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的因素分析论文_杨青杉,刘林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的因素分析论文_杨青杉,刘林

重庆市高新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重庆 401120

摘要:建筑工程中的岩土施工作为基础性的建设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建筑工程的过程中,要保证建筑施工中岩土工程的质量,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精准有效是保证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地质勘察工作提供数据的准确程度,可以保证在建筑施工中为岩土工程勘察提供有效的数据作为支撑。勘测阶段与岩土工程的施工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如何保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控制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因素

1地质勘察中的限制因素

1.1人为因素影响

地质勘察的操作对象是人,人为因素是决定地质勘察结果的主要原因。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新型的设备、材料、技术等,建筑工程施工中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很多现代化技术也在建筑行业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利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会更多使用到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一方面提高了地质勘测的精度,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对技术人员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对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施工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素养,具备灵活的勘测技术,可以应对多种情况,才可以保证建筑施工高质量的完成。但是在实际的地质勘察中,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素养不够高,没有责任意识。实际上,勘测人员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勘测训练,专业技能上存在很多缺陷,工作经验不够,不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勘测意识,这对于地质勘测的质量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1.2制度不够健全所限制

目前建筑施工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环节,很多企业在这个环节指标和规范都存在缺陷,这就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和有效性,地质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很难得到保证。对于一部分有严格规定制定的施工单位来说,由于在管理上存在缺陷,因此即使有健全的制度,但是没有被落实也成为了“一纸空文”。工作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和指标进行地质勘察,或者在地质勘察中没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和素养,这让地质勘察的工作出现大量的负面影响。如果存在这些情况就会让地质勘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后期的施工设计也不能保证质量。

1.3市场因素限制

建筑行业的兴起让市场处于无序管理的情况,在国家还没有意识到对建筑市场的管理的时候,很多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单位兴起。这是建筑工程发展推动的结果,但是因缺乏研究和管理,工程地质勘察市场处于没有被规范的情况,在体制上和法治上都还缺乏严格的规定。这种单位越来越多,人员构成鱼龙混杂,很多公司属于外挂公司,地质勘察市场得到良好的发展也提供了非常多的竞争力,一些单位为了争取利益和市场不惜使用恶劣的手段,让整个市场的秩序都受到影响,不利于市场的规范与施工用人。

正是有这种单位的存在,很多单位的勘测技术落后。比如钻探取样仍旧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取样,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精准度还不能够被保证。室内试验仍旧使用常规性办法进行,没有使用先进的实验方法,没有充分使用新时代的科学技术。

2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策略

2.1规范勘查工作的质量

为了提高勘查工作的质量,首先工程单位应当对勘查报告的内容书写进行严格的规定,即要求工程人员在报告撰写中不得出现口头化、模糊化的表达。比如在低下水位勘测观察中,以往很多工程人员在报告中对钻孔施工大小的描述范围过大,以至于给实际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所以工程单位对于勘查报告中钻孔大小的范围应当予以严格的要求,比如可以规定在报告中范围误差不得超过2cm。对于范围误差进行精确化地要求,不仅有利于提高工程人员在勘查过程中的勘查精度,更会对后续的工程实施带来实质性的便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地质依据考察工作,为地质勘查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对于工程人员经常出现的渎职懈怠问题,工程单位应当加强监管工作,对相关工程人员实行行为考核制度,考核的内容应当至少包括地质依据考察中荷载能力、建设性质、水文环境等多个重要的指标。同时工程单位还应当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即对于考核优秀的人员予以奖励,而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采取批评教育或者调离工作岗位等措施。除此之外,工程单位还可以定期对相关工程人员进行岗位培训,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培训中对地质依据重要性进行论证传达,让工程人员切实了解地质依据对勘查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减少或避免在现实工作中渎职懈怠的问题。

其次针对工程单位对地质依据的勘查工作存在流程不规范的问题,工程单位应当在有关法律法规这一基本框架下对该项工作进行严格的流程规范。首先在对于地质依据勘查人员应当进行严格的筛选,确保勘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资质和工作责任心。工程单位可以对勘查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考核测试,对于考核未通过的人员应当责令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相关技术的学习。除了筛选合格的地质依据考察人员,工程单位对于考察结果也需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结果可以充分满足岩土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在审查过程中,工程单位对于错误、模糊的数据应当要求工程人员重新测量。

2.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新和改进工程勘查技术

首先是面对不同的区域环境,工程单位应当制定不同的勘查技术。比如对于野外勘查和地下水位勘查,工程单位应当引入不同的勘查方案。在野外勘查过程中,工程人员应当具备高度的应变能力,因为野外岩土勘查工程中实际标准和规定标准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只有做好不合理间距的测量工作才能有效地完成野外勘查任务。

其次工程单位还应当注意对原有的勘查技术进行创新,比如对于岩土工程中原位测试技术,传统的原位测试技术中静力触探中需要定深凋零以减少零漂,而原有的凋零过程极为耗时且信息的采集误差也较大。所以工程单位在进行静力触探中可以通过创新打孔深度的方式,即可以采取多次打孔、阶梯化打孔深度的手段进行实现同一时间段内多次测量的目的,此举可以有效地减少工程耗时,并提高信息质量。

2.4加强技术支持

资源共享和先进技术的支持是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必须加大对勘察技术的资金投入,建立天文、地理、工程等学科共通的信息服务平台,并形成指标数据化管理服务系统等,为地质勘察工作奠定技术基础。同时,计算机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应用可以促使工程管理实现系统化和规范化,从而有效提高勘察工作的精度和效率。另外,通过地质勘察资料的整合和处理,还能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更加直观地了解地质情况,从而做出更好的施工决策。

2.5加强勘察人员的培训

对于地质勘察企业,应积极展开勘察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进行专业技术考核,了解勘察人员的基本素质以及对专业知识、工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促使勘察人员整体素质的有效提升。同时,当新的勘察技术或理论出现时,地质勘察企业应尽可能及时地帮助勘察人员学习并掌握相关内容,从而充分提高勘察工作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3 结语

总之,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是岩土工程施工的基础和前提,通过获得勘察数据结果,编制勘察报告,能够为岩土工程及其他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发挥其经济性和安全性的作用,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应充分分析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从而有效保证勘察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跃林.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3):997.

[2]韩刚.浅析市政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5):177-178.

[3]刘付丰.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质量控制因素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1):1117.

论文作者:杨青杉,刘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的因素分析论文_杨青杉,刘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