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体会论文_吴隆俊, 彭大胜, 管邦洪

吴隆俊 彭大胜 管邦洪

(贵州关岭县人民医院;贵州安顺561300)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设计治疗方案时将行传统手术治疗的设为对照组(30例),将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治疗的设为研究组(30例),对比两组术中、术后效果及远期随访。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及髋关节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复杂髋臼骨折行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并提高远期疗效。

【关键词】改良Stoppa切口入路;髋关节;复杂髋臼骨折;后外侧入路

复杂髋臼骨折大部分属于高能量损伤,急诊时可予以外固定架进行固定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直至其生命体征得以稳定之后再开展切口复位固定治疗[1]。针对临床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如何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方案以减少并发症及缩短手术时间等,已经受到高度重视。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6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分别行不同术式治疗的效果予以回顾性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设计治疗方案时设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前者男女比例17:13,年龄35-75岁,平均(57.46±5.82)岁,分型:10例前柱骨折,8例双柱骨折,5例横形骨折,8例T形骨折;后者男女比例18:12,年龄35-76岁,平均(58.23)岁;分型:9例前柱骨折,10例双柱骨折,6例横形骨折,5例T形骨折;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患者腰麻后均取仰卧位,首先于髂嵴前2/3部位、髂前上棘及腹股沟韧带至耻骨上方3cm左右做一切口,待腹外斜肌腱与髂肌的附着点剥离后将骶髂的关节前方充分显露,向前直至腹股沟管的外环上方,精索与腹股沟神经分离后,于耻骨联合上方将联合腹直肌鞘与肌腱切断,股神经、髂腰肌等穿过牵引带,分别将即可显露的四边体、髋臼前柱、髂骨翼等结构牵开。研究组改良Stoppa切口入路,麻醉后均取仰卧位,切口取于下腹部的正中直做一切口,并依层切开到腹白线,纵向剖开腹白线后将腹膜前间隙到耻骨联合部位予以钝性分离。向两侧对腹直肌予以牵开,待髂腰筋膜打开后,将腹膜外盆的腔脏器向内侧缓慢牵开,且向外侧牵开髂外血管、下腹壁肌、髂腰肌等组织,显露、固定内侧骨折。部分患者对于合并有髂骨翼、髋臼后柱移位性骨折的患者,先从前侧入路固定前侧骨折,联合骶髂入路、后侧外侧入路固定髂骨翼及后柱、后壁。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记录并对比两组术中、术后手术效果,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髋关节功能评分;两组均接受为期半年的随访,髋关节功能参照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予以评定,优:18分;良:15-17分,可:12-14分,差:小于12分;优良率=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2]。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20.0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 ±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X2行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中、术后手术效果对比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髋关节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针对复杂髋臼骨折,以往临床主要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术治疗,但由于髂腹股沟入路需解剖股动静脉、腹股沟管、股外侧的皮神经及股神经等重要神经组织,而且创伤大、手术时间过长、术中出血量大、术中难以于直视下进行复位骨折,且受并发症等因素,从而制约此入路于髋臼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3-4]。改良Stoppa入路可以很好地暴露耻骨体、上支、耻骨根部、耻骨肌线上侧和下侧的髂骨、四方区、髋臼后柱内侧和骶髂关节前侧。本研究针对选定的3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行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但研究组手术时间(8.48±2.06)min,出血量(25.03±5.03)mL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髋关节评分(17.32±3.20)分高于对照组(14.75±1.96)分,提示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行改良Stoppa切口入路联合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有效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这很有可能是因为术中不需要进一步对腹股沟区域予以解剖,因此于减轻手术创伤同时,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并降低出血量[5]。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优良率96.67%比对照组80.00%高,这与丁惠珍[6]等人文献研究结果类似。究其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⑴改良Stoppa入路术均只需要经过腹膜的外间隙与单一切口,即能够从骨盆的内侧缘显露出高位耻骨上支及四边体结构,且可通过相同切口将双侧髋臼显露出,因此于双侧损伤手术治疗中具有显著组合优势明显[7]。⑵髋臼前缘与高位耻骨的上支不规则,且处于腹股沟下方,表面存在股神经、股动静脉、精索等结构跨越。但Stoppa入路能够自内侧缘而入,可有效避免以上结构干扰,且于直视下简单塑形内固定钢板后跨髋臼予以固定,可避免内固定物塑形反复而造成损伤的风险[8]。(3)改良Stoppa入路 内侧直视下显露、处理死亡动脉,降低出血及手术风险。本研究受时间、环境及样本等因素制约,未就两组并发症情况予以分析,待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补充。

综上所述,复杂髋臼骨折行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不仅可提高手术效果,而且有效提高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云昌,喻景奕,张弓.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J].中医正骨,2013,25(06):52-53.

[2]刘曦明,黄进成,蔡贤华,等.前路钛板加方形区螺钉联合改良后柱拉力螺钉治疗涉及方形区的复杂髋臼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6(02):10-114.

[3]曹建伟,何明武,张琼,等.漂浮体位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01):28-29.

[4]王亦蒽.骨与关节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65.

[5]孙建亭,王鹏程.单纯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J].2014,21(z1):65.

[6]丁惠珍.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8):34-35.

[7]刘利民.复杂髋臼骨折手术疗效及手术时机选择[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5,21(06):21,27.

[8]胡翰生,邓玉刚,熊传芝,等.数字化技术辅助治疗复杂髋臼骨折[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3):94-95.

论文作者:吴隆俊, 彭大胜, 管邦洪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1

标签:;  ;  ;  ;  ;  ;  ;  ;  

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体会论文_吴隆俊, 彭大胜, 管邦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