫蛋白食品

中国黑龙江省有畅销国内外的蚕蛹酒,江苏省和云南省以蚂蚁为原料研制出蚂蚁粉和金刚酒,广东省利用蚕蛹研制的蚕蛹公补酒更是受到东南亚各国的青睐。韩国农业振兴厅与食品企业合作,利用可食用昆虫研发出一种特殊医疗用途食品——黄粉虫布丁,给在食物摄取、消化和吸收方面存在障碍的人群带来了福音[22]。日本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发展昆虫商品贸易,通过工艺加工技术将蚯蚓研磨成粉末状,制作营养保健品。

3.4昆虫保健制品

昆虫保健制品是指通过提取昆虫体内活性物质加工生产而成的昆虫保健滋补品和药品(表7)。

精子浓度被稀释成了3600万/立方米。以这个浓度来计算,要想完成使命,按最低标准也至少需要2000万个精子发起进攻,也就是需要有至少约0.6立方米的水进入女生体内。相当于600升水,即1000瓶可乐的水被灌进去了。你以为人体是过滤器吗?还带加压水泵的那种?

表 7部分国家昆虫保健制品

中国是最早掌握养蚕技术的国家,夏代以前就出现家蚕养殖。20世纪80年代,中国昆虫食品产业化逐步发展起来,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中国婴幼儿食品营养研究中心通过分析蚕蛹体内的营养物质,研制出蚕蛹蛋白粉,生产出幼儿高蛋白饼干。韩国Edlble 公司将可持续性蛋白质来源做成食品,以黄粉虫、蚕、蟋蟀为原料生产能量棒。美国昆虫零食公司Six Foods 主打一款蛋白质含量是普通玉米片3倍的Chirps Chips 蟋蟀脆片,目标是让昆虫这种物美价廉的蛋白质来源成为人们日常饮食的选择。目前,该公司已经获得了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Social Venture Fund 的融资。

4 现阶段昆虫食品产业存在的问题

4.1消费者接受程度偏低

昆虫食品虽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是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普遍偏低。关于昆虫食品接受程度的研究,国外学者相对较多,而国内学者几乎没有涉猎。Vanhonacker 等(2013)对比利时消费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所有的动物蛋白质来源,消费者对昆虫蛋白的接受程度最低[23]。Hartmann 等(2015)关于中德两国消费者食用昆虫的心理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消费者之前是否食用过昆虫食品,食物“恐新症”都是影响昆虫食品消费意愿的重要因素[3]。Verbeke (2015)在比利时的一项研究证实,食物“恐新症”得分较高的消费者会对其接受昆虫作为食物来源之一产生不利的影响[4]。Megido 等(2016)指出,在西方国家肉类替代品的消费量非常低,主要是因为与肉类食品相比,肉类替代品会使消费者产生恐惧心理和较差的感官体验,尤其是对于昆虫,恐惧心理会更加明显[5]。相较于传统食品行业,消费者接受与否及接受程度的高低对昆虫食品行业发展至关重要,但就现阶段学者的研究结论而言,消费者的恐惧心理是导致昆虫食品接受程度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

8例均表现为一侧上颌窦膨胀性生长,具有侵袭性,不同程度骨质吸收破坏,邻近鼻腔、鼻窦受累,颜面部软组织肿胀,鼻中隔及对侧鼻窦未见受累。6例病灶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影,CT值35HU,2例密度不均软组织密度影,CT值22~38HU,其中1例见少许点状钙化,3例有邻近骨质增生硬化,8例均无头颈部淋巴结增大。

4.2立法保障不全面

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由于缺乏正式的食用昆虫普查体系,立法方面仍存在一定难度。虽然昆虫食品正在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但中国也只有蚕、黄粉虫被列入食品目录。2016年3月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发布(第2016-18号)公告,正式追加黄粉虫幼虫、双斑蟋至食品原料目录[24]。2017年5月瑞士政府修订食品法,容许食物供应商选用蚂蚱、黄粉虫、蟋蟀为食材,瑞士成为欧洲首个公开销售昆虫食品的国家[25]。2017年年末芬兰解除对昆虫食品的管制,2018年年初欧盟正式将昆虫列入“新颖食物目录”[26]。加拿大食品理事会和加拿大卫生部开展一项关于昆虫食品的风险评估后,允许昆虫作为食物。全球关于可食用昆虫的立法保障并不普及,受法律保障的可食用昆虫种类也只是微小的一部分。可见,关于昆虫食品的立法保障仍是十分薄弱。可食用昆虫种类繁多,缺乏全面的立法保障是限制昆虫产业发展的关键障碍之一,昆虫食品加工企业的利益无法得到切实保障,限制了昆虫食品产业的发展。

早在3 0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有食用昆虫的习惯,至今大部分地区仍保留此习惯。北京、天津地区的人们喜爱吃油炸蝗虫;东北、四川和湖南一带的人们喜欢吃天牛幼虫;江苏、浙江地区的人们偏爱吃蝉蛹;江苏省灌云县是全国豆丹最大集散地和反季节豆丹养殖基地,2018年年销产活体豆丹约10万t 。

4.3食品安全问题突出

昆虫种类繁多,可大规模生产的昆虫种类就达数百种。因此,昆虫的食源性风险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欧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在2015年表示,摄食昆虫食品的风险与其他蛋白质来源一样,此风险主要包括生物风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化学风险(重金属、毒素、农药等)以及与环境有关的过敏原。昆虫体内的异体蛋白,较奶类蛋白和肉类蛋白更容易引发过敏,部分人群会对昆虫食品产生过敏反应。冯颖等(2017)对1980—2007年中国消费者食物过敏病例进行研究发现,昆虫是继水果和水产品之后的第三大类过敏原,其中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有蝗虫、蚱蜢、蝉蛹、蜂蛹和知了等[27]。意大利的一项研究表明,添加10%~30%的昆虫粉至小麦粉中虽会提高营养价值,但同时昆虫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孢子细菌会对食品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4.4食品加工技术薄弱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昆虫食品主要有昆虫原型食品、改变形态的昆虫食品、昆虫蛋白质食品和昆虫保健制品[1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将家蚕进行化学处理制作罐头,法国将蚱蜢、螳螂、蚂蚁等昆虫进行脱几丁质后生产高蛋白食品,日本用蚕蛹制取优质蛋白生产氨基酸,美国在昆虫食品加工方面居于世界前列,产品种类极其繁多[28]。反观发展中国家,泰国是食虫较多的国家,但其国内昆虫食品多以原型出现,当地居民通常购买活虫自己烹饪;中国具有悠久的食虫历史,常见的昆虫食品以油炸、水煮方式出现,深加工食品并不普及。较差的昆虫原型食品感官体验不仅加强了消费者的恐惧心理,也限制了昆虫食品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食品工业加工技术相对发达,昆虫食品加工技术也处于领先水平,但全球多数国家并没有深入发展昆虫食品加工技术,市场上以原型食品居多。因此,就世界整体而言,昆虫食品加工技术仍十分薄弱。

5 昆虫食品产业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注重食品的营养价值,昆虫因具备高蛋白、低脂肪优势而进入消费者视野。虽然现阶段昆虫食品并未像其他主流食品一样普及,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昆虫食品未来的发展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国际市场调研机构Meticulous Research 对2018—2023年全球可食用昆虫市场价值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预计到2023年,可食用昆虫的市场价值将达到11.8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80%。其中,亚太地区预计达到4.7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36%;拉丁美洲预计达到2.50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14%;欧洲预计达到2.61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6.07%;北美地区预计达到1.5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8.40%;中东和非洲预计达到0.3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20%(图1、图2)。随着时代的发展,整个社会的食物知识体系不断丰富,人们可接受的食物范围逐步扩大,昆虫食品将逐渐被大众接受,可食用昆虫资源也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6 对策建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向往与追求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昆虫食品巨大的市场潜力为企业带来了新机遇,但也带来了许多需要攻克的难题。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加强昆虫食品宣传力度和科研投入力度。传统的饮食观念是限制昆虫食品发展的一大障碍,可通过加强昆虫食品优势宣传,开展食虫文化节,透明昆虫食品制作工序,消除人们对昆虫根深蒂固的偏见,逐步改善人们的饮食习惯,使昆虫食品进入更多人的食谱。此外,借助大众媒体等工具宣传昆虫食品,影响消费者的饮食观念。针对食物“恐惧症”,可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可食用昆虫的病理学、生态学和营养学的研究,用科学的检测数据向消费者证实可食用昆虫食品的安全性,从源头上消除消费者的恐惧心理。多数消费者对昆虫原型食品会有恐惧心理,因此昆虫食品加工企业可采取深加工方式将昆虫研磨成粉末或者制成其他形态的食品,在保证蛋白质含量与营养卫生的同时促进昆虫食品消费。

(2)完善昆虫食品配套法律法规。政府通过加大对昆虫领域的法律政策支持,建立可食用昆虫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昆虫食品配套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形成有效衔接的昆虫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可食用昆虫饲养机构政策补贴,推动昆虫食品产业发展。一方面,加大对可食用昆虫饲养机构的政策扶持,鼓励其进行产业创新,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将昆虫食品纳入食品安全保障法,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食品行业具有较高的社会敏感性,中国昆虫食品安全管理法规的制定和市场监管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而应根据本国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消费水平、知识水平等进行规划。以昆虫学会为牵头,定期举办昆虫食品产业论坛,集中讨论产业发展状况,积极制定应对措施,进一步促进昆虫食品产业的发展壮大。

图1 2018—2023年全球可食用昆虫市场价值预测
数据来源:https ://www .statista .com /statistics /882321/edible -insects -market -size -global /。

图2 2018—2023年分地区可食用昆虫市场价值预测
数据来源:https ://www .statista .com /statistics /882360/edible -insects -market -size -global -by -region /。

(3)学习先进昆虫食品深加工技术。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技术,夯实本国食品产业基础。全球多数食虫国家的昆虫食品深加工技术处于较低水平,成为阻碍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而,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昆虫食品产业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导发展产业技术。昆虫食品加工技术相对薄弱的国家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提高昆虫食品加工的深度,从而开拓市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药食同源是昆虫食品发展的趋势之一,食品加工企业可从保健品和功能性产品入手,加大对可食用昆虫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拓宽可食用昆虫的市场范围。

(4)严格把控昆虫食品加工操作环节。通过严格控制加工操作的各环节可以有效降低与昆虫相关的食源性疾病传播的风险。微生物的滋生与可食用昆虫的食物来源和生产环境有关,因此,严格把控食品加工操作各个环节不仅可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同时还有助于增强昆虫食品的竞争优势,提高消费者对昆虫食品安全性的信心。首先,从源头上保障质量,确保可食用昆虫的养殖环境无污染,保证野外捕捉的可食用昆虫经过无菌处理;其次,保证昆虫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严格按照国家质量标准;第三,做好产品成品检验,保证每个产品质量达标。

参考文献

[1]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Water and energy facts and figures [DB /OL ]. [2018-12-11]. https ://unesdoc .unesco .org /images /0022/002269/226961.

[2]HOEK A C ,LUNING P A ,WEIJZEN P ,et al .Replacement of meat by meat substitutes .A survey on person and product -related factors in consumer acceptance [J ].Appetite , 2011, 56: 662-673.

[3]HARTMANN C ,SHI J ,GIUSTO A ,et al .The psychology of eating insects :a cross -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Germany and China [J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 2015, 44: 148-156.

[4]VERBEKE W .Profiling consumers who are ready to adopt insects as a meat substitute in a Western soiety [J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 2015, 39: 147-155.

[5]MEGIDO R C ,GIERTS C ,BLECKER C ,et al .Consumer acceptance of insect -based alternative meat products in western countries [J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 2016, 52: 237-243.

[6]VAN HUIS A ,VAN ITTERBEECK J ,KLUNDER H ,et al .Edible insects :future prospects for food and feed security [M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 2013.

[7]HARTMANN C ,SIEGRIST M .Consumer perception and behaviour regarding sustainable protein consump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J ].Trends in Food Science &Technology , 2017,61, 11-25.

[8]陆剑锋,何剑中.可食用昆虫资源的利用历史、现状及展望[J ].食品科学, 2006(12): 830-837.

[9]刘振江,刘晓辉.昆虫功能食品研究与发展探讨[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5): 165-168.

[10]刘高强,魏美才.昆虫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进展[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6): 142-146.

[11]卓志航,杨伟,徐丹萍,等.浅析食用昆虫的资源价值[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35(17): 390-394.

[12]SOGARI G ,LIU A ,LI J .Understanding edible insects as food in western and eastern societies [M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in the New Meat Alternatives Market .IGI Global , 2019: 166-181.

[13]张家琛,周学永,蔡珉敏,等.食用昆虫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生物资源,2018, 40(3): 232-239.

[14]冯颖,陈晓鸣,赵敏.中国食用昆虫[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 16-116.

[15]CHEN X ,FENG Y ,CHEN Z Y .Common edible insects and their utilization in China [J ].Entomological Research , 2009, 39(5): 299-303.

[16]郭爱伟,熊春梅.昆虫蛋白质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 ]. 中国畜牧兽医, 2008, 35(11): 166-167.

[17]邓忠彬,杨伟,杨春平,等.基胡蜂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J ].营养学报, 2013, 35(5): 514-515.

[18]张文明,周焱.昆虫食品资源的开发利用[J ].食品与机械, 2002(1): 9-10.

[19]OONINCX D G A B ,DE BOER I J M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 production of mealworms as a protein source for humans -a life cycle assessment [J ].PloS ONE , 2012, 7(12): e 51145.

[20]HOPE R A ,FROST P G H ,GARDINER A ,et al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adoption of domestic mopane worm farming technology in Zimbabwe [J ].Development Southern Africa , 2009, 26(1): 29-46.

[21]HANBOONSONG Y ,JAMJANYA T ,DURST P B .Six -legged livestock :edible insect farming ,collection and marketing in Thailand [M ].Rap Publication , 2013.

[22]韩国利用食用昆虫,开发特殊医疗用途食品[J ]. 中国食品学报, 2016(3):189.

[23]VANHONACKER F ,VAN LOO E J ,GELLYNCK X ,et al .Flemish consumer attitudes towards more sustainable food choices [J ].Appetite , 2013, 62: 7-16.

[24]韩国追加黄粉虫幼虫及双斑蟋至食品原料目录[EB /OL ].(2016-03-12) [2018-12-16].http ://gpj .mofcom .gov .cn /article /zuixindt /201603/201603012 75354.shtml .

[25]瑞士将推昆虫制美食,创欧洲合法销售昆虫食品先河[EB /OL ]. (2017-08-17) [2018-12-16].http ://www .chinadaily .com .cn /micro -reading /2017-08/17/content_ 30731849.htm .

[26]昆虫食品在超市上架,西班牙读者神回复亮了[EB /OL ].(2018-04-19) [2018-12-16].http ://m .haiwainet .cn /middle /3541442/2018/0419/content_ 31301472_ 1.html .

[27]FENG Y ,CHEN X M ,ZHAO M ,et al .Edible insects in China :utilization and prospects [J ].Insect Science , 2017, 25(2): 184-198.

[28]周虎,刘高强,刘卫星.食用昆虫资源的研究与开发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6(3): 89-91+97.

收稿日期: 2019-01-21。

基金项目: 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度国际合作培育课题“农产品安全认证、消费者行为与食品安全治理”(2018-EU -18)。

作者简介: 侯梦婷(1993—),女,安徽蚌埠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企业管理;胡家香(1981—),河南商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产品电子商务;刘爱军(1973—),男,山西五台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涉农产业管理、现代企业管理。

DOI: 10.13856/j.cn11-1097/s.2019.04.003

(责任编辑 肖时花 殷华)

标签:;  ;  ;  ;  ;  

世界昆虫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