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精品:春天的呼唤与收获:电影“伟大的转折点”、“红谷”、“离开雷锋的日子”和“丈夫歌唱妻子与和谐”_离开雷锋的日子论文

电影精品:春天的呼唤与收获:电影“伟大的转折点”、“红谷”、“离开雷锋的日子”和“丈夫歌唱妻子与和谐”_离开雷锋的日子论文

电影精品:春天的呼唤与收获——电影《大转折》、《红河谷》、《离开雷锋的日子》、《夫唱妻和》观后随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电影论文,河谷论文,随想论文,春天论文,日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电影漫笔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一大批优秀的电影精品展现在观众面前,这其中的代表有《大转折》、《红河谷》、《离开雷锋的日子》、《夫唱妻和》等,使观众看后感到耳目一新。这些达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完美统一的精品,在带给观众精神愉悦的同时,还带给观众深深的思考,这便是影片的成功之处。由此可以看出,自去年长沙电影工作会议以来,精品意识、改革意识、责任意识已经在中国电影工作者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从而推动了电影事业的全面繁荣。纵观这四部影片,我们高兴地看到一种十分可喜的现象,即不同风格样式的影片,在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同时,注重提倡多样化。我们从中可体会到编导演们忘我的敬业精神和执著的艺术追求。

《大转折》——大手笔推出大制作

描绘历史风云、歌颂先辈伟业的影片《大转折》,是描写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我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序幕为主要内容的战争巨片。这是一部体现了大主题、大手笔的大制作,代表了我国目前革命战争题材影片的最高水平。执导这部影片的是曾拍过《大决战·平津战役》的著名导演韦廉,他很早以前就曾打算拍摄描写这段历史的影片,因为这段战争是解放战争的转折,是中外战争史上的空前壮举。其气势之雄浑,其战略构思之伟大,其历史意义之深远,其战争过程之艰苦卓绝至今未被文艺作品所充分地表现。为了拍好这部片子,三年前,年近半百的韦廉就率领摄制组的主创人员,顶着烈日酷暑开始了沿着“挺进大别山”的路线体验生活并勘察外景的征程。大别山区依然贫困的生活,使主创人员对50年前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在生活上的艰难困苦有了非常直接的感受。使他们懂得了战争的残酷和自然环境的恶劣对刘邓大军是怎样的考验。也使他们理解了为什么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时的12万人,到出山时只剩下6万人,有了这种真切的感受,就有了拍摄《大转折》的基础。

我们在《大转折》中,既看到了波澜壮阔、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战争场面,又看到了细腻入微、画龙点睛的人物特写。既有浓墨重彩,又有工笔细描。有时把战争场面放在正面来写,有时又把战争场面放到背景的位置。但观众则处处感受到一种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闪烁。因此战争的激烈和人物的生动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强渡黄河之战,不正面描写战争,而是强调毛泽东运筹帷幄的雄才大略和刘邓大军所向披靡的大气势。在六营集歼灭战中,突出描写了刘邓谈笑风生间的从容潇洒,当战斗还在进行中,刘伯承已经在思考下一步攻打羊山集的问题了;熬了一夜的邓小平则端着警卫员煮好的咖啡,用小勺缓缓地搅动着,在杯内咖啡的旋涡中长长地叠印出鸟瞰我骑兵部队围歼残敌的战场全貌。在羊山集攻坚战中,刘邓亲临前沿阵地视察,进行调查研究,为夺取战斗胜利作了很好的铺垫。在汤泉池战斗中,描写了部队战士治疗皮肤病的情景,编导运用革命浪漫主义的抒情手法,一边是一支部队在阻击敌人,一边是另一支部队在热气腾腾的温泉中泡澡,如此交替轮换。清澈见底的温泉中是舒展翻滚的赤身裸体,这情景同思乡情切的信天游及爆豆般的枪声形成独特的声画对位,使观众久久回味。这里的每一场战斗,都各具特点,因而给观众留下强烈的印象。

《红河谷》——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颂歌

《红河谷》是以本世纪初广大藏汉人民保卫家园,抗击侵华英军的江孜保卫战为主线,以藏汉人民的亲情友谊为辅线,演奏了一曲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颂歌。青年导演冯小宁,是一位喜爱拍摄英雄题材的人,他拍摄的《北洋水师》和《大空战》等剧就是洋溢着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激情的佳作。按他的话说,打从小就特别崇拜英雄。为了把《红河谷》拍摄得更加精彩,他连续几个月苦战在世界屋脊,数度爬上海拔6000米雪山高峰,面对死神的威胁,他从容不迫地架起摄像机。为了拍摄雪崩时人在其中痛苦挣扎的情景,他毅然穿上戏装做演员的替身,在天寒地冻的雪山上被雪崩裹着从几十米高的地方翻滚下来。为了拍摄侵略者陷入泥沼的情景,他先扮演成侵略者跳进沼泽地,直至被污水淹没。他说,我就是要赌一口气,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拍出自己的、真正弘扬我们民族精神的“大片”。我们在这部《红河谷》中,看到了编导独特的视角,巧妙的构思,精制的制作。影片的气势恢宏,白皑皑的雪山,绿茵茵的草原,奔驰的骏马;还有美丽的姑娘,勇敢的小伙。无不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但铭刻在观众心中的是藏汉两族人民唇齿相依的感情,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共同抵抗侵略者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勇气。正如剧中的侵略者琼斯在影片最后发出的疑问:“这是一个永远不会屈服、永远不会消亡的民族。它的身后,还连接着一片更加辽阔的土地,那是我们永远无法征服的东方。”

《离开雷锋的日子》——震撼人心的力作

这是一部以真人真事为背景创作的影片,雷锋的光辉形象艺术地再现于影片之中,它给观众的震撼力是巨大的。我们从中看到了雷锋的战友乔安山是怎样学习雷锋做好事的。但我们所感受到的已经远远超出了这部电影本身,它所引发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和如何弘扬雷锋精神的思考。

影片的编导从主人公做过的诸多好事中选取了几件看似平淡无奇、司空见惯的事情,目的是把学雷锋放到现实生活的矛盾中来描写,而不回避社会弊端,这便一下子拉近了观众和雷锋及其战友们的距离。

影片通过描述乔安山的所作所为,使我们感受到雷锋精神在更大的范围延伸、传播。也让观众感到雷锋是实实在在的人,是可以学的,是不难学的,乔安山已经脚踏实地地学了,并受到了人们的尊敬。用乔安山的话来说,就是“做人和开车都是一个道理,开车要遵守交通规则,做人也要遵守做人的规则,违反这些,也同样会在人生路上翻车的”。这些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了朴实无华的道理。雷锋是一个标兵,更是做人的楷模,雷锋的道德观不仅过去是、现在和将来也应该是中国公民所具有的道德水平。影片告诉观众:雷锋的战友和热爱雷锋的人们,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还在弘扬着雷锋精神。今天,当我们看到社会出现的一些丑恶现象时,更加迫切地感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所具有的时代意义。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田园里的雷锋精神,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积累起来的一笔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这笔财富将是我们创造物质财富的动力和资源。

国产影片如何打动观众?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怎样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提倡什么,宣扬什么,这部影片很好地作了回答,这也是其备受观众欢迎的根本原因。这就是我们弘扬的时代主旋律,这样的主旋律影片催人奋进。使人们对精神文明建设,对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增强了信心。

《夫唱妻和》——在笑声中针砭时弊

我们的生活需要欢乐,需要笑声,因此,能给人们带来欢乐和笑声的喜剧电影一直受到观众的喜爱。张刚是一位喜剧导演,《夫唱妻和》是他执导的阿满系列喜剧中的第21部,也是最新一部。影片通过阿满乡长为给考取了大学的女儿筹集学费,而引发的一系列令人捧腹大笑之后又使人回味的故事,塑造了一位机智诙谐、廉洁拒贿的农村中党的基层干部优秀形象。列宁说过:“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影片中的一个个细节,既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具有幽默的品质。使观众感觉到这些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显得既真实可信,又优美健康,达到了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效果。如饼盒里藏红包、要小偷偷自家的彩电、乡长状告自己等等。一切都在情理之中,而故事的发展又往往在意料之外,妙趣横生,常常使观众忍俊不禁。

影片中的阿满不是英雄,也没有多少豪言壮语,甚至没有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的重大行动(或许是没有碰到“挺身”的机会)。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凡无奇的共产党员。这样的共产党员在现实生活中有千千万万,正是这些人铸成了中国的脊梁。因此,剧中阿满的喜怒哀乐便紧紧地牵动了观众们的情绪。这部影片的惩恶扬善、针砭时弊,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受到欢迎就不是偶然的了。

标签:;  ;  ;  ;  ;  ;  ;  ;  ;  ;  ;  ;  

电影精品:春天的呼唤与收获:电影“伟大的转折点”、“红谷”、“离开雷锋的日子”和“丈夫歌唱妻子与和谐”_离开雷锋的日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