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针灸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杨朋

【摘要】目的:总结神经根颈椎病的不同针灸治疗方式及其疗效。方法:在2019年1月到6月选取我院诊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00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200例患者均在入选时抽签并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电针、常规电针+温针灸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具备显著数据优势,数据差异较大且适用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常规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应用温针灸可以达到更加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备较高的治疗适应性,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不同针灸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工作模式的不断转变,临床中颈椎病的发病率持续提升,同时颈椎病也呈现出了低龄化、逐年提升的发展趋势[1]。颈椎病的临床分型相对复杂,会涉及到颈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以及交感性颈椎病[2]。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临床中相对普遍的一种颈椎病类型,同时也是常见的神经性疾病,临床中的疾病表现主要是以间断性的眩晕为主,疾病的原因在于颈枕部位存在慢性或者是急性的软组织病变,促使椎基底的动脉无法有效供血从而导致神经损伤进而发病。近些年有许多研究指出,关于神经根颈椎病可以采取针灸治疗方式进行干预,整体疗效突出,患者康复效率较高[3]。对此,为了更好的明确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最佳治疗方式,本文以对比总结方式探讨不同的针灸治疗措施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年1月到6月选取我院诊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00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200例患者均在入选时抽签并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当中患者100例,男性患者61例,年龄平均(45.54±3.44)岁,病程平均(1.54±0.41)年;常规组当中患者100例,男性患者62例,年龄平均(45.76±3.83)岁,病程平均(1.66±0.32)年。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近且达到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

入选标准:满足《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判断标准;自愿接受针灸治疗;对研究知情。排除标准:存在其他严重颈椎性疾病;CT或X线显示颈椎间盘无任何病理性改变;临床资料丢失。

1.2方法

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电针、常规电针+温针灸的治疗方式。

常规电针方式:应用俯卧位,完全暴露颈部的皮肤并进行常规消毒,以2寸28号的毫针从双侧的颈夹脊穿刺,穿刺椎体同时在患者感受到针感并映射肩部位置。应用2寸的毫针对大椎穴进行针刺,穿刺的深度与为1.5寸,针刺的过程适当将针头向上挑,在患者感受局部胀麻感后为止。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提供5个穴位的连续波电针穿刺,以5分钟作为调节周期,按照耐受情况调整电流强度,以患者有感觉但能够忍耐为止,每次30分钟。

温针灸方式:针刺方式与传统电针相同,但是在每次进针后采用2cm的艾条并在毫针尾部点燃,并提供温针灸治疗。持续时间30分钟,每次采用3到5个穴位开展温针灸治疗。治疗期间应用阻隔物预防皮肤遭受烧伤。在温针灸治疗之后采取与常规组相同的连续波电针穿刺。

1.3效果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无任何异常感受,X线或CT检查结果颈椎部位正常;有效:症状明显好转,症状相对于治疗前有明显减轻,可以正常生活;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好转或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患者基础资料以及观察指标均应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在数据录入之后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处理,采用离散或连续类型方式实现对数据的录入,针对定性的数据不应用分类处理。数据录入后处理时应用P值进行判断,在P值<0.05时则代表达到统计学标准。另外对于均数应用T值进行检验,而百分值数据应用X2进行检验。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具备显著数据优势,数据差异较大且适用统计学标准(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3.讨论

伴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习惯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许多年轻人经常坐在电脑面前或长时间低头看手机,这一些长期性的习惯都会导致颈椎病的发生,这也促使颈椎病在近些年呈现出明显的发病率增长趋势[4]。另外,因为人们对于自我生活规律性的重视度不断下降,导致许多年轻人的生活不规律问题越发突出,再加上随时随地低头看手机等行为的普遍,导致颈椎病的年轻化发展越发严重,做好颈椎病的治疗干预显得越发重要。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韧带方面会因为长期扭曲或劳损而受伤,疾病病程比较长,所以患者的病变部位可能会存在各种病变表现,比较常见的病变涉及到结痂、痉挛、肿胀以及出血[5]。在这一些情况之下,在外力影响下会导致颈椎体发生位移,颈椎会出现骨质增生的改变,此时很容易导致颈椎间盘突出的发生,从而形成对神经根的压迫,导致相关症状的发生。从中医学角度来看,神经根型颈椎病本身属于正气不足、卫外不固的疾病表现,其主要是因为湿邪侵入导致经络痹阻,此时气血无法顺畅的运行,从而表现出筋脉失养、痉挛发作,引发颈肩、腰背等多部位的疼痛症状[6]。针灸可以实现对神经元、粗纤维等实现刺激与兴奋的干预效果,艾灸可以促使穴位周边的血管得到扩张,促使血流量得到明显提升,同时对于局部的血液微循环达到一定的改善效果,缓解肌肉痉挛的效果,进而消除因为神经根炎症而导致的充血病变、水肿等症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具备显著数据优势,数据差异较大且适用统计学标准(P<0.05)。这一结果成分证明单纯应用传统针灸治疗方式的整体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结合应用温针灸可以更好的保障整体治疗效果,借助温针灸的治疗方式可以通过热量促使针灸效果直达穴位,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温经通络、益气活血以及散瘀散结等多种疗效,从而实现症状的控制与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综合康复质量。

综上所述,常规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应用温针灸可以达到更加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备较高的治疗适应性,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张云霞.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研究[J].陕西中医,2017,25(8):311-32.

[2]胡晓龙,王颖.长针透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4(06):127-129.

[3]王立华,马静,王爱丽.针灸疗法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S2):190-192.

[4]李银花,王萍,黄移生.分经辨证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5例的疗效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1(22):200-201.

[5]徐立萍.针灸康复护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配套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521-522.

[6]高勇.消痰通络饮Ⅰ号方联合针灸辨治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7,14(10):233-234.

论文作者:杨朋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不同针灸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杨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