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探讨论文_邓再权,张海军

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探讨论文_邓再权,张海军

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113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航运业的发展也快速起来。船舶建造企业属于危险作业行业之一,每年有重大的安全事故发生,因此船舶生产活动中对安全技术和生产的规定理念需要进一步加强认识并贯彻落实到位,提高所有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本文主要对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探讨

引言

水上行业自身具有很高的风险,对于航运企业来说,用来运送货物的机器只有各种船舶,对于负责运输的船员而言,运送货物的船舶就是他们的“家”,只是与平时的家存在差异,它们是可以移动的。因此,改善船舶的逃生功能、确保船舶的质量以及完善消防功能等,无论是对于国家的财产、水域的安全,还是船员的生命安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船舶检验以及船舶安全检查的概述

1.1船舶检验的概述

负责对船舶进行检验的相关机构主要凭借着相关的技术方法增强船舶监督的技术性,考察和鉴定船舶以及船舶设备的技术性,通过上述手段,从而保证船舶能够安全运输货物以及防止海洋领域遭到破坏。船舶的检验依照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船级检验:为了避免因为出现海事纠纷等情况,所有的船只都会自愿配合相关部门对船舶的检查,此外,船级社还对会船体等技术情况进行检查,倘若船舶达到船级社制定的相关技术标准,即船舶通过了船级检查;(2)法定检验:是由授权后的相应的政府机关实施,通常情况下,政府部门授予船级社相应的权利对船舶无线电通信设备等进行技术性监督,倘若该船舶通过了检查,完全符合国家以及国际上的相关规定,那么就会被授予船舶法定证书;(3)公证检验:倘若顾客提交了相关的检查申请,船级社会委派相关人员对船舶进行检验;(4)制造检验:即船舶检验机构对船舶从设计开始到最后的完工的一切流程进行监督检查,此外,还会对已经制造好的的船舶进行试运行,从而确保船只的质量。

1.2船舶安全检查的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明文规定,必须对船舶进行安全检查,海事管理机构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对船舶相关技术以及船员的配备等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按照相应处理办法实施。此外,检查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随着检查对象的变化而改变,一般而言有港口国监和船旗国监两类检查。

2船舶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风险分析

2.1火灾隐患

在实际的船舶生产过程中需要很多易燃易爆物品用于对零件和中间产品加工,包括天然气、乙炔甚至工业氧气等作业工业燃料,这些气体材料的活性很高在存放和输送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爆炸而引起火灾事故。

2.2触电风险

在船舶制造的过程中,船舶生产车间环境非常复杂,需要各种仪器仪表和电缆电线辅助生产,车间内存放有各种机械生产类设备,生产人员在实际作业操作时不慎失误或日常保养维护疏漏很容易引起线路短路、绝缘保护失效或漏电现象,进而导致触电事故发生。

2.3高空作业风险

生产过程中的分段装焊和分段总装环节中作业人员通常远离地面,在这期间作业人员搭建脚手架时很容易出现高空坠落安全事故发生,而且分段组装时一般要求拆除防护栏,没有防护栏保护作业人员稍有不慎便会高空坠落。

2.4挤压碰撞

在生产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会高速的运行,可能操作人员的失误或是其他现场流动的作业人员一时避让不及便会导致挤压和碰撞等严重安全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做好船舶企业的安全生产,避免安全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影像工程进度,企业需要加强作业现场管理,建立配套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体系,强化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稳定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环境,这样才能给工程进度和质量提供充分保障,促进企业效益稳定提升,对企业可持续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分析

3.1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策划

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得到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内部的横向沟通、安全管理工作评价、安全生产问题查找得以较高质量展开,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落实安全措施的安全工作保障,也才能够实现较好落实。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制定的标准化指标必须具备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首先需要明确项目建立人员与参与人员培训目的和要求,结合实际生产需要严格划分生产环节中标准化操作规范,以相关法律法规下对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和指标要求为基本前提,从企业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和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等方面着手制定相关规范指标,其中包括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为基础将安全管理内容细化为员工素质、车间班组安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生产管理组织构建、安全信息标识和安全回忆等细则内容,以船舶建造标准和下水标准及规范制度为蓝本融合船舶生产车间工艺元素将生产作业现场管理细化为生产技术标准管理和现场技术管控等内容。

3.2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运行是一个动态过程监控,主要通过加强危险源识别、和评估为防范途径,主要强调事故发生的分析判断,方便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手段有效控制和改善;以生产技术体系为基础,持续规范化改进技术指标强化安全能力建设,保证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更安全有效。影响船舶生产技术安全能力建设的主要涉及安全生产理论研究、监测监控技术、劳动防护技术、工艺水平、安全生产培训技术和设备工具技术等。但在制造生产过程中发挥事故防控作用的安全生产技术主要依靠工艺技术水平、劳动防护技术和监测监控技术。因此,需要以工艺工装技术、劳动防护技术和监测技术为核心建设安全生产技术体系,以安全生产培训技术、安全生产理论研究和设备工具技术为支撑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3.3现场安全管理体系

船舶制造每个项目需首先搭建现场管理顶层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方案按步骤有序地规范现场工艺布局、设备设施布局和完善现场环境,从而保障生产现场管理条件满足规范管理需要。同时将现场管理方案纳入企业管理层决策范围,建立出责任划分清晰、管理渠道通常的管理体系,以此为基础结合现场需要逐步完善各生产环节规章制度,包括现场作业人员标准、设备设备管理标准、原材料使用标准和现场环境标准等方面的统一规范要求,同时建立配套的安全生产长效责任机制实现从环境、设备、技术和生产作业的规范标准化,为火灾、漏电、高空坠落和挤压碰伤等安全隐患提供及时排查和处理执行参考。

3.4重视船舶维护与保养

对于船舶制造企业的船舶维护与保养来说,直接关系着船舶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出现几率,企业应当建立有关程序,以便保证船舶按照有关规定、规则要求进行维护保养。为此船舶制造企业就必须做好维护与保养计划的制定与落实,这样才能保证船舶相关机械设备的性能完好。

结语

总之,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是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组成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处于动态平衡的体系。船舶制造企业只有保持一个开放进取状态构建符合生产需要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才能最终实现推动航海业的高速发展的目标,才能有效的对海上安全进行保护,从而实现保护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吕彤.船舶检验与船舶安全检查相关问题的解析[J].经贸实践,2015(9).

[2]刘金升,赵隽.安全生产标准化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创新动力[J].船舶标准化与质量,2016(3):2-4.

[3]朱荣君,赵明哲.船舶建造现场管理常见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116.

论文作者:邓再权,张海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  ;  ;  ;  ;  ;  ;  ;  

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探讨论文_邓再权,张海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