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团队的建设论文_李丹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团队的建设论文_李丹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文化馆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摘要:群众文化一直都是古老的社会文化历史现象,这种现象几乎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渗透到各地民族、各个时代的生产与生活中。但是现在许多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讲到文化工作便会联想到要怎样发展文化产业,从而会遗忘了作为文化基础性工作的群众文化团队,并且也容易忽视群众文化团队建设。文章探究了目前我国群众文化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团队;建设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农村的文化,来源于农业的特色、农村的传统、农民的习俗,发端于农民,根植于农民。因此,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这样,文化才能更具生命力、更有影响力。近年来,各地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普遍开始关注群众,注重提升群众主体性,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偏重模式化,针对性不强。为加快政策的落实,一些部门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模式化比较明显,与群众文化需求结合度不高。二是偏重硬文化,特色性不强。农村文化建设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对软文化的培育力度不足,农村文化发展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三是偏重形式化,实效性不强。文化设施建后普遍缺乏有效的管理,运行状况与出发点有不小差距,往往是建设下大功夫,对建成后投用维护却没有很好地研究。这些问题,导致了农村文化设施、文化服务与群众结合度不高,农民参与文化建设、享受文化服务“共建共享”的机制没有真正形成。

(二)管理体制机制的不顺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农村文化机构及体制机制的不健全,文化管理机构设置的不合理,职能部门权责不清等问题,直接导致农村文化管理的缺位,成为农村文化繁荣的巨大障碍。目前绝大多数地区,农村文化站、文化活动室以及 “农家书屋”全覆盖工程,都是实行属地管理原则,由乡镇、行政村进行管理,县文化主管部门和业务单位对文化站、文化活动室及农家书屋只有业务指导关系,不利于农村文化设施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发挥。同时,机构改革中基层文化部门的改革并没有形成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合力,反而在客观上带来了多头管理,影响了农村文化资源的整合。

二、农村群众文化团队特点分析

群众文化团队多数情况下以中老年人为主,而社区团队年龄的跨度实际要比街道团队的大。(2)群众文化团队中的女性成员要多于男性成员,同时街道团队中男性比例更大一些。(3)街道团队往往会有更多演出任务,因而诸如舞蹈、戏曲、合唱等团队较常见。相比之下居委会团队则为是老百姓自娱自乐,因而普遍为体育锻炼类。(4)居委会团队与街道团队人数大多在15-20人左右。街道团队的规模往往要略大于居委会的团队。(5)在经费问题上,街道团队的经费往往会多于居委会的团队。这主要要依靠相应政府部门相关支持,成员所上缴的会费也会成为重要经费来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6)在活动地点上,街道团队活动主要是以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为主,相比之下居委会团队的活动场所以小区和居民区文化活动室为主。方便是群众团队活动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三、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团队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经费。因为没有政策上的有力支持,经费来源渠道不畅,特别是服装、道具、乐器、音响、灯光的更新添置每年需要一大笔开支,经费短缺导致少数团队难以维继。不管是街道还是居委会的团队,都希望有更多的经费支持,这些经费主要用于设备的添置、服装道具的制作、培训老师的聘请等。

(二)师资和培训。当前文化团队建设人才缺乏,特别是编导人员、文艺骨干奇缺,致使门类不全,难上水平出精品。很多团队希望有高水平的老师进行辅导,或者参加培训班,以便提高水平。舞蹈、合唱、戏剧类的团队这方面的需求更为明显。

(三)场地。场地问题主要分成两种,没有场地或者场地不理想。有些团队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还有些团队活动的场地太小,或者离居民住宅太近容易扰民等。一般来说越是规模大的团队对场地的要求就越是高。我市群众文艺团队除少数几个能够利用乡村、社区的会场、舞台外,大多数是露天排练演出,在集镇演出有时得不到配合支持,这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加强群众文化团队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

第一,建立完善的统筹管理体制。社会文化的发展在现在遇到了较好的发展时机,文化团队种类与数量不断增多,作为文化部门需不断的加强对于群众文化团队统筹管理方式,团队类别需多样化、展示交流的方式、培训、辅导等方面,需要积极的引导,创新管理机制。

第二,建立完善的监督与服务机制。将团队建设纳入到文化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来,并且将其作为评定工作业绩重要指标体系之一。对于各级文化网络中团队建设职责责任到任,并且利用达标验收及评估等方式促进文化团队建设发展。

第三,完善团队评估与激励机制。根据团队的具体情况,促进文化团队的健康正常发展,并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估体制,同时,从团队成立的人数、时间、社会贡献、组织管理等个方面对文化团队进行综合的评估。并对团队日常管理更加规范,将活动多、受益大的优秀文化团队给予适当的奖励,展示成果,并交流团队建设的经验。

(二)不断筹措资金

稳定的资金支持是农村的群众文化团队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特别要使大型的并且有品牌效应的较大社区群众团队活动提供必要经费保障。可以考虑动员政府以及必要的社会力量,通过多方筹措一些公益社会发展基金,从而使得社区群众团队活动建设经费窘迫情况可以得以改善,以不断的形成良性循环,从而适应社区群众团队团队建设发展的需求。

(三)要把农村文化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

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事关农民精神需求、精神世界、精神力量是否得到满足、丰富和增强。从当前各地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践经验来看,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的结合,农民文化生活得到了丰富,农村文化软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所以,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来抓。一是要以农村文化建设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是一种理念、今后的一种发展方向。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改变村容村貌,更重要的是确立一种发展理念,使群众有积极心态和自主的发展要求,增强文化自觉。当前,要结合统一开展的农村文化建设、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农村清洁工程等工作,挖掘本地原有的民俗文化、非遗文化、宗教文化、景观文化,浓厚村庄文化底蕴,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形成农村建设与文化建设互助互进的机制,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统一,把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二是要把文化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农民需要文化,但农民也最讲实惠。只有让文化有益于农民的现实需要,农民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和支持农村文化发展。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休闲旅游业、农家乐等新型农村文化休闲旅游产业,使其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新亮点。要大力推动农民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产业化,积极扶持农民发展农村文化团体、文化企业、文化产业。

结束语: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本文对目前群众文化团队建设的整体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探索健全群众文化团队建设,促进群众文化工作整体发展。总而言之,只有让文化有益于农民的现实需要,农民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和支持农村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伟. 成都市青羊区社区文艺队伍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0(01).

[2]饶世坚. 浅谈发展群众文艺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8).

论文作者:李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6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团队的建设论文_李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