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7年深圳市A街道学校传染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_廖燕霞1,黎楚玲1,陈誉鑫1,邓泗沐1,陈立平1,

1.深圳市龙岗区南湾预防保健所 广东省深圳市 518114

摘要:目的 了解2014-2017年深圳市A街道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和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4-2017年深圳市A街道学校传染病疫情,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共报告学校传染病疫情76起,其中乙类传染病4起,丙类传染病49起,其他传染病23起;散发病例2例,聚集性疫情40起,暴发疫情34起,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有发病人数429人,住院3人,总罹患率为9.25%,总住院率为0.70%,无重症及死亡病例。传染病疫情主要集中5月和6月;托幼机构是主要发病场所,占61.84%;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为主;主要病种有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和水痘。 结论 学校传染病疫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主要集中在托幼机构,因此,须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卫生监督工作,推动落实“教卫联动”机制,提高学校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尤其是托幼机构。

关键词: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

学生的健康状况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而学校(本文所指的“学校”包括托幼机构、中小学)是特殊群居场所,聚集性较强、接触范围广,一旦在学校内出现传染病,疫情极有可能在校园内迅速传播和扩散,进而威胁学生的健康,甚至是对生命安全造成影响[1]。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疫情的发生,现对2014-2017年深圳市A街道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4-2017年深圳市A街道(以下简称为“A街道”)学校传染病疫情信息来源于A街道学校传染病上报情况记录表,依据《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GB28932-2012)、《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深圳市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疫情处置指引》(深卫计疾控〔2015〕40号)、深圳市龙区传染病调查处置要点(2017版)将学校传染病疫情分为散发病例、聚集性疫情、暴发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种类型。

1.2 统计分析

运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资料分析。

2.结果

2.1 基本情况

各年度传染病疫情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36,P<0.005),见表1。

表1 2014-2017年A街道学校传染病疫情基本情况

  

3.讨论

2014-2017年A街道学校传染病疫情特征有:(1)疫情多发生在正常上课月份,寒暑假期间几乎无疫情报告,这提示学校疫情暴发与学校教学周期密切相关[2-3]。(2)学校传染病疫情主要多发于基础教育阶段,提示应把托幼机构和小学作为今后传染病防治的重点对象,并加强学校传染病管理及健康教育[4-5]。(3)学校类型不同,其传染病类型及病种的构成特征亦不同:托幼机构以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为主;小学则以呼吸道传染病(流感)为主。

2014-2017年A街道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起数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报告疫情起数为19起,与江门市情况一致[6],与全国情况不同[7]。这与校医/园医报告意识逐渐增强、有关部门不断强化报告规范执行力度有关。

托幼机构和小学是传染病暴发疫情的主要发生场所,这与国内其他相关报道结果一致[8-9]。其中,肠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如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而呼吸道传染病则主要发生在小学,如流感和水痘,该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受人群分布特征的影响,如年龄、行为生活方式、人群的易感性等。从疫情报告的情况来看,位居前4位的重点传染病是手足口病、流感、疱疹性咽峡炎和水痘。

学校和托幼机构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集中的主要场所,学生及托幼儿童是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传染病疫情的发生不仅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更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严重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同时,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影响因素众多,需要多部门密切合作,尤其应加强“教卫联动”,加强对校外午托和培训机构的管理,并明确自身在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职责。在学校/托幼机构方面,需要做好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和补种、学生晨/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工作,严格落实病例隔离措施,加强环境消毒工作,做到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置。在疾控机构方面,应积极开展传染病风险评估和疾病监测工作,在疫情流行期前能与教育部门进行沟通,提出针对性的传染病防控建议;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教和风险沟通,推动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尤其是二类疫苗的接种,如水痘疫苗、流感疫苗、手足口病EV71疫苗等;加强对校/园医的培训,减少公众、部门间的摩擦。

参考文献:

[1] 周晖.传染病在学校中的预防和对策[J].大家健康(For all Health),2016.3,10(8).

[2] 顾昉,张荣华,陈卫平,等.2004-2010年浙江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疾病监测,2011,26(5):383-385.

[3] 李铁钢,杨智聪,王玉林,等.广州市2004-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0):940-941.

[4] 谢旭,李媛,马汉武,等.深圳市2007-2008年传染病暴发疫情监测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9,25(8):564-567.

[5] 谢旭,李媛,吕秋莹.2009-2010年深圳市传染病暴发疫情监测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1,11(7):846-848.

[6] 陈茂余,杨玉芳,洪海波等.广东省江门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0):1271-1273.

[7] 韩俊峰,王子军.我国2006-2008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4):463-465.

[8] 吴金菊,张俊青,靳玉惠,等.合肥市2000-2007年学校传染病疫情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6):528-529.

[9] 吴位新,金祝平,庞志峰等.金华市2005-2009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6):693-694.

论文作者:廖燕霞1,黎楚玲1,陈誉鑫1,邓泗沐1,陈立平1,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2014-2017年深圳市A街道学校传染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_廖燕霞1,黎楚玲1,陈誉鑫1,邓泗沐1,陈立平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