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电视新闻播音的美学特点论文

探析电视新闻播音的美学特点论文

探析电视新闻播音的美学特点

杨申正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摘 要: 电视新闻作为有声语言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众了解到社会各个方面信息的重要路径。电视新闻播音也尤其特有的美学特点,也就是节奏美、知性美以及形象美等。本文从电视新闻播音的美学内涵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对电视新闻播音的美学特点进行探究,更加有利于不断提升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审美意识,提升电视新闻播音的传播效率,得到大众的喜爱与认可。

关键词: 电视新闻播音;美学特点;知性美;播音形式美

一、引言

目前,广播电视已经逐渐成为艺术创作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视新闻播音员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相关的工作人员更是将美学与电视新闻播音相结合,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对播音实践活动进行正确的指导,尽可能培养大众的审美能力。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许多新媒体应运而生,对电视行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许多新闻观众更愿意选择呈现方式完美的媒介获得信息。因此,电视新闻在传递给大众信息的基础上,需要带给人们良好的精神感受。只有结合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提升自身的美学价值,才能够实现健康长远的发展目标。

老陆变化太大了。看上去比你还要老(我老吗?),头发都掉光了,秃脑门儿。上学那会,也算是个帅哥,现在整个一老头模样,简直不敢认了。你知道他是做什么的吗,教育局当处长,你知道他开的什么牌子的车,奥迪Q 5,我操,六七十万吧!

二、电视新闻播音的美学内涵

首先,电视新闻播音的美学内容就是讲新闻播音有声语言的美感逐步形成规律,还要结合创作文本与主体的关系。在电视新闻播音当中,播报的文本就是新闻播音稿件,其属于播音创作的最基本元素,从创作活动间分析,创作主体不仅要了解稿件的形式,还要深刻理解播音稿件的实质性内容,直观的了解稿件的主题思想与舆论导向。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了解新闻稿件的内容,并将其转变为有声语言符号[1]。新闻稿件的元素包括报道、事实等,其中新闻的生命就是实时性,不管从什么角度进行考虑与研究,新闻的报道都必须属实,那行虚假的新闻,都是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因此,在对电视新闻播音的美学内涵进行研究的时候,应当注重研究对象的真实属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审美属性。在美学理论当中,真实的一层含义就是自然属性,主要含义就是在客观的世界中,人和物都属于客观存在世界中的产物,其不以人的意志进行转移,逐步构成了大众的审美基础。另外一层的含义就是融入社会的属性,随着人们对其的使用与认识,在此过程中总结出比较深刻的认识,将其作为感官的完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审美体验。

三、电视新闻播音的美学特点

(一)知性美

知性美属于一种职业性较强的美与智慧的美,体现在行为与思想当中。电视新闻播音员要想使观众信服,就要做到知行美。采取感性的新闻播音方式,更容易使大众体会到播音员的情绪,无法将新闻事实客观的描述出来。理性的新闻播音员,在对新闻热点事件进行陈述的时候,是恰当有效的,但是用于某些新闻评论的过程中,会导致大众认为新闻没有温度,播音员没有情感。因为新闻本身是没有态度的,但是并不表示播音员本身没有态度[2]。在采编播合理的条件下,电视新闻的播音员应当深入到各个环节当中,了解新闻采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只有这种在播报新闻的时候,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其知性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部分:①首先,播音员的知性美应当从自身的定位入手,代表媒体的形象,新闻播音应当利用智慧的声音引导大众,使用宽广的声音播报新闻,往往也将这个电视台的台风展现了出来。只有这种观众才不会怀疑信息的真实性,还能够对播音员形成信赖感。②其次,知性美还应当体现在新闻播音员驾驭节目思维逻辑的过程中,缜密的思维逻辑与快速的反应,能够将新闻播音员的知性美表现形式体现出来。在此过程中,播音员应当结合新闻的背景,深刻的理解人物、地点与事件等要素,才能对整个事件的节奏进行把控。播音员在遣词造句的时候不能重复啰嗦,还要使大众能够感受到比较清晰的调理,最后进行合理的拓宽,可以将其与相关的新闻进行结合,并开展纵向延伸与横向对比的形式,尽可能扩大新闻播音的信息量。以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张宏民为例,其属于知性美体现的代表。在新闻联播节目的进行过程中,他带给人们一种主播的职业感,以比较严谨的播报风格与大气的播报形式,将生活中的趣事与国家大事互相联系与渗透。使新闻传播不仅有深度,还具有执行的特点,其也以优秀的住址人形象牢记在大众的脑海中。

(二)音韵美

播音不仅仅含有语言性的艺术,更是包括了听觉性的艺术。播音员不仅是有声语言的传播者,也具备了一定音韵美的特质,进而使大众在接收到更多新闻信息的时候,能够享受到音韵美。由于新闻播音对音韵美的要求十分特殊,播音员要根据新闻稿件,选择正确的新闻播报方式。下面以“说新闻”为例,播音员就需要保证播报能够与大众的生活相关,利用活泼的音色,带给大众亲切感。其虽然与播报新闻有一定的不同之处,但是也需要将国家颁布的政策清楚的播报出来。但是不管是各种类型的节目,还是新闻联播,在播报的过程中都要了解音乐美的要素,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首先,音韵美应当要求将情感作为主体,每一个字中都有一点的含义,播音员在进行新闻播报的时候,需要把控每一个字的情感,不能播报的苍白无力,也不能见字生情[3]。只有在理解了新闻事件之后,保证语句通顺,并加入适当的情感。②音韵美务必要保证吐字准确,还要保证归音到位。因为普通话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韵律美,在吐字发声的过程中,也要保证将新闻播的圆满、好听。与音乐中蕴含的美感不同,语言并没有古代不够的调式,如果在进行新闻播报的时候,出现了曲调固定的情况,就可能会对播报环节的新鲜感产生一定的影响。③音韵美与播音员的气息有直接的关系,播音员可以利用腹腔联合呼吸的方式,使吸气更深、发声的时间更加长久。只有保证气息的稳定,才能够保证声音平稳,从根本上达到音韵美的要求[4]

(三)节奏美

通常情况下,人们的内在品质需要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主要与人物的语言、动作都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新闻播音员属于公众性的人物,更加需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并通过外在形象体现出来。

(四)形象美

在新闻播音的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节奏美,节奏韵律主义主要就是指,在开展运动的时候构成的连续关注。通过适当的强弱变化,将运动中的变化规律进行整合,并形成正确的播报节奏。在此过程中,播音员不能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而是应当体现出抑扬顿挫的情感,使大众也能够体会到稿件之间的变化。这种新闻播报并不是死板的,而是出于不断变化与运动当中的[5]。例如如果新闻的节奏较快,播音员就会使用比较快的语速对新闻事件进行播报,使大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到想了解的信息。这种节目在清晨时段比较常见,例如《朝闻天下》等,在新闻播音员播报的过程中,其应当明确新闻编排的顺序,对事件进行正确的分类,还要对情绪进行合理的调动,进而改变每一条新闻的播出节奏。播新闻比较平稳,但是并不是从头到尾都没有发生变化的,无法为大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播报新闻的时候,应当更注重播音技巧,准确处理稿件的语气与色彩。

从2004年开始,我国普通高校招收新疆高中班毕业生的工作实行“统一试卷、统一阅卷、单独划线、单独招生”的办法。2005年,国务院明确了高考录取过程中对少数民族考生优惠录取的政策。从2008年开始,对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可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而教育部则表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不会改变。

电视新闻播音需要借助播音员的形象,提高播报新闻的质量,具体阐述如下:①播音员应当更加注重自身的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还要时刻关注自身的外貌。因为其播报新闻不仅是履行工作职责,更是要面向社会大众,要做到五官端正,并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进行化妆,妆容要自然大方。②服饰美,播音员通常都会穿着西服出现在大众的面前,新闻频道以更加大方、简洁的定位,提升了整体的播报质量,与节目融为一体[6]

硝酸(65%,质量分数,优纯级),德国默克公司;双氧水(35%,质量分数,优纯级),美国Acros公司;多元素混合标准储备液(1 000 mg/L)购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超纯水(电阻率18.2 MΩ·cm);高纯氩气(纯度≥99.999%)。所有器皿均用20%硝酸浸泡24 h后用超纯水冲洗备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美学的本质并不是孤立的,其不仅会涉及美学领域以内的问题,还会牵涉到美学领域以外的问题,并且要牵涉到各个时期的艺术创作实践情况。尤其针对哲学思想的情况,到最后演变为牵涉到社会的基础内容。当前,广播电视属于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大众关注度较高的节目。但是越是日常的节目创作形态,相关的工作人员越要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进行不断地调整。由于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播音主持就是艺术性的体现。新闻播音的工作人员需要从美学的角度进行解读与分析,并找到适合长远发展的指导方式与原则,推动电视新闻行业的持续进步[7]

参考文献:

[1]韩雪芹.电视新闻播音情感表达与实现途径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

[2]赵忠义.电视新闻播音语言的新样式和新特点分析[J].新闻传播,2018,328(07):108-109.

[3]阴旭宏,赵心怡,段金龙.播音主持艺术美学浅析——以《朗读者》为例[J].当代电视,2018,366(10):99-100.

[4]边旭东.电视新闻直播的美学意识管窥[J].西部广播电视,2018,429(13):75-76.

[5]程碧华.浅析电视新闻播音的美学特点[J].活力,2015(6):90-90.

[6]董晓婷.电视新闻播音的美学特点[J].西部广播电视,2014(5):32-33.

[7]于华.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个性化风格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8,308(11):93-94.

中图分类号: G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24-0088-02

作者简介: 杨申正,男,汉族,河南开封人。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

标签:;  ;  ;  ;  ;  

探析电视新闻播音的美学特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