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薛莲论文_薛莲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薛莲论文_薛莲

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武汉 430022

摘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将对区域内环境会造成长期、复杂且难以逆转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规划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 与评价,以确定规划的可行性。就目前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而言,国内大多数的环境影响评价均是针对建设项目进行的,涉及到土地规划环境 影响评价的研究和案例较少,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也不尽完善。本文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理论研究等相关知识内容 做以梳理和研究,希望借此探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环境影响的机理,以推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其对土地的利用与开发需求也将日益增大,而在此过程中,若不注重对环境方面的保护,则势必将对环境造成严 重破坏。因此,针对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必然需要确保其科学性与合理性。然而,鉴于早期的土地利用与规划,加之当时人们对生态与环 境的保护意识尚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故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并未能对环境方面的因素多做考虑,以致大量的土地及周边环境遭到严重破 坏。因此,为切实避免土地总体规划不当而导致环境遭受破坏,必须建立与其相应的评价机制来对此前的规划不当现象加以改善。

1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现状和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

1.1现状

土地利用规划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政治经济属性。不同的国家,由于其政治经济体制以及发展阶段的不同,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时也表现出不 同的特点。就我国而言,我国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相对较晚,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方面所做的研究还不足,在工作中 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使用的评价方法很多都是直接参考国际上通用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但是,与国际相比,我国 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等多种原因,国际上的评价体系并不适应我国的发展现状,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影响评价 体系。

1.2必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大力发展了社会经济,但牺牲了生态环境,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得不偿失,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 展。这些问题的出现,离不开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针对我国现状,通过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缓解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 利用之间的矛盾,促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就是进行动态规划,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可能会使得土地功能发生不 同的转变。所以,要求我们建立评价体系,通过科学的预测、分析与评价,为土地利用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研究

2.1评价思路

基于上文的描述我们不难得知,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主要目的在于识别规划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继而根据影 响类型与程度来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切实降低规划的不良影响程度。当然,在此过程中,要想确保评价的全面性与科学性,需对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的特点予以统筹考量。至于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其首要之务当是明确土地与环境的基本内容,以理清当地环 境与土地之间的关联。其次则是分析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又将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最后则是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进行预测,以便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尽可能将规划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2.2评价内容

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环境的影响评价,应首先基于对土地规划的内容分析,包括功能构成、布局调整以及战略目标等。通过对其合理性 与可行性的分析,判断其与该地区农业、工业等方面的规划是否协调。其次,是针对当前区域土地利用规划调查,以掌握当前的土地利用现 状;再次则是识别规划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各类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明确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哪些目标需要给予特定的保护。最后则是对污染强度与 污染水平的评价难点分析,此分析应务必基于科学的评价体系,并采取适宜的评价方法,如此得出的评价结论才能确保科学、客观。

2.3评价方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通用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叠图法、矩阵法和模糊系统分析法,另外比较常用的还有专家咨询法。而为 了得到最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系统相对敏感的区域环境,又出现了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2.4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指标的选择对土地利用总评规划的准确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应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整理现有评价方法以及开展 专家咨询对指标进行筛选,科学建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从土地规划实施造成的环境影响与效益分析,通常将指标体系分为土地利用综 合环境影响层、土地利用分项环境影响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可将指标体系分为环境要素层、可持续发展目标层和指 标层3个层次。

2.5评价类别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按照类别可分为回顾性评价和预测性评价,前者是针对已实施的规划进行评价,后者是针对拟实施的规划进 行评价。回顾性评价一般是对上一轮土地规划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为下一轮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预测性评价是针对新一轮土地规划,通 过利用合理的方法对规划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

3推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相关措施

3.1识别环境影响

识别环境影响的工作,需要明确并分析相关的不利因素,例如环境影响因子、影响的对象、影响的程度以及影响的方式等等。规划时,对不 同的阶段进行识别,还要注意不同时期所带来的不同影响。

3.2建立科学的评价空间体系

土地利用规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有国家级、地区级还有地方级,利用的尺度也不尽相同,所以面临的问题也不同。所以,应该根据不同层级 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利用规划空间体系和评价体系,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土地利用规划发挥应有的作用。

3.3开展评价试点研究

开展试点研究,是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的关键举措。通过试点研究,可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进而使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更加科学与准 确。在对环境影响评价进行规划的起始阶段,需要开展一定规模的试点研究,进而促进评价指标的科学发展。同时,对基础应用也应该加大 研究力度,积极引导大众的参与,这些都可以推动评价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总之,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非常必要的,不仅使得土地资源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开发和利用,同时还能促使生态系统持续 健康发展,带来大量的社会经济效益。影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因素有很多,为了保证评价质量,应该不断优化和改善土地规划的 评价范围,还要不断创新评价方式。另外,对相关的规范化标准也要进行完善,不断提高土地规划利用总体水平,促使评价质量更上一层楼 。

参考文献

[1]袁丽,蒋海香.泸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城市地理,2017,(18):6.

[2]吕廷恕.基于生态理念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7,24(5):361-362.

[3]覃伟燕.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对环境影响评价分析[J].大科技,2017,(12):108.

[4]龙铁宏.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5):109-110.

[5]曾群,喻光明,张文波,等.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满意度评价与环境影响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6):591-596.

论文作者:薛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薛莲论文_薛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